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陕西电视台 > 榆林3台在线直播

榆林:打造生态宜居之城 构建环保能源新都

发布时间:2015-03-18 10:13:25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整理   我要投稿

近年来,榆林按照中央和陕西省委“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打造榆林经济升级版;坚持“扬长补短”思路,发展社会事业,取得明显成效,正逐渐成为一座生态型、宜居型、创新型的新型能源城市。在注重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榆林不断加大优质煤炭推广、供应力度,全力服务国家环保大业。

绿色发展打造宜居家园

2014年,全国各地雾霾天气频发,空气质量问题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就在这一年,作为全国重要能源城市的榆林却交出了一份令人啧啧赞叹的答卷。城区二级以上天数达336天,较上年增加14天,其中一级优天数93天。年总降水量462.7毫米,年日照时数2672.7小时,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年大部分时间段内处于良好以上状态。

优异的答卷,源于发展理念的转变。榆林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在地方实践中,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宁可经济增速慢一点,也要把空间留给调整结构和改善生态环境,打造天蓝、地绿、水净、气爽的宜居家园。

榆林把转型升级作为绿色发展的基础。摒弃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增长方式,着力培育一个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体系。“十二五”以来,按照“三个转化”(煤向电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的要求,榆林投入近3000亿元,实施了7个过百亿、5个50—100亿、19个10—50亿元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资源深度转化项目,一批新的增长点正加速形成。

榆林把文明创建作为绿色发展的支撑。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深入开展各种创建活动,榆林城市发生了嬗变,文明程度全面提升,群众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公民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升,文明创建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影响融入发展大局、落到工作实处、走进百姓生活,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幸福榆林的强大精神动力。

榆林把普惠民生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2013年,榆林喜获“陕西省级园林城市”称号。去年,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榆林“三年植绿大行动”圆满收官,累计完成投资65亿元,造林303万亩,全市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提升2.3个百分点,达到33%,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榆林还矢志不渝为民办实事。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去年,榆林按照兜底补短原则,投入346亿元办好民生实事,人民日子越过越好,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从严从实推动逆势发展

2014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榆林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全市上下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在建设小康榆林、幸福榆林的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005.7亿元,增长9%,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二;财政总收入达到677.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7.8亿元,增长13.3%;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9665元和9730元,增长10.6%和12%,城镇居民收入连续六年、农民收入连续七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数据的背后,隐含的是更深刻的变化——榆林一方面坚持以“三严三实”的要求,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主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优化,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全面深化改革走向纵深。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建成了联合国“清洁煤炭技术师范推广项目-延长集团靖边园区煤油气资源综合转化项目”、中煤榆横煤制烯烃项目,榆林兰炭进京入冀,走活了一盘棋;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丰”,成为全国马铃薯生产第三大市、山羊绒产量第一大市。

民企发展困难逐步缓解。出台36条政策措施帮助民企走出困境。实施“助保贷”、组织政银企对接,帮助解决贷款难题。深入实施神府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十大行动计划,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民企服务,非公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城乡面貌持续改善。中心城区市政项目建设全面展开,成功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全市城镇化率达53.9%。南部六县发展后劲增强。此外,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取消下放和精简了18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和87件“红头文件”。全省首批“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市”工作启动实施。国家“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全面推开。省直管县改革工作深入推进。

优质煤炭助力治污降霾

榆林是全国产煤大市,全市煤炭预测储量2714亿吨,探明储量1490亿吨,其中侏罗纪煤占探明储量的96%。作为依托煤炭资源优势迅速成长起来的新型产业,榆林兰炭已成为陕西最大的煤化工产业,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煤炭热解产业集群。

2014年,在全国煤炭市场低迷的形势下,榆林煤炭产业产销两旺。全年生产原煤3.63亿吨,销售3.87亿吨,产销率达106.7%;生产兰炭2620.2万吨,销售2071.06万吨,同比增长15%和8.08%。“榆林煤”、“榆林兰炭”的发展均刷新纪录。

成绩得益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需要。煤炭在我国基础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了60%以上的主导地位,这种现状将长期持续发展下去。因此,市场应该用优质煤而不用劣质煤,应该用低成本煤而不用高成本煤,应该用安全的煤而不用带血的煤,应该用环保的煤而不用污染的煤。榆林煤炭兼具上述优势,定能深受欢迎。

成绩得益于国家治污降霾的需要。去年,国家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限制销售和使用灰分高于16%、硫分高于1%的煤炭,而榆林煤、榆林兰炭具有高发热量、高含油率、低灰、低磷、低硫“两高三低”的特点,其含灰量、含硫量都远低于这个标准,这给榆林煤炭提供了很大的竞争空间。

成绩得益于煤炭安全生产的需要。榆林狠抓煤矿安全生产,在各类考核中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仅为0.069%,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这为榆林煤炭发展创造了无可比拟的优势。

为确保清洁生产、服务治污降霾大业,榆林内外兼修。一方面,依托现代煤化工技术,打造煤和兰炭产业升级版。另一方面,大力实施“榆林煤”品牌战略,制定出台《发电煤粉锅炉用榆林煤》、《高炉喷吹用榆林煤》、《水泥回转窑用榆林煤》、《常压固定床气化用榆林煤》等4个地方标准,推进榆林煤商标注册应用工作,规范企业产运销环节,打击以次充好、掺假使假等违规行为,维护榆林煤品牌形象。

同时,创新营销手段。以各类大型煤炭会议为契机,举办专场推介会,赴全国煤炭、兰炭消费重点省市开展宣传推介活动,拓展终端销售市场。目前,河北、河南、山东等重点用煤地区销量稳步增长,湖北、湖南、江西等省销量增长达数百万吨,川渝云贵地区也成功签约榆林煤百万吨,填补了销售市场空白。

为确保“榆林煤”、“榆林兰炭”的及时送出,榆林着力破解运输瓶颈问题。目前,铁路运力已达560万吨,并有望在西康二线、太中银铁路线新增该市地方煤炭近千万吨铁路运力。通过公路过境山西销往华北、华东地区的通道也进一步顺畅。此外,榆林煤炭物流工作进展喜人,榆横铁路等支线铁路和站台陆续启动地方煤炭发运,榆林内陆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榆林煤炭交易市场也正式启动。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标签: 环保   能源   打造   生态   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