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游戏竞技频道 > SCNTV1在线直播

为什么日本人怀念昭和(为什么日本人怀念昭和时代)

发布时间:2022-07-04 22:38:53   作者:气宇轩昂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为什么日本人怀念昭和(为什么日本人怀念昭和时代)

为什么日本怀念昭和:

这是因为昭和时期的社会文化始终都是处于开放和兼容并蓄的氛围中,这个时候的国民经济除去战前和战争时期,在战后是保持了飞速上升的状态。这时候整个日本社会,都是兴盛而且富有生命力的,给人一种力量感。

就社会思潮而言,战前的昭和因马克思主义的传入,给日本本土带来了极为强烈的“他人”之感,本土人文思想开始转向,并走向世界语境。高级知识分子文学转而愈发平民化和大众化。

因此,以芥川龙之介为代表的精巧细致的私小说,开始被瓦解和以新的精神面貌重构,也带来了昭和初期的日本文学的文艺复兴时代。比如第一个拿了诺奖的川端康成。

而战后的昭和则因为美国的援助,经济在短时间内得以急速起飞。这个时期,欧美的文化思潮再一次极大地冲击了日本,自我意识的觉醒,对变革的吁求和对的追求,伴随着被轰轰烈烈地被传播开来。这个时期拿了诺奖的大江健三郎,以及稍晚时期的村上春树,作品里都有这些思想的体现。

一个人文思潮碰撞拼接和革新的时代,也是个最容易出大师的时代。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昭和时代,文学会出现两位诺奖获得者,电影会有黑泽明和小津安二郎,漫画的手冢治虫,游戏领先在整个世界前沿,就连游戏音乐都影响了之后无数的欧美音乐人,而由于技术的领先和创新,最早的机器人幻想动画也在此时出现在日本。

经济实力和社会文化的全方位繁盛,带来的则是国民自信心的强烈提升。从昭和时期的国民审美就可见一斑。

总而言之,整个社会的趣味是生机勃勃的。

但是到了平成时代,随着日本人广为抱怨的广场协定的签署,和9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后持续数十年的经济萎靡不前,日本社会显然失去了这种精神力极为强盛的氛围。

经济的持续衰退,带来的是人民生活的不安定感。社会开始疏离,个人行为变得极端化。而有意思的是,在审美方向,也呈现出了与昭和时期的鲜明对比。

大师的时代彻底逝去,创作和审美彻底走向轻飘飘和软绵绵的状态。轻小说泛滥,速消品迭出,科技树点歪,“萌系”取代自然鲜活之美,而成为主流审美,人们对于美的抉择,从富于力量转向了纤弱优美,从简朴真诚越来越倾向于繁复浮夸。

有意思的是,似乎每逢社会经济衰退,美的概念总会自巴洛克往洛可可的方向转化。日式lolita服装,也是明显的洛可可风格。

昭和风和港风的区别:

从源头上来说,昭和风和港风一开始学的都是欧洲风,所以是比较相似的。

昭和是日本天皇裕仁在位期间使用的年号,时间为1926年12月25日—1989年1月7日。时间点是上80年代末。89年1月7号之后已经是平成年代。

而港风进入内地流行起来,正是我们内地改革开放的八九十年代。香港97年才回归,97年前,香港一直都走的英国精英风,再不济也是欧洲风而昭和在二战后为了接洽世界,又因为举办奥运会,在五六十年代无限借鉴欧洲风。

昭和年代是指1926年12月25日到1989年1月7日,共计63年。在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死伤10万人,日本民生受地震影响,经济凋敝,对外扩张势头逐渐兴起。

看整个昭和年代,期间历经中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日本侵略战争 1931-1945),日本复建与复苏(1945-1955年),经济高度成长(1955-1973),经济第二次高度成长(1973-1989,其中80年代中后期日本泡沫逐渐显现破灭)等,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由战争走向和平,由崩溃走向复兴的过程(日本泡妹破灭更多是显现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

