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江苏电视台 > 徐州新闻综合在线直播

曹诚英的简介(曹诚英墓具体位置)

发布时间:2022-05-16 23:27:22   作者:龙行天下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1、人物简介

 

曹诚英墓碑

幼年曹诚英,天资聪慧,容貌秀美,但身体纤弱,从小便由父母指腹为婚,许配给宅坦村的胡冠英。

曹家祖辈几代都在武汉三镇经营茶叶、字画、文房四宝生意,是当时有名的徽商大家。

“贾而好儒”的徽商本色使他们非常注重家族子弟的教育,其父曹其瑞曾聘秀才设“专馆”教育子女成才。

1918年不满17岁的曹诚英与胡冠英完婚,不久,胡冠英前往杭州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继续求学。

婚后的曹诚英不甘心做一名困守的家庭女子,就给时任南开大学教授的哥哥曹诚克写信,表达了要求读书上进的心愿。

1920年,曹诚英在其哥哥帮助下毅然摆脱家庭的阻挠,进入杭州女子师范学校读书。

2、生平经历

曹诚英墓碑

 

曹诚英富有文学才华,尤其是在古典诗词方面颇有造诣。

到杭州读书后,又深得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叶圣陶的指点,文章写得朴实清新,其诗词继承了婉约派的传统,堪称字字珠玑。这一时期的曹诚英是杭州“湖畔诗社”的主要成员之一。

晚年的汪静之曾说出他的心愿:“我要用湖畔诗社的名义发起为曹珮声(诚英)整修坟墓,没有她,就没有《蕙的风》”。

此时的曹诚英虽与丈夫胡冠英同在杭州求学,但感情淡薄。且婆婆嫌弃她婚后四、五年未有生育,怕胡冠英断后,正在家乡为儿子寻小妾,催促儿子回家乡再娶,这就加速了这桩本不融洽、由封建礼教造成的婚姻的解体。

再加上1923年夏秋之季,胡适来到杭州养病,作为远房表妹的曹诚英照顾他的生活起居,闹得蜚短流长,成为后人评说胡适的“婚外恋”的话题。倔强的曹诚英便坚定地提出与胡冠英解除婚姻关系,以兄妹相称。

曹诚英曾是胡适结婚时四位伴娘之一,后来在杭州与胡适有过一段铭心刻骨的爱情。或许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缘故,她此后终身未嫁。

1925年,冲出旧式婚姻家庭的曹诚英考入南京东南大学(后改名为中央大学)农艺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不久,她的毕业论文译成英文,发表在美国一家农业杂志上,这便坚定了她远涉重洋,赴美留学的决心。

曹诚英感到,要解决人们吃饭问题,首先要有好的品种,于是,她选定遗传育种作为自己硕士学位的攻读方向。

1934年,她考入以农科著称的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院攻读农作物细胞遗传学专业,成为绩溪县第一个女留学生。

三年后,曹诚英带着硕士学位回国任安徽大学农学院教授。

此时,抗战的烽火使她献身祖国科技与教育事业的梦想破灭,她几经周折,来到四川大学农学院任教。这期间,她痛感政治,意志消沉,再加上婚姻变故、体弱多病等因素,曾一度遁入佛门,后经人劝说才重返教坛。

1942年受聘为复旦大学农学院教授。

抗战胜利后,曹诚英随复旦大学回到上海,她再次目睹的黑暗统治,面对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毅然下定决心跟走。

1949年初,胡适从北平南下,途经上海,亚东书店经理汪孟邹宴请胡适,并约诚英作陪,她曾规劝胡适,“不要跟走下去。”胡适笑而不答,后来还是去了台湾。

3、人物事迹

曹诚英墓碑

 

新中国成立后,曹诚英焕发了献身教育与科研事业的热情。

她曾投书上海《解放日报》,写下了《祖国爱我,我爱祖国》的文章,抒发了一个从旧社会走过来的知识分子对祖国和人民诚挚的爱。

1952年,全国高校调整,年过半百、体弱多病的曹诚英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前往严寒的东北沈阳农学院任教。在那里,她从遗传学角度从事马铃薯品种改良研究,获得成功,并在东北广为推广。

