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山西电视台 > 山西卫视在线直播

大年三十晚上守岁是什么意思(大年三十守岁的寓意)

发布时间:2022-07-04 16:04:38   作者:简单的爱   来源:用户分享   我要投稿

大年三十晚上守岁是什么意思(大年三十守岁的寓意)

大年三十晚上守岁是什么意思:

除夕子时迎新年接财神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过了子时可以休息,有一部分人为了迎接新年到来,家人聚在一起玩扑克麻将耍钱,这件事不是决对的,有些人家半夜吃完年夜饭就休息,没必要通肖达明整夜不睡觉,点灯傲夜,除夕之夜我们家愿耍钱玩一整夜,不愿玩耍钱就半夜吃完年夜饭休息,这个风俗因人而宜而议,过新年迎就春,整夜贪玩头脑浑,贪玩不能太过份,玩耍也要有分寸,生活规律不能破,不按规律是过错,身健就是无价宝,身体一定保持好,你好我好家家好,辞旧迎新国更好。

之所以要守岁,是因为要防备兽侵袭。所以晚饭以后,就开始守着了(守岁)活动。现在的年味已经是越来越淡了,基本上没有守岁的这个环节了。

大年三十守岁要守到多少点:

会守到晚上十二点。

小时候的确会守岁,缠着爸妈陪着自己熬夜,和小伙伴们打扑克,跑出去放鞭炮,打着手电,冒着寒风,在外面玩捉迷藏。现在过年熬通宵的少了,十二点之前基本都睡了,传统习俗十二点吃饺子,也改在了十点左右了,有传承也有创新挺好的。

绝大多数还是尊重老传统的,至于守岁到初一早上天亮的,已经不多了。除去玩牌的,打麻将赌搏的,大部分都是看完春晚就睡觉了。

###

娱乐到天亮,算不算

###

守岁最早记载于西晋时期,当时的百姓们会点蜡烛或者油灯通宵守夜。之后发展到唐代,唐太宗李世民还为守岁写过诗,从那以后,中国人过年都会守岁,这一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在过去没有电灯的时候,人们会用蜡烛,这个蜡烛就是所谓的“守岁烛”。除了用蜡烛之外,还有一些地方会在除夕夜的时候,在院子门口烧松柏枝叶等,这种叫“岁火”,最早可能追溯到汉朝。

那么中国人为什么要守岁呢?守岁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有研究表明,守岁是古代助阳仪式的遗留。助阳有两个意思,一是指阴阳的阳;另一个则是太阳的阳。一个抽象一个具体,但是无论是那种意思,都是寓意要阳压倒阴的意思。通俗来说中国人认为阳压倒阴的时候,表明一个人或者国家是健康的,如果反过来则说明人或者国家出了问题。

而守岁夜的时候,人们会点亮蜡烛,或者是燃烧松柏树枝。这些行为都是为了给“阳”来助威的,“阳”在古代人看来是生机和活力的表现,同时在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也意味着新的开始与希望。这个从古代很多诗里就能看得出来,范成大的《腊月村田乐府-烧火盆行》就认为除夕夜“烧火盆”就是为了迎接阳气,驱除寒气,所以越热闹烧的越旺越好。

而在守岁的时候,除了会闹腾以外,还会做好饮食准备。古人认为既然是为了助阳,那么每个人都要吃得好,才能更好的助阳。所以每到除夕夜晚的时候,就会煮馄饨,来给守岁的人吃。乾隆年间《河南府志》:“冬至,祀祖先,食馄饨,去阴阳胚胎,包孕浑涵。”这时候吃馄饨就能达到“可益聪明”的效果。

###

除夕守岁到晚上12点,毛毛雨吧。

现在这个社会,平时晚上12不睡觉的也大把吧,吃喝玩乐到深夜2点的比比皆是。然后是早上睡到12点。

农耕时代,白天下地种了一天的地,累个半死,晚上吃完饭自然就想睡觉了。不然第二天怎么有精力去耕种呢。也只有冬天不需要耕做,才会奢侈的晚睡一次。

所以啊,思来想去,还是社会主义好啊,可以有饱饭吃,有新衣服穿。

### ###

小的时候,除夕守岁是老家的风俗。

基本上都是12点以后才睡觉,我们那边是除夕夜房间里的灯要全打开,一般10点多就开始全家在一块喝酒吃饭。

小时候的娱乐很少,全家人一起看春晚是蛮幸福的事,基本上能从头看到结束,跨年是跟平常的事。

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一方面春晚也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确实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春节更多的是团聚,春晚也很少看了。就是一家人聊聊天,困了就睡觉。

###

前些年过年真坚持过守岁至零点。吃晚饭后看电视或玩牌,到零点后开始放鞭炮,放一会儿后休息了,准备天亮去拜年,现在也没好节目了,十点钟就睡觉了,不再午夜零点起来了!

###

我们这里是农村,一直有守岁的习俗,有些人一宿不睡觉,叫熬三十,大多数都是这样,可是我熬夜不行

###

不会了,小时候看春晚觉得很热闹基本都会看到最后,现在差不多也就看个开头,觉得没意思就不看了,而且在老家睡得早,可能十一点就睡觉了,所以一般都会睡得很早,基本也就不守岁了

来源:长城网

今天是2020年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星期五。

长城新媒体集团祝您新春快乐!

大年三十(除夕),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除夕,汉族传统节日,是指农历每年末最后一天的晚上,即大年初一前夜。为“月穷岁尽之日”,故又叫“除夕”,俗称大年三十儿。这是整个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天,这天到处都是喜庆气氛,家家会在大门上贴出大红春联,贴门神,屋里屋外还要贴上挂钱、福字,晚上还要守岁……

守岁

按照中国传统文化,除夕要终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来,谓之守岁。除夕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在外地的亲属千里迢迢赶回家与亲友团聚。入夜家家户户明灯高照,达旦不眠,谓之守夜(岁)。守岁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包饺子。全家团坐一起,擀面皮的擀面皮,包馅的包馅,欢声笑语,喜气洋洋。吃完年夜饭后,人们往往通宵“熬年守岁”,全家欢聚一堂,叙旧话新,畅谈美好的祝愿,寄希望于新的一年。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年夜饭

资料图:大年三十的饺子都是福。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更是享受难得的团聚和放松之日。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

挂灯笼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除夕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除夕之夜守岁,门口挂着红灯笼,堂屋燃着熊熊的红火,点着蜡烛或油灯,一家人围桌而谈。

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汉族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汉族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贴春联

资料图:村民正在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

在汉族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汉族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燃爆竹

中国汉族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看春晚

全家团圆最少不了的就是收看每年一次的春节晚会,春节晚会已经逐渐成为大年三十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全家老小聚集在电视前收看春节晚会,这种喜乐融融的氛围可是任何节日都难以比拟的。

(据新华网、海外网、舜网、长城网等综合)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