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央电视台 > CCTV14在线直播

全面赋能国家重点领域 透过数据看北斗产业高效益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5-18 15:21:18   作者:半生輕狂客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5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2024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显示,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3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9%。

  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对卫星导航设备及时空数据的需求开始释放,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3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9%。其中,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所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达到3751亿元人民币,产业生态范围进一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称:“国家也正在加快推进北斗的规模化应用,这些都为北斗时空信息服务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产业整体经济效益呈现稳步回升的态势,预期今后几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将重新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表示,当前北斗基础产品供应链稳定,芯片、模块、天线等系列基础产品不断迭代升级,性价比持续提升,已经实现亿级量产规模,有力支撑了自主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稳健发展。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总数量已接近2万家,卫星导航专利申请累计总量已突破11.9万件,同比增长4.84%,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于贤成表示,从2020年北斗三号系统投入全球服务以来,北斗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国家推进“北斗+”融合创新与“+北斗”时空应用,这将有力地推动各领域智能化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在赋能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实现北斗产业的高效益高质量发展。

  显示,2023年以来,北斗系统加速融入电力、交通运输、农业、通信等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逐步形成深度应用、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局面。

  电力系统作为国家的支柱能源和经济命脉,对自主可靠的定位、授时有着很高的需求。国内电力系统已推广应用北斗定位、授时、短报文通信等各类终端超过40万台/套。运用北斗高精度定位可为无人机自主巡检、变电站机器人巡检、杆塔监测等业务应用的智能设备提供精准稳定的高精度位置服务。目前,北斗时空智能综合服务平台已完成与电网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数据共享,并在27家省级电力公司完成部署实施和可用性测试。

  在交通运输领域,约有83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近5万艘船舶、2100多架通用航空器应用了北斗终端设备。此外,长江干线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工程正式投入运行并对外服务,为长江干线船舶提供亚米级精度导航服务。

  在农业领域,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全国安装农机自动驾驶系统、作业监测、渔船定位捕捞等远程运维终端已经达到220万台/套,其中,基于北斗系统的农机自动驾驶终端已达20万台/套。实现了跨企业农机作业数据整合,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收获和拖拉机作业的24小时动态监测。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常务副会长、新闻发言人赵继成表示,截至2023年底,国内主要行业和领域的北斗终端设备应用总量约2500万台/套。目前,我国正在不断夯实北斗产品基础、拓展应用领域、完善产业生态,快速推进行业规模化应用水平。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