同时,她抱病教学,甚至坐在病榻上给学生授课,受到了师生们的敬重。

1958年,她办理了退休手续,仍居农学院内。在这里,师生们给了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孑然一身的曹诚英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与爱意。

“”期间,曹诚英虽已退休但仍多次受到冲击和抄家,一次次交代与胡适的所谓“重大历史问题”,使她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

直到1969年才获准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绩溪旺川村。

在几个远房亲属的帮助下,她的晚年生活总算安顿下来了。

4、相关事件

 

曹诚英墓碑

曹成英死后归葬安徽宣城,现在,曹成英墓地成了许多文人瞻仰的胜地。

据说,按照曹诚英这位女农学家的遗嘱,她的坟墓建在了绩溪旺川村东的公路旁。

也许,曹诚英是想在这里静静地等待着,耐心地守候着,如果有一天胡适回归故里上庄村的时候,一定会经过这里,她愿意在这里伸展双臂迎候他……

曹诚英曾经用这样的词句表达过自己的心情:“鱼沉雁断经时久,未悉平安否?”

她坦诚自己“朱颜青鬓都消改,惟剩痴情在。”曹诚英至死都不知道胡适已经早于她11年在“一湾浅浅海峡”的那一端去世了。

这,大概又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年代:曹诚英比胡适小11岁,胡适比曹诚英早过世11年。

墓碑上面写有“曹诚英先生之墓”的字样。

墓碑的后面还有一块“曹诚英墓志”,上面写着“乳名丽娟,字佩声。美国康乃尔大学硕士。历任安徽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和沈阳农学院教授,九三学社成员。诗人,我国第一代女农学家。”

在不远处的一条小河上,有一座名为“杨林桥”的石拱桥。

有人说,它是曹诚英回乡后捐钱所建。曹诚英晚年在这里建桥,是希望能和胡适水天相望呢,还是暗示了他们终其一生的水天相隔。

这些,显然不会有答案了,但是,当年胡适曾经引用杨万里的诗句赞美杨林水口:“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这样看来,“杨林水口”与“杨林桥”,在胡适与曹诚英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寓意。

也许,在这个世间,并不是所有拥有爱的人都可以成为眷属的。

或许世间也正因为有了这样一种无果之爱的感情苦旅,才有了流逝错失的串串故事,才有了爱河中飞溅起的朵朵浪花。

5、人物评价

 

曹诚英一生从事高等教育事业,薪资不算微薄,也没有子女负担,身边有些积蓄。在她返回家乡定居的几年间,曾先后捐款给当地购买农业机械、修建小桥、帮助村里解决民办教师的部分工资。

家乡人民对老人慷慨解囊,造福桑梓,莫不交口称誉。

她生前还立下遗嘱,死后所有积蓄,全部捐献国家,这种爱国爱民的崇高思想和行动,受到了绩溪人民的称颂。

1973年1月,曹诚英因病去上海就医,病逝于医院,其骨灰运回绩溪安葬在旺川村口,如今,凡去上庄的海内外游人,大多下车,向“曹诚英先生之墓”默默致意施礼,以怀念这位多才多艺,屡遭不幸的女农学专家。

著名学者胡适,为世人所熟知的,除了他在文学、哲学和思想教育方面的成就,还有他红颜知己无数,却只与一人白头偕老的轶事。

胡适

在这些红颜知己中,最让胡适放不下的就是曹诚英。她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第三者,但是因为她的巨大名望只局限在其专业领域,所以她也一直以胡适\"小三\"的身份被世人诟病。事实上,曹诚英是一个可怜可悲可叹可敬的女子。