所有人都有“怀旧意识”,现在说“有部分日本人怀念昭和时代”,我想更多应该是出生于战后的日本团块世代(就是居住在公司公寓里成长起来的一代),即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的世代。他们经历了日本战后复兴的一个完整过程,年轻时代在日本经济高速成长期度过,很多人学业肄业后,进入一家公司,然后结婚生子,在一家公司里度过完一生。他们赶上了经济发展的好时代,到现在2018年,这部分人群大多60、70岁,家底大多富裕,有自己的房产,股票。到了退休年龄,没事就出国旅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看到日本老年团行走世界的原因。

怀念过去,除了浅层意义上的“怀旧”之外,从深层意义上说也是怀念过去的美好。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制造风靡世界,和平宪法和美日同盟,让日本人能够不管政经,潜心钻研经济。反观现在,日本经济失去二十年,其后遗症就是日本经济增长乏力、社会内部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年轻人对未来信心不足,不结婚,不生子,日本的潜力优势都可以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在失去,最要命的是精神状况和团块世代“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气神比起来,现在的日本年轻人“蔫蔫的”、佛系、食草系、宅男大行其道,让人一声叹息。

现在,昭和时代创作的“昭和演歌”在日本的电视台还在时常吟唱,坐在台下听的也几乎都是银发族。那个时代已经快要过去,留给这些老人的只有歌曲里,浓浓的对人生的“人生惆怅”。

###

二战后的昭和时代,指的应该是1946-89年的40多年时光吧。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这是一个日本人在战争的废墟中逐渐走出惨败的阴影、恢复家园、使得日本重新步入经济高速增长并进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代,充满了战后初期的艰辛和苦难,又夹杂着劳动奋斗的汗水,同时多少是充满着玫瑰色梦想的时代。整个社会,其主旋律是积极向上,虽然也夹杂着些许污浊、黑暗和一丝丝血腥,但总体上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时代。因此,有一些日本人会怀念这一个过去的时代,也是很自然的。

1946-1955年,是非常艰难的战后恢复期,不少城市几乎一半成了炸弹下的废墟,一切百废待兴,人民普遍缺衣少食。但是战争的阴影已经过去,和平宪法奠定了战后日本稳定和的基础,人民终于摆脱了战争的苦难和恐惧,对未来尝试描绘一幅蓝图。

1956-1972年,是日本的经济高速增长期,人民的收入翻了一番,教育、工农业和科技普遍走上正轨,人们开始从希望拥有洗衣机、吸尘器和冰箱,到向往新的三种神器:空调、彩电和汽车,日本成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1973-1989,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后,日本进入了平稳的经济低增长期,到1980年代中期,又出现了大的飞跃,成了世界上的一个模范国家,也出现了若干暴发户式的消费态势,人们的富裕程度,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羡慕,日本人的得意和自豪,几乎达到了顶点。

之后,泡沫经济崩溃,经济长期停滞和低迷,虽然也在发展,也在进步,但整体的社会活力,慢慢消失了,不知不觉,日本进入了一个“低欲望”的时代,社会大致依然安定,健康,但是玫瑰色正在逐渐褪去。

###

就如同过来人会怀念喜盈门电影里描述的的那个时代一样的…

日本的昭和时期也是一片祥和,人心啊周遭啊文化啊生活的爱不是最富有,但就是一片祥和。

###

昭和时代对于日本来说就是创造了一个奇迹,做事认真,懂礼貌,遵守纪律,埋头苦干,信守承诺,这些都可以说是昭和的代名词。

###

昭和年代(特指战后和平时期)不就是:

人情大于法理。

论资排辈。

公权和私权界限混乱。

警察审犯人可以给猪排饭诱供,可以关小黑屋打骂。

赤军。

暴走族。

愚忠愚孝。

大男子主义,日本妇女比今天更加没地位。

企业管员工终身,但经常整年发不出工资。剥削员工,不尊重知识产权。

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

这么一看,不就是知乎上的政治不(没)正(逼)确(格)/反智大合集吗……

[坂道上的阿波罗]给这个夏季末又带来了一股轻盈的怀旧风。

电影开始,已经成年、做了医生的薰偶然弹起钢琴,思绪就回到了多年前:

