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北京电视台 > TV美尚生活在线直播

李斯腰斩后活多久(李斯腰斩后活多久新疆美女)

发布时间:2022-07-04 19:56:36   作者:误到人间   来源:网友整理   我要投稿

李斯腰斩后活多久(李斯腰斩后活多久新疆美女)

李斯腰斩后活多久:

还是活了一段时间,具体时间没有记录。

腰斩,这也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刑罚了,被斩了之后,内脏虽然说流出来了,但是主要的人体器官是没有受到伤害的,还是可以活很长一段时间的,至于具体能活多久,这可不好说。

第一个被腰斩的人就是李斯,最后一个被腰斩的是福建学政俞鸿图,他被腰斩成两段之后,在地上乱滚,一手沾血,在地上洗了七个惨字,然后才断气的。雍正听了这个事情之后,就下昭废除了这个刑法。

李斯为什么要背叛秦始皇:

这不能说是背叛。

李斯对秦始皇一直以来都是尽心尽力的,辅助秦始皇完成了六国统一,他也是功臣之一了,后来成为了秦国的丞相,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李斯的这个职位是辅助皇帝理国的,要综理百事,还要依据百官的功过进行赏罚,手中的权利可不小。

每个人都有权力的欲望,李斯也是放不下手中的权力,但是事与愿违,秦始皇在沙丘病逝了。

扶苏那是真的有雄才大略的一个人,他和秦始皇有那么一点不一样,他是可以守成的君王,但是李斯知道这对自己这一等人是不利的,所以李斯一咬牙一跺脚就篡改了诏书,让扶苏自杀了,胡亥就当皇帝了。

做了这么多的努力,估计李斯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没有多久就被腰斩了,还被灭了三族。

谢谢邀请,李斯自然是按罪当诛,死得其所。

李斯之死

五花大绑的大秦相邦呆呆地看着天空,残阳、白发、血丝,诡异的场景预示着祭台上需要一位高贵的臣子。

在此之前已经完成了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长子李由兵败三川郡,身死城破。

回顾一下,商鞅被车裂,张仪被驱逐,范雎下落不明,吕不韦被追杀,蔡泽被劝退,虽然大秦的相邦从来不是那么好当的,李斯自认为不逊于上述任何一位,但不同的是,天大地大已经没有他的容身之所,曾经熙熙攘攘的东方六国已经被李斯和嬴政搭档亲手翦灭,属于“士”的时代即将落下帷幕。

这也许就是宿命吧,继前辈商君之后,李斯是第三个被送上断头台的宰相,等待他的是腰斩和灭族。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史记.李斯列传》

想回到楚国的上蔡当一个无忧无虑的山野小民已不可得,抱头痛哭也解救不了一家老小的性命(夷三族)。

李斯的罪名

罪名叫谋反,送他的是曾经瞒天过海窃取权利的同谋,但他身为一个毫无根基而享尽荣华的相邦,难道还能推翻嬴氏宗族的家天下吗?

李斯自认为是有功的:

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广,又北逐湖、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罪三矣。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罪四矣。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罪五矣。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罪六矣。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万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若斯之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史记.李斯列传》

确实,除了不能亲自上阵杀敌之外,大秦帝国后期的所有国策都出自李斯之手,没有他就没有鲸吞天下的皇图霸业。

然而李斯显然是忘了,他的罪名其实叫“人为财死”。

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史记.李斯列传》

从上蔡毫无牵挂的“厠鼠”,到大秦帝国最为高贵的相邦,凡事有得必有失,他得到的是万人之上的尊崇,也得到了“高处不胜寒”的尴尬,此时的李斯回不去的不光是养尊处优的生活,还有习惯于高高在上的心态。