曹诚英

恨不相逢未娶时

曹诚英1902年出生于安徽一个富裕的徽商家庭,诚英是她的排行名,别字佩声,乳名行娟。她从小偏爱文学,尤爱诗词。她的一生写了大量的诗词,曾有小部分在《妇女月刊》上发表,被后人誉为\"江南才女\"。

曹诚英

充满戏剧性的是,15岁的曹诚英与26岁的胡适的初次邂逅便是在胡适和江冬秀的婚礼上。他是新郎,她是伴娘。曹诚英是江冬秀三嫂同父异母的妹妹,勉强算是胡适的表妹。胡适风流倜傥又一身才气,深深地吸引了曹诚英地目光;而清纯娴静的曹诚英则是在众人之中格外突出。胡适西装革履,江冬秀一身旧式嫁衣,二人从外表到内在看似都不合适,但胡适屈从母命,仍千里迢迢回国成亲;而此时曹诚英也有了指腹为婚的亲事,从一开始,二人此生就注定有缘无分。

胡适

胡适与江冬秀到北京后,仰慕胡适才情的曹诚英经常与他通信,有时谈论种花养草事宜,有时作些诗词互相评阅,二人在来来往往的书信中渐生情愫。

1919年,曹诚英嫁给了指腹为婚的丈夫胡冠英,婚后便到杭州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因无所出,胡冠英的母亲为其纳了小妾。作为一名受过新思想影响的女性,1923年她毅然与胡冠英离了婚。

同年,胡适到杭州烟霞洞休养,曹诚英去照顾他,两人共同度过了三个月的恋爱生活。胡适说她是\"驱不走的情魔\",是\"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为她写下\"前天,伊却未免太绚烂了!我们只好在船篷阴处偷觑着,不敢正眼看伊了\",两人甚至有了孩子。

胡适与曹诚英

胡适(左一)、曹诚英(左三)

二人恋情日渐曝光,终于传到了江冬秀的耳朵里。胡适其时想要跟江冬秀离婚,然后娶曹诚英过门,于是便出现了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江冬秀砍人事件\":\"你若不和她断了来往,我先杀两个儿子和你,再自杀!\"这里谁人的对错不予评价,单单说事件的结果:胡适再也不敢提离婚事宜,曹诚英堕胎后,由胡适推荐于1934年赴美国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农学院,二人直到1949年胡适流亡美国才彻底断了联系。胡适著名的小诗《蝴蝶》便很好地写出了这种境遇:\"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胡适夫妇

胡适在《如梦令》中写道:\"月明星稀水浅,到处满藏笑脸。露透枝上花,风吹残叶一片。绵延,绵延,割不断的情缘。\"胡适与江冬秀也许是一对人人称赞的模范夫妻,但曹诚英却委实是胡适额间的一缕白月。也许是\"曾经沧海难为水\",曹诚英一生未再嫁人,二人无果情缘自此画上句号。

曹诚英晚年回顾一生时,说:\"无爱,无伴,无同情,由此而产生一股沸腾的力量,这力量又化为两个支流:一是过分珍重感情,对凡是被忽视的人物,都加偏爱;另一是疯狂的反抗,导致傲慢,对凡是被一般人所恭维的或崇爱的人,都加以鄙视。\"

曹诚英

曹诚英一生为祖国的农业发展和其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曹诚英1925年毕业于农科,193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并留校任教。1934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院主修遗传育种,1937年获得遗传育种学的硕士学位归国,同年回国后,在农学院任教授,是我国农学界第一位女教授。1943年到农学院,成为专职教授。1952年,因院系调整,随农学院的一部分来到新组建的沈阳农学院任教授。1956年她被选为沈阳市政协委员。

1969年,曹诚英回到故乡,为村里出钱修路,买磨面的机器,指导农业生产,创办幼儿园,造福一方百姓。绩溪的乡亲们将她的事迹刻在桥上,以此纪念她对家乡的关心和贡献。

1973年曹诚英因肺癌逝世于上海,去世之前是由家乡的乡亲们在她身边照顾她。

曹诚英墓

有的人情投意合,神仙眷侣,却天各一方,抱憾终生,世人鄙弃,如胡适与曹诚英;而有的人天差地别,却绑定一生,在柴米油盐里察觉出了对方的好,喜忧参半,众生歆羡,如胡适与江冬秀。