我最讨厌的斜坡上,那家伙轻快地奔跑而过。那是1966年,就是在坂道上,遇到了那群家伙。

阿波罗是希腊神话里的音乐之神,而弹钢琴的薰和不良鼓手少年千太郎正是从组成爵士乐团开始了一段缘。

©[坂道上的阿波罗]里的千太郎和薰

电影是漫改,要把原本10多集的故事放在两个小时,在讲故事上总差了那么点意思。

但不碍事的是,片子里纯正的昭和味儿。

一起逛过的古旧温馨的唱片店、闪着红色小灯笼和霓虹灯招牌的窄小巷子、有着标志性红色公用电话的香烟店、拥满美国水手的地下酒吧。

©[坂道上的阿波罗]里的昭和风

还有男孩洗得发亮的白衬衫、海军帽和女孩绑起的麻花辫,我倾心于这怀古的一切。

那是个真正的美丽时代,阳光很好,感情很纯,人人昂着头、发着光极尽全力向前奔跑。

日本人常常爱把“古き良き時代”这个词挂在嘴边,所谓「古き良き時代」,指的是逝去的美好时代。

但在他们讲这个词的时候,其实脑海中大概已经有了一个确切时间,那就是二战后至泡沫经济到来前的那一段时光。

也就是昭和时代的后半期。

日本人怀念昭和后半期,即使那是个新旧交替之际充满阵痛的时代,但更重要的,那也是个让人满怀希望的时代。

昭和25年(也就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因为战争特需,日本经济开始恢复发展;

昭和27年(1952年),日本恢复主权国家地位。

53年,NHK电视台开始首先在电视上放送,才办了两届的红白歌会也获得了第一次电视转播。

这一年,在西方以一套Bar套装引发“新风貌(New Look)”时尚潮的克里斯汀·迪奥首次来日,引发轰动;

这一年,第一个大型超市落户东京。

这一年,宫崎骏12岁,他对此刻的记忆后来被置放到了[龙猫]中。

©[龙猫]的背景是1953年的乡下生活

不是东京都市,而是边上的一个田园乡村,电视还没有普及到这里,孩子们在野外、在田地里耍地欢乐。

爸爸带着姐妹俩拜森林之神赛跑回家、姐姐带上妹妹一起在课堂蹭课、全村人一起出动寻找迷路的孩子...

整个环境氛围洋溢着夏日的勃勃生机,和生命的乐观机能。

接下来,是[来自猎户座电影院的邀请],到了这里的57年,电视机、洗衣机、冰箱已经成了著名的“三種の神器”。

©[来自猎户座电影院的邀请],57年的京都猎户电影院

随着电视机的普及,随之而来的是电影行业的下行。

但[来自猎户座电影院的邀请]里的昭和男孩,选择的是坚守电影,也坚守着这小小一隅影院。

即使后来买不到新片,观众流失,但凭着一腔热情持续地将其经营下去。

山崎贵著名的[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来到1958年日本东京旧城区的夕日町三丁目。

这一时,东京铁塔几近完工,而塔下的人们望着标志着未来的铁塔,愈发意气昂扬。

©[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剧照

家族作坊式的小小汽车修理厂,男人给它命名作大公司样,然后扑哧扑哧不曾抬头地干起了活;

从青森乡下来到东京的女孩没能进到梦想的大公司,但也能立马投入到简单卑微的修车工作中去;

邻里乡亲互助又和谐,围到一家去看新买的电视机,将笑声传递出了天际。

©[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乡亲们围观新电视机

然后,还有[虞美人盛开的山坡],有[黄色的眼泪],63年之际,《铁臂阿童木》在电视台开始播放,东京奥运会即将开办,东海道新干线也正待开通。

63年的横滨,被称为时代之浪潮的潮头,但[虞美人盛开的山坡]中的故事,也只是几个少男少女的青春痕迹。

一起和学校抗争、保卫即将被拆毁的学生会馆,然后在斗争中,男孩女孩以心相会。

即使在战时失去了父亲,十几岁的女孩也要独立担起这个家,每日早晨升起的海兵旗帜,既是期盼,又是念想。

©[虞美人盛开的山坡]里在街头的男女主

[黄色的眼泪]是关于那个夏天,时代浪潮中几个笨拙地守着自己梦想的青年。

小说家龙三可以激激烈烈地宣称“艺术家做艺术以外的事情就是一种堕落”;歌手章一可以郑重地告诉朋友:“我会继续唱歌,因为那是我的生命。”