死得其所

从《史记》上的描写来看,李斯临终前并没有大彻大悟后的淡定,相反充满了对生命和富贵的眷恋,因此他既没有活明白,也没有死明白。

李斯作为沙丘事变的知情人之一,绝对是赵高和胡亥的眼中钉,肉中刺,如此简单的道理都看不明白,唯一的解释就是他已经利欲熏心,曾经睿智的双眼再也看不清远方了。

其实罪名只要一条就够了:篡改遗诏,杀害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

扶苏是史书上的一位谦谦君子,而蒙恬则是大秦最后的军魂,他们的死让胡亥赵高这对混球窃据朝堂,而帝国最为忠诚的相邦李斯则是帮凶。

王翦王贲父子相继去世,李信病故,原先大秦漫天的将星居然在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十年之内相继离去,他们就是为了统一而生,却不能为守土而战了。

扶苏不死,也许天下不会那么乱,至少陈胜吴广拉不起那么大的队伍,而战神蒙恬的离去导致西楚霸王最强的对手不能再上阵杀敌,倘若巨鹿城下的不是章邯,大秦也许还能再续辉煌呢?

说他亲手毁了大秦帝国毫不过分,如此,还不当死吗?沙丘背叛秦始皇,不该杀吗?坑死老同学韩非,不该死吗?蒙氏和大秦宗室的数百余口的性命,不该追偿吗?焚书坑儒,不该死吗?只是执行死刑的人让他有点纠结罢了,但输给赵高这个水平在线,道德刷下限的阉人,貌似也不冤枉。以李斯的智慧应该可以预见胡亥和赵高的结局并不会太远,死相还会更加难看,如此就当是一起上路不行吗?

▲白起自刎

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杀。--《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白起这一点就比他强多了,本来就是该死之人,何必纠结于区区死法和时间呢?

总之,因为贪图眼前的富贵选择与虎谋皮,确实是活该,不能为奋斗一生的大秦帝国殉葬,却要背负着罪名和骂名被后世贻笑万年。看来他始终忠于的并非秦始皇或者秦帝国,而是年轻时心心念念的“仓鼠”生活罢了。

###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其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后辅佐秦始皇统一天下,秦始皇死后其与赵高伪造诏书,刺死扶苏,扶胡亥继位,后被赵高陷害腰斩而死。

就此问题,李斯应该不应该被腰斩处死,我的观点是十分应该,这是其不忠应该得到的下场。

因李斯师从荀子学帝王之术,所以,李斯自入秦以来,深受吕不韦及秦始皇的重用,在秦朝诸多历史发展事件中都留下了他的印记,如持金游说各国,离间各国君臣之间的关系,上奏《谏逐客书》,阻止秦王遣返各国人才回国,为秦朝留下了大量的人才,在灭六国中为秦始皇出谋划策,统一后,恭迎秦嬴政为皇帝,制定国家利益,推行郡县制,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文字、车轨和度量衡等等工作,可以说,在秦始皇当政时期,李斯是一个勤勤恳恳办事的人,始终为秦朝的发展精心谋划,但是在秦始皇去世之后,其身上的弱点就暴露出来,最终导致自己被腰斩的恶果。

影视剧中的李斯

李斯从基层小吏起身,他信奉的是一种“老鼠哲学”,在厕所中的老鼠遇见人之后都被灰溜溜的吓跑,而在谷仓中的老鼠,即便看见人也不怕,所以他发出: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就是说,一个境遇如何关键在于你所处的位置,于是才有了之后入秦的事情,而当自己的靠山秦始皇去世后,李斯这种“老鼠哲学”又再一次用了起来,当赵高三番五次来找他想篡改遗照,杀死扶苏,立胡亥为帝的时候,起初没有同意,但最终在赵高巧舌如簧的劝说下,考虑到自身的处境,于是伙同赵高篡改遗照、刺死复苏、秘不发丧,将秦二世胡亥推上了宝座。最终因李斯影响到了赵高的发展,最终被赵高腰斩而死。之所以其被腰斩不冤,主要有以下理由:

秦始皇与李斯

1. 首先就是不忠。秦始皇一直很重用他,很重视采纳他的意见和建议,并任命其为重要官职,其虽然也相应作了很多有成就的事情,但其不能从一而终,待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其背叛了秦始皇对其的信任,帮助赵高谋权篡位,杀死扶苏,这是所谓的不忠。

2. 其次就是私心。其“老鼠哲学”运用的得心应手,当环境对其有利的时候,其展现的是忠诚、尽职尽责,当环境对其不利的时候,其展现的是软弱、无能和没有主见,墙头草随风倒,弃国家大义不顾,背弃秦始皇对其的信任,转而为了自己的私利投靠赵高,做着祸国殃民的勾当。

3. 第三就是助纣为虐。在帮助赵高使胡亥登上皇位之后,其未能够履行一位老臣的职责,引导秦二世向好的方向发展,以便其能够将刚刚统一没几年的大秦向前推进,而是为了自保,帮助赵高戏耍秦二世,让其沦为一个奢侈腐化的一个废物。

最终,李斯被赵高腰斩,而随着大秦朝也如一团火焰付之一炬,秦始皇大一统的国家仅仅维持13年就覆灭了,让人叹息。

###

李斯被处死,主要有两个理由:一是在不合适的时间去劝谏秦二世胡亥,二是与儿子李由谋反。

胡亥即位,赵高专权,二人胡作非为,导致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纷纷响应,兵锋四起。但胡亥仍然执迷不悟,继续修建秦皇陵和阿房宫,沉迷于声色,不理国事。

李斯作为丞相,想要面见胡亥加以劝谏,却始终见不到胡亥,于是只能通过赵高寻找机会。赵高为了专权,也想找机会除掉李斯。因此,他表面上答应帮助李斯,却故意在胡亥与美女休息时叫人通知李斯说,现在皇帝有空,赶紧进去劝谏。李斯不疑有诈,进去后自然大触霉头,惹得胡亥很不高兴。

第二,秦末兵锋四起,赵高不仅没有应对之策,反而还极力隐瞒。当时,李斯的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郡守,当农民起义兵蜂拥而至时,李由不仅没有反叛大秦帝国,还尽自己所能与农民起义军奋战。《史记·陈涉世家》说:“吴广围荥阳。李由为三川守,守荥阳,吴叔弗能下。\"

后来,项羽、刘邦围攻雍丘,李由身先士卒,拼命死守,双方激战数日。在战斗中,李由左臂中箭,血流如注。他拔出箭头,包扎好伤口,继续指挥作战。城破后,李由又亲率秦军巷战,一直杀到身边只剩下十几个贴身护卫,最终被刘邦部下的曹参斩杀。

由此可见,李由根本就没有谋反,赵高说李斯参与其子李由谋反根本就站不住脚,完全是污蔑,是子虚乌有的事。而胡亥却用这样一件子虚乌有的事,就把李斯处死了,更加不应该。

###

有功之臣,罪不当斩。搅入阴谋争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可惜可叹!

###

秦朝的灭亡,说是李斯一手造成的,一点也不为过。他被赵高陷害腰斩,虽然冤枉,但对大秦帝国的毁灭,杀他也是他自己种下的祸根,怨不得谁。

沙丘事变,李斯是掌握时局的最高决策者。只要他不同意,赵高立秦二世的阴谋便无法实施。就不会有假诏让胡亥成秦二世,而扶苏会顺理成章的继位。假设的话都是废话,不再啰嗦。

赵高能在秦始皇身边成为亲信,对人性的观察,可以看透到细胞。对人性的欲望了如指掌。他知道伪造遗诏的后果,他却敢做,他是对李斯研究透了,知道李斯对权力的欲望。他对李斯的说服,不费吹灰之力。仅以蒙恬取代他的丞相位置,就搞定了李斯。

本来都是秦始皇的儿子,谁做秦二世都是秦家的天下。但是胡亥被赵高玩弄于股掌,在赵高的指使下,把秦始皇的所有子女全部杀了。荒淫无度,致使天下揭竿而起,导致秦国数百年努力灭六国,一统天下,短短十五年的秦朝,三年亡在秦二世之手。

李斯的谋反纯粹是子虚乌有。被赵高所害。赵高之所以能害李斯,都是李斯当初迷惑于李斯的鬼话。他不存私心,以社稷江山着想,在沙丘就可以把赵高正法。哪里轮得到后来的赵高为所欲为?李斯被腰斩,咎由自取!