有情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对方的白米饭、蚊子血,可也许是差点时机,也许是少点勇气,也许是缺了包容,而不能陪彼此身边。爱慕胡适的才情女子许许多多,可最适合胡适、唯一能与他白头偕老的人还是江冬秀。而曹诚英,便只能是那一缕若即若离的白月光。

晚年胡适夫妇

晚年曹诚英

情事难解,千古谜题,甚于与君绝,又岂是\"山无棱,天地合\"所能解决的。曹诚英的一首《满庭芳·念西湖游伴》便很好地说明了她的一生:

\"念当年欢笑,踪迹难凭。

落得销魂回忆,无人处,独自思寻。

朱颜改,衣宽带剩,谁解此凄凉情?\"

都知道胡适的妻子江冬秀“泼辣如虎”,同时胡适一生又很畏惧江冬秀。然而在他有限的生命中,却还是克制不住情感,爱上了另一个女人曹诚英。

胡适遇到曹诚英的时候,是在他的结婚典礼上。

曹诚英由于是胡适三嫂的妹妹,被拉来在婚礼上充做新娘的伴娘。

在几个伴娘中,曹诚英的模样最俊俏,气质又很出众,这不免让正在做新郎的胡适多,看了她几眼。

其实,这天胡适也才第一次看到订婚13年,却一直不知道美丑的妻子江冬秀的模样。

江冬秀虽说出身名门望族,家中还曾出过翰林,但家教却是旧式的。因此她不光缠足,还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所限,未曾读过什么书。

(曹诚英旧照)

曹诚英也出身于富户。虽说是庶出,但她所在的家庭比较开明,所以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几相比较,才学渊博的胡适,对曹诚英一见倾心。而15岁的曹诚英也对风度翩翩的胡适心生爱慕。

在这之后,胡适一直以“表妹”称呼曹诚英,而曹诚英也以“穈哥”(胡适曾用名嗣穈)称呼胡适。

尽管二人相见的机会屈指可数,不过自从相识后,曹诚英偶作小诗,便寄给胡适,请他点评。或者请他在北京代购花籽等。因此消息却是没有断的。

1919年,曹诚英也由父亲做主,嫁给了当地富商之子胡冠英。

对于这桩婚事,曹诚英百般抵触。但她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做不出离经叛道的事情,所以只能接受现实。

不过,经过抗争,曹诚英在婚后得到了继续读书的权力。她结婚不久便前往杭州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去了。

然而,曹诚英的举动让胡家颇为不满,她的婆婆竟以“三年未孕”为由,直接为胡冠英纳了妾。

受新思想影响的曹诚英,由于没有得到尊重,再加上她对胡冠英没有感情,所以她一怒之下,与之离婚。

这段短暂的婚姻,让曹诚英颇为沮丧。

胡适出于爱护之心,以“休养”的名义,来到了杭州小住,同时也有心宽慰曹诚英。

(右边为胡适和曹诚英)