即使多年之后,历尽人间悲喜,几个人也终折断了画笔和歌喉,但当时那个热血的夏天,却是此生独一无二的记忆。

©[黄色的眼泪]里60年代满怀理想的少年

再后来,还有[坂道上的阿波罗]的66年,那一年,披头士四人来日,掀起了一波乐队狂潮。

以音乐之神阿波罗之名,几个少年共组爵士乐队,在校园祭大放异彩。

但叮咚的钢琴和风鼓后面,还有的是少男少女们的单恋絮语,是中学生的烂漫无间,也有学长隐匿参与的学运。

©[坂道上的阿波罗]12年动画版

到几年之后,日本已经跃升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高速的经济成长期终于慢慢将这个时代的阵痛抚平。

以上提到的所有电影其实都产出自当下,日本人自然喜欢用影视不断地来追忆这个「古き良き時代」。

就像英国人怀念维多利亚时代,法国人怀念一战前的La Belle Epoque(美丽时代)一样。

日本人的爱与迷醉,独属于战后的昭和时代。

1952年生人的田中芳树在《银河英雄传说》开篇便劈头盖脸写到:前进!再前进!

这无疑是那个时代人们共通的语言。

[虞美人盛开的山坡]的主题曲之一用的是坂本九发表于1961年的《上を向いて歩こう》(昂首向前走)。

这首歌整个就是那个时代的符号,不仅在日本广为传唱,还连续三周停留在美国B榜周冠位置。

他在里面唱:

努力向上吧/希望不要流出泪水/让我想起春天的日子/一个人孤独的夜晚;

努力向上吧/数着探出云层的星星/让我想起夏天的日子/幸福藏在云层的上端。

战后的日本本来一贫如洗,但没有了战争威胁,少了军队负担后,日本在美国的管制下开始了国家建设和经济复兴。

农地改革和劳动改革让他们打开了广阔的国内市场,朝鲜战争期间又意外地发了一笔战争财。

对于那一代日本人来说,进入六、七十年代的经济成长期,的确是一段宛如神话般美好的回忆。

而更让人念念不忘去追忆的,也是那时候人人意气风发、热情洋溢的乐天派氛围。

©60年代街头的外卖小哥

像晨间剧《怪怪怪的妻子》里的漫画家水木茂一样,当时的大多数人其实还是很穷困的。

反而是整体的上升势头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们勤俭努力、乐观积极,即使面对困境时,也不会有人沉浸在自怜自爱里,所有人都齐心奔向前方。

整个国民对“前进!再前进!”的口号一呼百应,甚至还出现了“一亿总中流”(一亿人自信自己是中产)这种浮夸自信的热词。

这种富于生命力而兼收并蓄的社会氛围,到了文化上,则培育了一场狂飙突进的文化盛潮。

50年代留下了风风火火的“太阳族”电影,60年代又是热忱反叛的“日本新浪潮”。

大岛渚、筱田正浩、吉田喜重、松本俊夫等年轻电影人风起云涌,文学界大江健三郎、太宰治、三岛由纪夫更是空前繁荣。

戏剧界有寺山修司,美术界有横尾忠则、丸尾末广,漫画家有手冢治虫、永井豪,全民偶像又有高仓健和吉永小百合。

©昭和偶像高仓健和吉永小百合

整个社会的趣味是生机勃勃的。

虽然也有一些伤痕,比如[虞美人盛开的山坡]里女孩升起海旗翘盼归航的战时未归的父亲,比如[坂道上的阿波罗]男主是占领期美人的遗留子。

但这种感伤和忧郁,在整体昂扬奋进的时代氛围里,又显得那般微小和难以觉察。

虽然小泉今日子在《倒数第二次恋爱》里感慨说:“你们把旧时过度美化了,昭和时代的男人也不全是高仓健啊。”