###

现在我们来回答该不该的问题,史家严谨的说法应该说,自从李斯决定矫诏开始,李斯的被杀的悲剧就已经注定,李斯和韩非一样,原本都是儒家大儒荀子的弟子,李斯出身卑微,韩非子是韩国的贵族,出身高贵,李斯以卑微之身份,一朝登顶,变成天下最强诸侯的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掌控帝国的命脉,天下莫能出其右。《古文观止》中收录了李斯在秦国写的《谏逐客书》,笔者细细读来,觉得观点分明,论据充分,言辞恳切,但是不卑不亢。使人读来觉得心服口服,天下再好文章也不过如此磅礴大气。

秦始皇在的时候,李斯是帝国的好丞相,百官的典范,帝国的干城,上天赐给皇帝的好帮手。一旦秦始皇身故,沙丘谋国,赵高拜见,陈明事实,诱之以利害,许之以帝国的高位,铺垫好后路,李斯终于在糖衣炮弹下溃败。李斯考虑的是,身为法家出身的帝国丞相,和帝国的继承人扶苏的仁而爱人的理念冲突。新君即位以后,毕竟不会再像和秦始皇那样和谐的合作,很有可能自己的相位不保,蒙恬会接替自己的位置。

最终赵高反手一个以李斯的儿子在担任三川郡守时,与抗秦的义军勾结,有通敌之嫌为名,把李斯下狱,最终与次子在咸阳闹事被杀,临终前,李斯苦笑着和自己的二儿子说:我想和你再牵着黄狗,一起去上蔡东门去打猎,追逐狡兔,又怎么能办到呢?

食君之禄,却在大义面前变节,忘了忠君之事,你说,该杀不该杀?

我是蛋哥,以上观点,纯属个人观点,欢迎讨论!手打不易,点个赞吧!

###

阴谋反被阴谋害。

###

单就“沙丘之变”期间及其后李斯的所作所为来看,其谋略和为人都有显而易见的不足之处。秦始皇在位期间,对其信任有加,使其位极人臣,但在秦始皇驾崩之时,李斯为了保住权位,甘心成为胡亥与赵高夺位阴谋的帮凶,已经自觉的贬低了自己的政治公信力和话语权。等到胡亥即位,赵高专权后,李斯一方面不甘于迎合其倒行逆施,一方面又无力挽狂澜之能力,只能一步步的掉进赵高设计的陷阱之中。《史记》描述李斯在临刑前对其子慨叹:“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从中可见一个终生追名逐利的市井之徒本色。纵观其一生虽然有所作为,但也不过是一只站在风口上的猪而已。贪恋权势而不知进退,反受其害,终不可取!

###

李斯生平,出生平常,与韩非拜荀子门下,与韩非同为战国法家代表人物。后入秦为官,韩非之才远胜李斯,后李斯进言始皇赐死韩非,可见李斯并非心胸宽广之人,贪图权力功名。秦王扫六合,废分封,置郡县,书同文,车同轨,焚书坑儒,李斯功不可没。后为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与扶苏理念相背,这也是沙丘密谋的主要原因。李斯伙同赵高废长立幼,放不下对权力的渴望,想掌控二世布政天下,与后世朱温,董卓无异,以非贤臣。政治斗争没有斗过赵高。将自己付出心血才智而建设的秦帝国推向深渊,落得个腰斩于市,并诛三族,也是咎由自取。