西子湖畔,久别重逢。

曹诚英和胡适隐藏多年的感情,在相逢之后与日俱增。胡适一度为这爱情迷醉,在诗歌里大胆地称呼曹诚英是他“心头的人影”。

幸福的时光总会出现意外。大概相处了一个多月,曹诚英发现她有了身孕。

胡适初听欢喜不已,一心想要在曹诚英这里尽男人该尽的责任。

然而,胡适很快就发现,想和江冬秀离婚,完全是不可能的。

原来,江冬秀虽说是旧式女子,却并不逆来顺受,反而异常彪悍。她不仅当着众人的面,和胡适大吵大闹,还拿裁纸刀往他脸上扔。

同时,江冬秀深知胡适极爱惜名誉,所以她又拿出菜刀,当着众人的面威胁胡适说,要离婚也行,她先杀了两个儿子,她再自杀。

胡适是大学教授,身边又都是知书明理的人,他哪里见过江冬秀这种撒泼行赖的阵势,所以早已吓得不知所措了。

江冬秀又在胡适的朋友和同事中诉说冤屈,痛斥胡适是陈世美在世。

她的不幸博得了大家的深切同情,以至梁启超等人对胡适多有批评指责,北大的师生也因此对胡适多有侧目。

名声受到了损害的胡适,一时狼狈至极。为了挽回名誉,也害怕江冬秀再做出更加不可理喻的事情,所以胡适只得放弃了离婚的念头。

(江冬秀和胡适)

胡适的名声算是暂且保住了,但曹诚英的名声,却因未婚先孕而坏掉了。

然而,曹诚英不是第二个江冬秀。她明事理,又由于读了些书,行动上也豁不出去。所以她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咽,流着眼泪做了堕胎手术。

尽管胡适畏妻如虎,但他出于对曹诚英的愧疚,同时也为了给她换个环境,便写信给曾经留学的康奈尔大学,为她争取到了留学的资格。

在曹诚英留学后,胡适还担心她不适应异国的生活,又特意拜托好友一定要多多关照她。

1937年,曹诚英取得硕士学位从美国归来。

这一年,胡适却被南京政府调到美国出任外交大使,两人再次擦肩而过。

在胡适出任外交大使期间,曹诚英曾和一个留学生产生了爱情,两人甚至还订下了婚约。

(胡适旧照)

谁知,江冬秀听闻后,在留学生的家人面前说了曹诚英许多的坏话。最终,留学生打了退堂鼓,单方面解除了婚约。

曹诚英被败坏了名声,又遭到退婚的羞辱,气得跑到峨眉山去声称要出家为尼。

远在国外的胡适听闻后,不敢训斥江冬秀,只得悄悄写信安慰曹诚英。这才让曹诚英渐渐回心转意,只是她从此绝了谈婚论嫁的想法。

1946年,胡适辞去驻美大使的职务,重新回到北大任教。

然而随着战争的继续,教书似乎也不太平。

1949年,受国民政府委托,胡适再次出访美国。此后,败走,胡适只能继续流亡美国。

这期间,曹诚英多次给胡适写信,力劝他回国,但是胡适迟迟未归。

自此后,曹诚英和胡适音信断绝。

1973年,曹诚英因肺癌在上海去世。她离世前,曾立下遗嘱,表示她死后要葬到老家绩西旺川村的路口。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那条路,正是胡适回老屋的必经之路。

也许,生前已无音讯,死后她还希望能有机会再看胡适一眼吧。

唉……

(参考史料:《胡适传》等)

胡适与江冬秀

胡适给人的印象是一名翩翩君子,温文尔雅,可他妻子江冬秀却是有名的悍妇。

这桩小脚配西服的婚姻,本是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缔结。后来胡适遇到真爱,提出离婚,她举起菜刀,用自己和两个孩子的生命作为要挟,吓得胡适从此之后对离婚一事绝口不提。

这位让胡适动心,并且准备离婚的女人叫曹诚英,也是安徽绩溪人,是胡适嫂子的妹妹。

1917年,26岁的胡适留学归来,他听从母命,回老家与江冬秀完婚。那个时候,曹诚英15岁,窈窕少女,情窦初开。

这是他俩的初次照面,他是别人的新郎,她是他俩的伴娘。

年轻时候的曹诚英

从此之后,胡适与江冬秀去往北京,组建家庭,柴米油盐,饮食男女。南方的曹诚英由家人做主,嫁给一个她并不喜欢的人,组建了一个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苟且过活。