但是,你仍不能阻止后来一代又一代人追忆和怀恋那良善美丽的「古き良き時代」

中国也有人怀念“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呢。

那时候公费医疗,开三联单就能报销;单位分房;工会会发戏票电影票……

但是你让他回去,他是绝对不肯回去的。

说起来我也喜欢昭和,连奥特曼看着都比平成的带劲。就跟86西游记和新版西游记似的。特效好了,人不对味了。

不过呢,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legal high》SE2EP5就讲的是这个嘛。

###

那是日本战败实现改革的时期,也是经济高速成长的时期。近似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伟大的变革,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眼花缭乱,惊心动魄,心想事成,转眼致富。谁能不怀念?

###

就如中国人老以汉唐为荣一样

###

那个时代的明星,真是男帅女靓

###

人人都有怀旧

###

日本的昭和时代是一个激荡的年代,前期大举侵略中华,战败后陷入冷战期,后期却又与中国进入蜜月期。

(奥特曼承包了多少人的童年时光~)昭和风格因为历史原因,必然会引起国人不满。但是不可否认,相较于现在这个混乱颓废的日本,日本的中老年一辈更怀念战后的昭和时代。

这个时代的日本人无限向往探索未知世界和宇宙,人文关怀气息浓厚,“既不过度崇洋媚外,也无的军国主义,更不像今日的日本弥漫着一股消极、固步自封的死气”。

有时候,人们称之为最幸福的岁月往往也是最痛苦的,只不过回忆起来是美好的。

日本人怀念昭和时代豪情万丈的男人、贤淑坚韧的女人。以吉永小百合为代表的健康明丽女神范和以高仓健为代表的英气俊朗形象,放到今天依然不过时。看看现在的日剧牛鬼蛇神当道,霓虹人民真是谜之审美走向……

昭和时代的女神,传统与潮流碰撞的产物。(摄影by秋山庄太郎)

这个时代人文思潮发生激烈碰撞和革新,歌曲风格也是种类繁多。它们有共通之处:神曲,旋律朗朗上口,经过时间的沉淀变得愈发经典、不可替代。

昭和时期的音乐,有时总会让人联想起时期上海滩的音乐,都是历史留下的宝贵回忆~

美人在畔,歌谣相伴,昭和时代的日本风情显得更加精致唯美。浮世绘画家TsuchiyaKoitsu笔下一幅幅端庄华美的和风绘画就是栩栩如生、宁静祥和的“昭和日本”。

这个时代,送拉面的小哥是酱紫的:(这挂开得比印度阿三还6~)

这个时代,民风逐渐开放,两人相互爱慕走入爱情的殿堂而不是为家族牺牲走入婚姻的坟墓。1965年后,恋爱结婚的比例终于超越相亲结婚的比例。(心疼单身狗三秒钟~)

神奇的是,女权的思想也开始萌芽。女性杂志探讨的不再是伺候公婆和丈夫,而是作为独立平等的个体如何与婆家人打交道。

遗憾的是,明明许多日剧电影都在呼吁女权,但是直到今天日本女性的地位依然低于男性。

但昭和时代的人情来往绝对是最温暖的。这家刚买了电视机,隔壁几户邻居就会捎带甜点去看节目;家里的老人小孩生病了,全村的人动员起来找医生;偶尔晚餐多了个肉菜也要给相好的邻里分一些;在外面被欺负了全村的大叔给你撑腰……

就像电影《岁月神偷》中描绘的90年代以前的中国人,一巷子的人会为你的出息欢呼,为你的求助奔波,为你的不幸悲伤。虽然贫穷如影随形,但人与人之间流淌着脉脉的温情。

就像许多以昭和时期为背景的影片:《起风了》、《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铁臂阿童木》等,希望、团结、奋斗是永恒的主题。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