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河南电视台 > 郑州都市生活在线直播

都市区建设鼓声急跨越式发展新态势

发布时间:2015-01-09 10:50:36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整理   我要投稿

今年以来,郑州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履行“双重责任”,把握全局、运筹帷幄,“跨越发展”的步伐铿锵有力。围绕“整洁、畅通、有序”目标,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营造现代化城市环境、推进国际商都建设;努力营造敢闯敢试、鼓励创新、追求卓越的发展环境,以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为引领全面推进郑州电子商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努力把电子商务产业打造成为郑州都市区的重要支撑产业、国际商都的战略支点、郑州转型发展的强大引擎;对扶贫开发事业做出新的战略部署,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不断推动扶贫事业向前发展;紧紧围绕建设世界旅游城市的目标,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提质升级,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战略支柱产业。

全域旅游打造世界旅游城市

位于新密市尖山风景区管委会的巩密关村,是贫困山区,尽管偏僻宁静,但是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这里的金银花被誉为“密二花”,是金银花中的极品,在国内外多次获奖。如今,走进巩密关村,首先是被一幢幢具有中原民俗特色的民居所吸引,一条条石板铺就的小路串联其中,别具乡土风味。村里种植金银花500多亩,每到花季,这里就成了金银花的海洋,一批批游客来此采摘金银花,爬山,吃农家饭,享受大自然山水风光,过足了乡村游的瘾。今年以来巩密关村已吸引游客近万人。

巩密关村的可喜变化得益于郑州市强力发展旅游产业的新举措。该市已明确提出,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战略支柱产业,开创全域旅游发展新局面,全力把郑州市打造成为世界旅游城市。

据了解,“全域旅游”是把一个行政区当做一个旅游景区来打造,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系统旅游。郑州市市长马懿说,发展全域旅游,就是各个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吸引要素,全面满足游客全方位体验需求。

未来三年,一大批涉及多种业态的新型旅游项目将为郑州旅游业绘出斑斓画卷。为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拉长旅游产业发展链条,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积极发展乡村、文化、休闲度假、生态、研学、养生、商贸、工业和慈善旅游九大新型旅游业态;到2020年,全市计划接待境内外游客数量超过1.36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过165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6%。

在旅游全域化的基础上,郑州提出:依托登封少林寺和新郑黄帝故里两个世界级旅游资源,打造“少林”和“黄帝”两个文化旅游品牌;加快建设世界旅游城市,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以及旅游集散中心城市、智慧旅游城市……重点提升改造30个精品旅游景区,培育5条以上国内经典精品旅游线路和15条以上特色旅游线路,打造一批区域知名旅游休闲品牌。

在文化旅游领域,郑州将努力把少林寺景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郑州沿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郑州黄河世界地质公园等打造成世界级旅游品牌,同时开展郑州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中岳庙景区、嵩阳景区创建国家5景区工作;努力把唐人街文化广场、点点梦想城、芭迪动漫体验馆等打造成国内优质旅游品牌。

在乡村旅游领域,登封市在建雅新园艺开心农场、古纶国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等项目;新郑在建金城国际生态园、帕菲葡萄庄园等10家农业生态旅游项目;新密正在建设伏羲山大峡谷、兰草湾景区等十多个相关项目;荥阳正在建设“榴金岁月”、“柿海升平”扶贫旅游项目;中牟正在建设弘亿现代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提升工程、槐树岗生态农业园等项目。此外,新密拟建吕楼古村落生态旅游开发工程、二七区拟建西南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等多个项目。

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指出,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富民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把郑州建设成为国内外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坚持将旅游产业的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谋划,用发展旅游的理念谋划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谋划易地扶贫搬迁、文物保护开发、文化传承创新、工厂企业形态、商贸服务业发展等工作;发展大产业、优化大环境、惠及大民生,用大产业、大环境、大民生来谋划旅游业发展。