###

李斯为大秦的统一立下了大功。在天下大乱的战国,只有法家能戡乱治国。天下统一后,就需要用儒家来治国,扶苏不在重用法家原因就在此。李斯感觉到自己处境的危险,想在搏一搏,于是代表文官集团的他跟赵高苟合,把武官集团代表蒙家踢出局,扶苏死。

三权互相制衡的平衡被打破了,赵高把矛头转向了李斯,李斯死。

从个体出发,李斯本是趋利之人,因为利益而死,无可厚非。权力斗争的戏码,没有该不该,只有输赢。

从大局来看,但李斯该死,始皇帝辛苦统一的江上,结束550年的混乱局面,结束了老百姓水生火热的乱世,可因为李斯因一己私利,倒戈赵高宠臣集团,最终秦二世而亡,所以,李斯罪有应得。

北大教授钱理群曾说过:我们的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事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秦国的丞相李斯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他从上蔡郡一个小吏,一步步爬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秦国丞相之位,可谓是处心积虑,机关算尽,不择手段。


李斯曾观厕所中的老鼠吃大便,见到人就逃跑,而粮仓中的老鼠饱食终日,养得肥肥胖胖,见到人却毫不惊慌。李斯从中悟出了一套自己的人生哲学:人要处在有利位置,学做粮仓中的老鼠,莫做厕所中的老鼠。

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尚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李斯是荀子的高徒,论学历,堪比现在的名牌大学毕业生。他对第一份工作并不满意,仅仅只是上蔡郡的小吏,他决定要找一个更大的舞台,来实现他的政治抱负。

于是,胸怀大志的李斯来到了秦国,投靠到秦国丞相吕不韦名下打工。吕不韦虽然位极人臣,权势如日中天,李斯却看不起他,因为他只是一名初中生,靠投机上位。

李斯蛰伏了一段时间,终于等到了吕不韦翻船的时候。吕不韦因功高震主,畏罪自杀了。看到自己的老板覆灭了,李斯露出了得意的微笑。大秦的舞台,该由学历更高的李斯同学来导演。

为了升官,李斯决不错过任何一次面见秦王的机会,每次,他都卖力地表演。不得不说,李斯同学真的有实力,他很快得到了秦王的赏识,当了长史,成了嬴政身边的助理。


秦国的安全部门逮捕了一名郑国来的间谍,秦国的大臣们建议秦王驱赶各国来秦的人才,李斯也在被驱赶之列。

李斯的确了不起,善于转危为安,他最擅长的本领就是写文章,于是,他写了一篇流传千古的文章《谏逐客书》。秦始皇看了后龙颜大悦,取消了逐客令。

从此,李斯的仕途开始走上了上升的通道,从长史提拔到了廷尉的位置。他的最终目标就是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秦国宰相。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将不择手段。

李斯有一个同门师兄韩非,二人都是荀子的学生,按史书记载,韩非的学问应该在李斯之上,《说难》、《孤愤》等文章都是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千古名篇。

韩非本是韩国的贵族,却在韩国得不到重用,受到排挤。韩非满腹才华无法施展,但他在秦国却有一位粉丝,那人就是嬴政。

嬴政欲一睹偶像风采,派兵攻打韩国,只为得到韩非。搞这么大阵仗,就为了要一个人,韩国国君屈服了,就把韩非送给了秦国。


按常理来说,韩非的到来,李斯应该热烈欢迎才对,他们既是同门师兄弟,又同是才华横溢的天才,一起辅佐秦王建功立业,岂不美哉。

可是,李斯不这么想,韩非的才学在他之上,若韩非得到秦王重用,他岂不是要靠边站?韩非成了他仕途前进中的绊脚石,必须坚决除掉。

于是李斯拉上朝中同僚姚贾向秦王上书,诋毁韩非,说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心向韩国,留下来将是一个隐患。秦王听了李斯的建议,将韩非投进监狱。