在这期间,曹诚英与胡适有书信往来。曹诚英从小对种植花草感兴趣,胡适有时会寄些花姿给她,有时也会在信中点评她的诗作。

1923年,胡适身体抱怨,前往杭州休养,而曹诚英正在杭州女子师范学校读书。这个时候的她,已经离婚,恢复单身。

人生中每一次遇见,红尘中每一次重逢,都在冥冥中注定,为了演绎一段情缘。

一别经年,再次相逢,自有一番情义,加上俩人都是婚姻上的沦落人,更添惺惺相惜之感。他俩结伴在西湖边散步,谈论诗词,游山玩水,疲惫的身心在彼此陪伴中获得抚慰。

去杭州休养的胡适,跟江南才能 曹诚英走到一起,在小圈子里成为公开的秘密。在朋友眼里,胡适因为爱情滋润,一下子年轻十多岁,徐志摩笑他返老还童。

之下,有了爱的结晶。

右一:曹诚英 右二:胡适

胡适来杭州,只是休养,他还是要回到北京那个有妻儿等着自己的家庭。临走前,他告诉曹诚英,会跟妻子摊牌,提出离婚,然后堂堂正正地跟她在一起。

回到家,面对以死相逼的“悍妇”,要面子的胡适退缩了。无奈呀,爱情没有对错可言 ,可是婚姻讲究先来后到。

很多年后,回首往事,胡适说这是“驱不走的情魔”、“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割不断的情缘”。

在杭州的曹诚英,没有等来好消息,她由期望转为失望。胡适于她,到底不是归人,而是过客。她只能收拾残局,离开这片伤心地。

曹诚堕胎后选择赴美深造,在胡适推荐就读于康纳尔大学农学院。在此期间,胡适写信给美国朋友韦莲司,托她多多关照昔日情人:“她得节俭过日子,还得学英文口语,你能在这两方面给她一些帮助和引导吗?”——不知道这其中是否带着对她的亏欠之意?

胡适和曹诚英在杭州烟霞洞

美国苦学四年,曹诚英获得康纳尔大学农学院遗传育种学硕士学位,成为中国农学界第一位女教授,回国后在安徽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学院任教。

人生有遇见,就有蹉跎。1937年,曹诚英回国,胡适去往美国,余生再也没有相见。在这期间,江冬秀也许出于报复心理,做了一桩龃龉事——

曹诚英回国后认识了一位归国留学生,两人很快相恋,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不巧的是江冬秀认识男方某位亲戚,于是说了些败坏曹诚英名声的话语,使得男方解除婚约。此事给曹诚英带来双重打击,她也许对感情、对人心一下子心灰意冷,跑去峨眉山出家为尼。在兄弟劝阻之下,加上胡适从美国来信安慰,她才还俗。

爱而不能,求而不得,尘世中再没有昔日爱人,她将精力用于教学,在中国建国初期的农业发展上贡献出一己之力。

爱过,怨过,遇见过,失去过,曹诚英终生未婚,71岁死于肺癌。

人之将死,什么都能放下,唯一放不下的还是感情。曹诚英立下遗嘱,希望自己死后,能够和当年胡适之间的信件一起葬在通往他故居的路上。

曹诚英一生,就如她的词作:宁孤赏,懒和人讲,那些荣枯帐。

这段让胡适“割不断的情缘”,让人想到他两句诗: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

文/张屹

孤苦月华知,唯剩痴情在

安徽绩溪旺川村的村头路旁,一间破旧的房屋边,有一座孤坟,很不起眼,微风吹过,将那不知何时放置的花圈上花朵吹落了下来,静静地飘落到地上。不远处,一条不大的溪流不知疲倦地流淌着,发出潺潺的声响,当地人把这小溪叫作杨林河,也许是雨季时的水也很大的缘故吧,才将这溪唤作了河。连接不宽的乡村道路上有一座桥,它自然被称作杨林桥了,这是座石拱桥,由桥自西向东不远,就能看见这路边的坟茔了。