为拉长全域旅游发展链条,郑州市将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力争到2020年,打造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建成5个省级旅游示范乡(镇)和100个市级特色旅游村。郑州还将提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旅游功能,将其打造成中西部乃至全国知名的旅游集散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引领区、旅游标准化服务带动区和智慧旅游先行区。加快郑州(国家)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建设,注重旅游服务功能与产业功能的融合,将其打造成国家级旅游集散中心示范工程项目、郑州旅游产业园区和国家5旅游景区,到2017年,建立健全由集散中心、集散分中心、集散点组成的集散中心体系。

此外,按照建设智慧城市的总体要求,郑州积极推进智慧旅游应用体系建设,建设功能强大的郑州旅游门户网站,充分发挥网络的营销功能。同时运用物联网技术,开发电子导游、数据自动采集显示等新产品,推进嵩山少林、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等重点旅游景区的智能化管理与服务。

跨境E贸易建设国际商都

郑州是首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即“E贸易”)服务试点城市。在刚过去的11月份,河南保税物流中心的“E贸易”业务量呈现出了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一个月突破10万包,进入12月的第一周货物入区量都已是11月总量的一半。趋势分析预测,明年将实现平均每月50万包的业务量。

郑州“E贸易”快速增长,是郑州向“买全球、卖全球”、建设国际商都目标迈进的一个有力佐证。今年以来,郑州市电子商务继续呈现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前三季度,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119亿元,同比增长35%,预计全年将超过2800亿元;全市网络零售额达300亿元,同比增长42%,预计全年将超400亿元。电子商务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全市有1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5个省级示范基地、2个省级产业园区。

在12月12日召开的全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推进会上,郑州市明确提出,以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为引领全面推进郑州电子商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努力把电子商务产业打造成为郑州都市区的重要支撑产业、国际商都的战略支点、郑州转型发展的强大引擎。

为全面提升电子商务发展水平,郑州的思路就是“一突出、三多、三并举”。“一突出”即突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三多”就是多区域、多主体、多模式发展;“三并举”就是要坚持跨境电商贸易和境内电商贸易并举、一般跨境贸易和保税跨境贸易并举、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发展与专门化的电子商务发展并举,全面提升郑州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水平。

郑州市将以信息平台、商业模式、供应体系、电商主体、仓储物流、快递配送、电子支付等环节构建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多区域、多元化、多模式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推进电商产业“扩容”。将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模式推广到出口加工区和新郑综合保税区,在航空口岸、铁路口岸、邮政口岸等具备条件的区域开展一般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模式业务。

根据发展目标:到2020年,郑州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万亿元,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000亿元,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以上。国内最大的化妆品网站—聚美优品首席财务官郑云生认为,郑州市制定了一个符合实际的目标,而且随着跨境电商规模扩容,这一目标完全有可能提前完成。

跨境电商市场正处于“市场启动期”和“高速发展期”。据悉,郑州市将拓展跨境电商产业链,创新通关、通检、结汇和退税机制,建设E博馆、办E交会,开展跨境电商保税展销业务,不断扩大交易规模。同时构建多式联运物流服务体系,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和载体,深化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推进传统商贸企业商业模式升级。

“E贸易”方兴未艾。河南保税物流中心总经理徐平说,全国第一家跨境O2O展示展销平台—“中大门”力争三年内销售额达到30亿元人民币;明年3月份将开通出口欧洲、俄罗斯的专线业务;计划明年5月份开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争取3年内建成投入使用,形成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买全球、卖全球”商业中心。

为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郑州市提出要创新体制、营造环境、扶持引领。创新体制,就是围绕投资便利化、金融便利化、贸易便利化、监管便利化,坚持问题导向、市场导向、需求导向,不断创新管理和服务体制;营造环境就是围绕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优化软硬环境,形成完善的基础设施、宜居的生态环境、人才支撑环境、低经营成本和高效的政务环境,促进电子商务产业人才集聚和创新发展;扶持引领就是按照电子商务产业生态链条梳理出关键环节,深入分析研究,进一步明确政府扶持的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以关键环节的突破引领带动整个行业的跨越发展。

位于郑州高新区的世界工厂网,是服务于全球工业品和原材料制造企业的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平台,拥有2400万家国内外企业数据。世界工厂网CEO乔景亮认为,河南是制造业大省,聚集了许多优质制造企业的郑州市,通过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不仅可以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的制造品牌,也可以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转型,还可以从生产、销售端共同发力,带动郑州市跨境电子商务整体的良性发展,最终使郑州加速成为国际知名的网上商都。