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 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

韩非本指望他的李斯出面来救他,哪知等来的却是老同学送来的毒药,韩非到死也未想明白,一个人为了所谓的荣华富贵竟干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事情。

在随后的二十年里,李斯一直苦心经营仕途,在他的内心,没有同门之谊,也没有同僚之情,更没有是非对错,他的心里盘算的只有利益。在嬴政被尊为皇帝之后,李斯顺利地成为了大秦帝国的丞相,实现了他的人生终极理想。


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归途中,车行至平原津,得了重病,生命垂危之际,下了一道遗诏,传旨公子扶苏回咸阳奔丧并继承皇位。

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

本来,秦始皇临死前已将自己的身后事安排妥当,李斯作为丞相只需主持大局,遵先皇旨意办事即可。

可是他内心又开始盘算了,若公子扶苏被立为皇帝,那蒙恬必然被立为丞相,自己只得靠边站,甚至会告老还乡,这种赔本买卖他坚决不干。

当李斯面对比他更没有底线的小人赵高时,赵高用他的那套歪理邪说轻易说服了他,他们决定篡改诏书,改立胡亥为太子,赐公子扶苏、蒙恬死。


不得不说,赵高的那套说辞十分邪恶,内心稍持正义和良知的人都会断然拒绝,可是李斯也不是什么好人,他的那点小心事早被赵高看穿,这为他后来的覆灭埋下了祸根。

胡亥被立为二世皇帝后,大秦的真正操盘手变成了赵高,李斯虽贵为丞相,实际权力已被赵高架空。当赵高与胡亥将要赐死蒙氏兄弟时,子婴勇敢地站了出来反对。

此时,最应该站出来支持子婴的人应该是李斯,因为此时赵高已成了李斯最大的敌人。既然蒙氏兄弟也是赵高的敌人,那么,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他应该站在正义的立场上拉蒙氏兄弟一把,以牵制赵高。

当胡亥向李斯投来询问的目光时,李斯却沉默了。或许他真的是畏惧赵高的权势,或许他仍然认为蒙氏兄弟是他的敌人,应罪该万死?


李斯最后的正义感和勇气也丢失了。胡亥见丞相李斯默认,就下达了处死蒙恬、蒙毅兄弟的圣旨。可能,李斯那时候真没有想起有唇亡齿寒这个词吧。

当陈胜、吴广起义,各地诸侯纷纷响应,天下大乱。作为丞相的李斯,他不仅没有缓解秦国的国内矛盾,积极平定各地的,反而给二世皇帝上了一道奇怪的奏折,要求对老百姓严刑峻法,加强横征暴敛。

可能,那时的李斯已预感到危险的来临,他揣摩着二世皇帝昏庸的心理,以求媚于胡亥,并以此脱祸。李斯为了个人的那点私利,宁愿置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实在为人所不齿。

公元前207年,赵高诬陷李斯谋反,被腰斩于咸阳,临死前牵着中子的手说道:“我还想跟你一起牵着黄狗,到上蔡东门那儿打野兔,还可以实现吗?”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惜一切都晚了。当他毒死韩非,杀死公子扶苏、蒙氏兄弟时,他想过有今天吗?他为个人的荣华富贵而置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之时,想过有今天吗?苍天有眼,恶人自有天收。

当初李斯辞别自己的老师荀子时,曾表达过自己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一个人有自己的私利并没有错,这是人性的体现。然而,人必须有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做人要有底线,人不能为了追求个人私利而不择手段,置他人利益甚至国家的前途而不顾。

李斯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从一介布衣到封侯拜相,也不过几十年时间,在他一生中,他一直在算计,从不愿吃亏,最后却被小人赵高所算计,落了一个“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而夷三族”的可悲下场,结局令人唏嘘!

文章参考资料:《史记·李斯列传》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