坟茔的墓碑上写有“曹诚英先生之墓”的字样。再向上还写着“江南才女”四个大字,墓碑的后面还有一块“曹诚英墓志”,依稀能看出是“乳名丽娟,字佩声。美国康乃尔大学硕士。历任安徽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和沈阳农学院教授,九三学社成员。诗人,我国第一代女农学家。” 在常人眼中,这河,这桥,这路是再普通不过的了,可在国学大师中,这河那可真是美极了,他曾引用杨万里的诗句赞美这杨林水口:“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但是他却不知道,这座桥是那墓中人修的,是为了让他回乡时,在过河的时候能安然而过;他也更不知那墓中人守在路边,守望着,守望着,痴痴地在他回乡的必经之路边,等待着他回乡的身影,因为,胡适已早于墓中人先行而去了……

曹诚英,中国农学界第一位女教授,不是业内之人是不太熟悉她的,但近年来,随着她同胡适恋情的曝光,也逐渐被世人所知。在感叹她痴情的同时,质疑之声亦汹汹而至,以至于她被冠上“中国最痴情小三”之名。 情窦初开,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你一眼,这一世舍不下的痴情和心事,始于曹诚英15岁那年。为只为,那喧嚣喜庆之间,张惶间电石火花的惊鸿一瞥。 这年,已是北大教授的胡适遵从母命回乡同江冬秀成婚,胡适的三嫂是曹诚英的胞姐,而曹诚英 这次是作为伴娘,第一次见到风流倜傥的胡适,在她眼中,这样一位留学归来的表哥娶的这小脚新娘,同他是那样的不搭。 她没有替江冬秀感到高兴,心中只是不禁暗暗替这胡适感到不平,一声声地可惜在她心中翻腾。也许如现在要求留个手机号一般,她有了胡适的联系方式,也许这个时候,这位小姑娘的心中在想些什么,或者叫在憧憬着什么。

接下来,爱好文学和古典诗词的曹诚英主动给胡适去信,还不时作些小诗寄去,请胡适评阅。而胡适,对这个称为表妹的小姑娘,也印象颇好。这时的曹诚英已是将胡适称作“糜哥”了,出处不详。 有文章说胡曹二人青梅竹马,其实这个是不大可能的,胡适比曹诚英整整大了一轮,不太可能作为玩伴的;二人住得相对较远,在当时情况下,要见一面也非易事,何况胡适13岁就去上海读书去了,那时的曹诚英才刚出生不久。 真正两小无猜的是诗人汪静之,他一直追求曹诚英,每日情诗不断。只是论起拐了无数弯的辈份,曹算是汪的姑姑。曹诚英以此为理由而坚拒,撕掉汪静之送来的情诗,并为他四处介绍女朋友。我想,这时的曹诚英并不是不喜欢汪静之,而是他心中早已有了归属。

其实,在第一次见了胡适后,尽管内心有诸多的想法,但她知道那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两年后曹诚英依俗穿上了嫁衣,她嫁给了同乡胡冠英。但她一心想当一名教师,终于在其兄的支持下考取了杭州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这胡冠英也在家纳了小妾,闻此事的曹诚英立即解除了婚姻。从此,你会偶尔看见在西子湖畔的烟柳下,有一位楚楚动人美丽的女子,在依稀的薄雾中,似乎怅然若失地独自徘徊。 杭州西湖畔南高峰的半山腰中,有个烟霞洞,胡适来此养病暂住,这时的曹诚英已是一个自由之身,风姿绰约的少妇。他们在这儿度过被胡适称为“一生最快活的日子”,两人时常在山里携手共游,弈棋读书,乃至枕上赏月,从格子窗里望那桂树玉兔,向往那清静自由的月光清辉! “十七年梦想的西湖,不能医我的病,反使我病的更厉害了!然而西湖毕竟可爱,轻雾笼着,月光照着,我的心也跟着湖光微荡了……” 曹诚英经常读着这首糜哥专门为她写的《西湖》诗,这首只有她自己才能神会的诗,不能自己。