扶贫搬迁率先在全省实现脱贫

驱车沿着蜿蜒的山路,行十余公里,便到了大山深处的登封市唐庄乡范家门村。村党支部书记范战标说,经过6年努力,全村大部分已经迁到山外的唐庄乡中心社区。依靠扶贫资金支持,如今范家门村的水泥道路全部修通,有人已经在该村投资发展果木种植业,山里的旧宅子也办起了不少农家乐。

范家门村的变迁只是郑州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市有5.2万贫困户,近20万贫困人口,贫困人口总数占全市2.2%。根据计划,到2017年将争取达到4万户、15万人搬到新的地方去居住。

把条件恶劣、生存条件差、长期扶贫效果不明显地区的群众搬出来,从“根”上解决问题,是贫困地区“挪穷窝、换穷貌、改穷业、拔穷根”的治本之策。郑州市提出,要把扶贫开发纳入城镇化体系同步推进,一并解决易地搬迁扶贫群众的生产生活、创业就业、上学就医、养老社保等问题。

市财政局负责人说,郑州市财政收入占全省30%,GDP占全省近20%。我们完全有责任、有能力、有条件在全省率先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2012年至2014年郑州市财政支持扶贫事业资金达8.39亿元,年均增速65%以上。

从今年开始,郑州启动了财政3年滚动预算的编制计划,初步确定,从2015年至2017年将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7.3亿元。同时还将安排扶贫搬迁的产业扶助资金2.65亿元,安排山区贫困地区的特色经济支持资金3亿元。

在唐庄乡中心社区,65岁的袁守成告诉记者,过去山里人每户只有几分山地,种的粮食也仅够糊口,现在住在社区,孩子上学方便,更不用说平时头疼脑热求医问诊了,年轻人都找到了工作,日子越过越红火。

用旅游产业引领的理念统筹谋划异地搬迁扶贫工作,把易地搬迁扶贫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相结合、与搬迁后地区的生态保护相结合,实现贫困群众就业增收、脱贫致富。

市扶贫办主任孙淑芳在接受人大代表专题询问时说,近年各县走出易地扶贫搬迁这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如科学规划,搬迁地点要有产业和基础配套服务,方便群众搬迁后能够实现就业、入学和生活。政府或政府指定的企业要为搬迁群众兴建安置用房,贫困群众成本价购买。对每户搬迁群众,政府给予4.5万元资金补贴,其中郑州市财政补贴3万元,县市补贴1.5万元。对贫困村搬迁群众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方便在新居住地就业取得工资性收入,彻底脱贫。

据悉,郑州将推进扶贫开发攻坚行动计划。着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努力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快致富”的目标;着力推进产业发展,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生计为先”,把扶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作为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首要任务来抓;着力推进就业促进扶贫,解决好搬迁群众的就业和生计问题;着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创新,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创新财政投入机制,完善社会参与机制。

易地扶贫搬迁后,许多贫困户在郑州上街装备产业集聚区就近务工,变无序务工为有序务工。当地村组成立劳务公司,优先承接城市公共绿化、环卫工程,并鼓励参与市场竞争。培育高科技农业,引进花卉苗木种植企业,村集体以土地入股分红,村民优先在企业工作,得双份实惠,带来的直接效益能够提升村民一半收入。

郑州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推进、全社会受益的原则,政府做好规划引导、政策制定、资金扶持等工作,通过市场化运作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开发力度,尽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优化全市的生态环境和消费环境,确保郑州市2017年扶贫对象基本脱贫,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据了解,在郑州,每个地区都对贫困山区开发制定了长选规划,按照移民搬迁规划、环保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产业规划“五规合一”合理开发,保证资源有效利用。郑州周边的贫困村山区大都选择生态旅游业作为开发的主导产业,离郑州市车程都在30分钟到1小时,符合市民周末短期出行需求,围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旅游业、养老产业,最终打造成郑州市民后花园。

