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湖北电视台 > 襄阳经济在线直播

襄阳商务:克难奋进 稳中求进

发布时间:2015-02-01 15:40:58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整理   我要投稿

2014年,襄阳市商务系统以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为目标,以构建区域性商贸中心和开放高地为第一要务,努力克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的不利形势,积极作为,商务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千亿,达到1030.6亿元,同比增长13.4%,继续保持消费规模全省第二的领先地位。

—出口17.38亿美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同比增长21.2%,绝对额居全省第三位。

—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3家,实际使用外资6.31亿美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同比增长17.49%,总量居全省第二。

狠抓创新驱动强化提档升级

电子商务产业强势崛起。2014年初,襄阳市获批全国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试点,岁末枣阳市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市)。

目前,襄阳市已与淘宝网、慧聪网、1号店等签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渤海商品交易所汉江流域交易中心、穗阳旅游、365优米、深圳阿百商学院等已在襄阳市设立区域总部开展业务;武汉淘宝商学院已在襄阳市设立全国首家培训基地;由百腾科技承办的淘宝网特色中国襄阳馆,有望在羊年新春开馆。新培育并确定了2个市级电商示范基地,11家市级示范企业,2个市级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其中1个基地、4家企业列为第二批省级示范候选。一年来,在一系列电商发展政策支持下,全市电子商务呈现井喷式发展,电商服务企业和应用企业突破万家,产业规模位列全省第二,交易额突破百亿大关。

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日趋完善。以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为代表的外资企业,以武商百货、武商量贩、中百仓储、华润苏果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和以华洋堂、好邻居、天天福、雅馨为代表的本土企业,以小管家、上好为代表的24小时便利店构建了覆盖全市的零售网络;以四季青农贸城、竹叶山农产品(000061,股吧)交易中心、襄州新发地百应农产品物流园等为代表的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地提高了农产品物流在襄阳的聚集效应。商贸企业成长工程继续发力,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新增159家,达到2423家,实现零售额占全市社零总额的90%。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初具雏形,已形成以1个信息中心为平台、7个配送中心为节点、200余个网点为末端、基本覆盖主城区的配送体系。

作为襄阳商贸提档升级的重要杠杆,主城区商圈建设和专业市场外迁工作正在扎实有序推进。人民广场商圈、长虹路商圈等试点商圈的相关项目正在建设之中;襄阳西综合市场集聚区中豪襄阳国际商贸城项目、武汉竹叶山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襄阳新合作商贸物流城项目基本竣工,待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完善后即可承接市场转迁;襄阳北汽车、大型机械和钢材市场集聚区的主要市场承接项目光彩国际物流园、本昌建材城和襄阳乾通物流园均具备承接能力。目前,全市已有7个市场提前转迁或拆除,列入首批外迁计划的15个迁出市场与承接市场基本对接到位。

商务惠民工程成效显著。已建成社区连锁便利店200多个,樊城区被中国社区商业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社区商业示范区”称号、高庄社区被授予“全国社区商业示范社区”称号;列为政府“十件实事”的10家菜市场改造工作全部完成,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已启动专用设备和系统集成招标程序,工作进度在全国同批试点城市中处于前列。市区共培育早餐工程示范店49家,配送企业9家;依托3家龙头企业和2家专业企业建设了64个标准化家政服务连锁店;“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已建成乡镇商贸中心5个农家店2054个,配送中心7个,直营店和乡镇商贸中心覆盖率达100%。同时,一批电子商务惠民平台和项目应运而生,如兰妮家庭服务公司的“襄阳鲜管家便民惠民工程平台”项目、爱购365公司的社区商圈电商服务平台项目、穗阳旅游公司的智慧旅游项目、金朝阳信息科技公司的“襄阳社区V平台项目”等,必将为襄阳市民带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商贸流通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先后开展了成品油市场检查、典当行专项检查、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专项检查等活动。积极开展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围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家电、食品、日化用品、农资等集中进行了专项整治工作。继续开展了以“共铸诚信襄阳,推进和谐发展”为主题的全市“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创建”活动,对符合条件的1条商业步行街、20家商贸企业,授予“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店)称号。目前,全市示范店已达到59家,示范街2条。