好景不长,耳鬓厮磨三个月,短暂又美好的时光如流水一般飞逝而去,那山那树,那花那月光,都成为胡适的诗情记忆!但最终,胡适和曹珮英还是沐浴着桂花的清香,离开那如烟似霞的神仙生活,离开了令他们终生难忘的烟霞洞。这时,他们的爱恋已有了结晶。 胡适回到了江冬秀的身边,他怀念那让他陶醉的倩影,他想要“拆掉那高墙,砍掉那松树,不爱花的莫栽花,不爱树的莫种树!”但是,他不敢,他没这胆量,因为,他最看重的是面子,是国学导师的名誉。 “翠微山上的一阵松涛,惊破了空山的寂静,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 这段秘情,原本将江冬秀瞒得妥妥地。曹诚英的情书来了,目不识丁的江冬秀还帮忙转交。不过,这事儿,汪静之和徐志摩都知道。汪静之嘴巴颇严,但徐志摩是个大嘴巴,八卦之功不下于如今的娱记。徐志摩回到北京,拿这事儿到处胡吹,于是一段地下情就被曝露了,江冬秀也知道了。于是便直接演变成原配斗小三的狗血剧了。

这时的胡适也拼了,于是,他干脆提出离婚。江冬秀才不跟他讲斯文,直接从厨房提了把菜刀出来,大喝一声:“离婚?可以啊!我先将两个儿子杀了,再自杀!”胡适本来是个妻管严,又顾及自己大学者的身份,直接被吓傻了。江冬秀把菜刀朝胡适砸过来,胡适跳脚落荒而逃。离婚之事,不敢再提。 无可奈何,得知此事的曹诚英去打掉了孩子,独自一人去了美国,离开了这个让她黯然神伤之地,从此,胡适和曹诚英天各一方,一段凄美的故事谢幕了。 也许是天不眷顾,当曹诚英学成归国之时。胡适却去了美国做大使,她不会想到,在来时的方向,一艘客轮正载着日思夜想的梦中人与她擦肩而过。 于胡适来说,没有了曹诚英,他依旧身边美人成簇,那被称作“娟”的小表妹只是他的一段美好而已,他还是潇洒如故,四处留情;也许只有在偶然之时,他能想起那西湖边的光影;但对曹诚英来说,这“糜哥”就是她的一生,就是她的全部。

曹诚英对胡适一往情深,终身挂念。1925年毕业前夕,她写信向胡适告别:“我爱你,刻骨的爱你!我回家去之后,仍像以前一样的爱你,请放心。” 20年以后,她仍以一首《虞美人》表露心迹:“朱颜青鬓都消改,唯剩痴情在。廿年孤苦月华知,一似栖霞楼外数星时。” 1947年初冬的一天,北风呼啸。在复旦大学门口,一位衣衫褴褛、饥寒交迫的年轻产妇倚靠在路旁,她的怀里抱着一个刚生下的婴儿,神情痛苦、奄奄一息。这时,走出一位眉清目秀的中年女教师,她将茶水和家里仅有的两个熟鸡蛋送给产妇。产妇喝了热茶,渐渐缓过神来……事后,女教师自怜自叹:那位产妇倒下了,我尚能力所能及地给点帮助。如果有一天我倒下了,谁又能为我递一碗茶水,送两个鸡蛋?这位女教师,就是曹诚英。

果然,26年后的1973年,在故乡绩溪的一间平房中,曹诚英孤寂地走完她悲情地一生。临终前,她将她一直珍藏着的一大包与胡适来往信件,照片,资料全部焚化。这段刻骨铭心的相思,她珍藏了一辈子,死后也随她带去了天堂。这同《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何其地相似,葬花呤,焚诗稿。 曹诚英传奇的人生,凄婉曲折,动人心弦,“朱颜青鬓都消改,惟剩痴情在”。她一生灿烂与寂寞并存,自有其凄苦心事,路旁来来往往的人们,又何曾能真正懂得? 在这个世间,并不是所有拥有爱的人都可以成为眷属的。或许世间也正因为有了这样一种无果之爱的感情苦旅,才有了流逝错失的串串故事,才有了爱河中飞溅起的朵朵浪花。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