精细化管理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行走在郑州街头,人们在不经意间发现,省人民会堂、市体育馆、银基商贸城、锦荣商贸城等大型建筑的楼顶广告不见了,恢复了建筑物原有的风貌。据了解,郑州市已启动建成区户外广告集中规范整治行动,141处屋顶违法户外广告将在12月31日前全部拆除。

目前,郑州市正在强力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据了解,该市计划利用3年时间对城市空中、立面、地面及地下设施进行“四位一体”的精细化装修整治,着力解决群众行路难、办事难、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五难”问题。

市委市政府提出,决定对铁路编组站以东、金水河以北、北三环以南、中州大道以西面积约40平方公里、具备实施条件和代表性的这一区域进行先行先试,开展为期一年的集中整治行动,带动全市其他区域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实现“让群众生活更美好”的目标。郑州市将通过推广智慧化信息应用和新型信息服务,切实加强软硬件建设,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立足于满足先行区每平方公里2万人的最大承载量,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安置房建设。郑州市确定的先行区涉及32个大棚户区改造项目。完善提升城市路网及水电气暖功能。先行区内现有市政道路117条,总长度189.9公里。为解决出行难问题,2015年,要以道路为载体,对先行区内各类地下管网、架空线缆、箱体进行同步整治,提升城市道路设施管理水平。打通红专路、双铺路等12条断头路。整治大修道路将突出道路“保通”,制订区域性“保通”方案,切实保障群众出行方便。为提升水电气暖保障能力,先行区内以道路大修整治为载体,改造污水管网1913米,雨水管网945米,实现雨污分流。完成自来水管网改造31.2公里、热力管网改造2.9公里,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100%,已建有地下排管的架空线缆全部入地。同时,完成220千伏红旗输变电工程和110千伏紫荆输变电工程、园艺输变电工程等6个工程的建设。

全面改善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2015年,先行区内计划开工建设青少年公园,改造提升动物园、紫荆山公园、绿荫公园、文化公园、文博广场、经纬广场等6个公园广场,新建4个、改造提升24个街头游园和小区绿化30个,完成北三环等5条主干道绿化提升和8条新建道路的绿化,对先行区范围内的其他道路及居住区、单位庭院全面实施绿化提升,做好拆墙透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和园林单位(小区)创建工作。

大力实施亮化提升工程,对先行区内86条道路和金水立交及“四桥一路”照明设施进行改造,对北三环、京广快速路及紫荆山周边楼体和中州大道金水立交、花园路北三环等重要出入口处进行景观亮化建设,完善智能化控制措施,确保明灯率达98%以上。对东风渠、金水河实施亮化、美化和公用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工程,实现东风渠、金水河两岸一河一景,呈现景观亮化带、绿化带。

开展户外广告及门头牌匾整治,对违章广告全部拆除,违规新建户外广告零增长。抓好环境卫生整治,确保2015年先行区机扫(冲洗)率达到80%,加快公厕、垃圾中转站建设,2015年新建50座环卫工作息场所,基本解决外来环卫职工住宿和休息问题。结合“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按照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背街小巷规范有序的要求,2015年6月底前,依法取缔先行区内占道经营。

做好交通综合整治,规范停车秩序。对新建改造道路同步建设自行车和步行道系统,实现人车分离、机非分离、各行其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停车场建设运营,实行停车差异性收费,加大主次干道占道停车治理处罚,加快停车智能化、信息化建设,解决好停车难问题。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公共服务体系。先行区内要按照公园和地铁枢纽站周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总体规划,加快“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中心。2015年,金水区要在青少年公园内新建一个群众文化演出舞台,在动物园内或周边新建一个区级文化活动中心,对紫荆山公园、绿荫公园、文化公园周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进行规范提升,完善相关政务服务、政府性社会事业服务和基本社会化生活配套服务。

围绕解决“服务群众最后1公里”问题,按照标准和要求建设各种社区政务便民服务、公益服务、商业生活和文体娱乐设施,实现辖区居民步行15分钟内就可以办理日常的政务服务,享受到快捷的公益服务和基本的商业、生活、文体娱乐服务。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标签: 发展   都市   建设   态势   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