狠抓引进来走出去、强化转型升级

突出重点优化服务,利用外资稳步提高。坚持将招商引资、引进新的外商投资项目作为利用外资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目标早谋划、项目早介入、程序再减化、服务再优化。全年新引进世界500强外商投资企业6家,使襄阳市500强外商投资企业总量达到30家。2014年新批的23个项目中,外商独资16个,占69.57%;第二产业有14个,占60.87%,合同外资占全市总量的73.3%,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总量的52.4%,依然是襄阳市外商投资重点领域。襄阳高新区依然是外商投资的重点目的地,对全市利用外资的贡献也最大。全年新批项目12个,占全市总数的52.17%,合同外资30666万美元,占全市总量的55%,实际使用外资25844万美元,占全市总量的40.93%。

基地龙头引领带动,外贸出口再创新高。

坚持抓好出口基地(示范区)建设和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壮大工作,不断提升外贸出口支撑能力。依托五个国家、省级出口基地,襄阳市传统优势产品出口一直保持较高占比和增幅。机电产品出口稳居龙头地位,达到63002万美元,位居全省第二位,占比为36.2%,同比增长23.6%;服装出口2.25亿美元,同比增长50.8%,农产品出口1.29亿美元,同比增长25.6%。扎实推进外贸“三项工程”,培育出新火炬、华中药业两家出口过5000万美元的企业,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生产型企业达到21家,较去年增加9家,出口总额4.61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26.5%。外向型项目引进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凯唯尔电子和国泰华首饰加工两个总部型出口项目,达产后年出口将增加1亿美元和3亿美元,制鞋产业链出口项目,量产后将增加出口2亿美元;南漳引进的两个食用菌加工项目,已经投产运营,2015年可增加出口5000万美元。

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今年先后组织90多家企业参加了20余个国际国内展会,出口成交近2亿美元;其中,在广交会总成交量和客流量“双降”的情况下,襄阳市成交7800万美元,增长32%。

外经合作稳中求进,境外投资扩张迅猛。全市外派劳务2413人,新批、追加境外投资项目7个,投资总额1.6亿美元,同比增长215.8%;全市累计境外投资项目23个,投资总额达4.01亿美元。化六建公司在境外承包的17个工程项目累计完成营业额9830万美元,同比增长9%。

狠抓战略合作、强化平台建设

招大联强,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与宁波港(601018,股吧)的战略合作,使襄阳成为全省首家与东部沿海港口开展铁海联运的城市;宁波港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襄阳分公司、宁波港东南物流有限公司襄阳办事处都已在襄阳落户,中远船公司在襄阳货场设立了还箱点。襄阳—宁波铁海联运全年发送集装箱1552标箱,是2013年总量的3.3倍。力促国邦物流、中外运襄阳公司等积极与郑新欧、渝新欧对接,通过满州里和阿拉山口口岸向中亚五国、俄罗斯及欧洲发送铁铁联运货物156标箱,是2013年总量的4.8倍。

固本强基,蓄积开放型经济“新动力(310328,基金吧)”。

与武汉新港的合作,使襄阳市成为省内首个陆地港落户地,10月,《武汉新港襄阳陆地港投资协议书》的签订,使襄阳陆地港建设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有利于形成以襄阳为中心,辐射鄂西北、豫南、陕南等地区的离港货物集散中心。11月,省政府书面批复同意襄阳申报保税物流中心,建成后将成功打通襄阳保税物流一进一出两个通道,进一步完善襄阳内陆口岸功能,优化招商环境,营造大口岸、大通关、大辐射的现代物流发展环境。襄阳机场改扩建正式动工,为申报一类航空口岸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加快襄阳对外开放步伐,发展对外贸易,扩大招商引资。铁路货场搬迁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无水港”建设瓶颈被打破,建设集铁路整车、集装箱、快运等于一体的新货场,兴建大型铁路物流基地,将为襄阳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先行先试,培育开放型经济“新支点”。根据市委、市政府相关实施意见,我局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及时出台了《襄阳高新区对外开放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将涉及我局的4项权力事项全部下放,7项监管事项直接下放,同时还下放了暂缓下放的13项监管事项得初审权和监管权。我们还围绕创建国际陆港、申报建设保税物流中心、融入国际物流大通道、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培育对外开放市场主体、优化对外开放发展环境等七个方面,明确了对高新区先行先试工作的支持。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标签: 商务   襄阳   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