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山西电视台 > 优购物在线直播

开悟是什么境界(佛教开悟是什么境界)

发布时间:2022-05-28 19:03:42   作者:伸手挽明月   来源:网友分享   我要投稿

开悟是什么境界(佛教开悟是什么境界)

开悟是什么境界:

无欲无求、无喜无悲、不惧不伤,明白人世间的真理,知晓自己的意义,理解生命的真谛,知道社会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的珍惜生命,成熟豁达,热爱自然,平静自信。

开悟的人为什么要少接触人:

1、开悟的人会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就少接触人了,开悟之后,他们的社会属性就变得淡薄了,生活需求就会变得很小很小,一日三餐,柴米油盐就会花费很少,不太需要去寻求他人的帮助。在他们的心理上,知识层面,好奇心等都会变得通透开悟,不需要寻求他人的解答,看法还有探讨,所以他会自然而然的远离人群,就比较少开口言谈了,所以就变得少接触人了。

2、在自我约束上,虽然说人是需要在群体中才能够实现自我,展现自我,但也是在群体中制造是非,产生攀比虚荣等,而开悟之后,就需要维持开悟的这种境界,将心境留在开悟的这个时刻,就需要远离人群,少接触人啊,以免诱导出自己世俗凡尘的心态。

关于“开悟”,我个人更倾向于是生命完成某一阶段的跨越。

也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成长,即成长本身就是一种顿悟或者开悟。

但是,开悟本身并不是究竟,而是人生当中的诸多跨越的节点,一旦通过这些节点,就意味着走到人生的另一个阶段。

换句话说,开悟本身并不是什么神秘之事,更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修行境界,而是人生走到一定阶段必然会经历的过程。

所以,关于“开悟”的本质,其实很多人都是充满误解。

有些人甚至认为,“开悟”之后就是一通到底,不但可能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而且也能够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

当然,这些不过是人们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罢了,并不是“开悟”本身所能达到的境界。

进一步地说,所谓“开悟”,其本质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悟理,二是除事,即人们常说“理可顿悟,事须渐除”。

意思是说,于理上,人是有可能顿悟的,但是,顿悟之后,并不是没有任何疑惑了,更不是“得道”,而是对于过去的一切有了新的认识。当然,也只是认识而已,并没有实际的体验或者实证过。

因此,开悟并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进一步说,开悟只是明“理”而已。

换句话说,明“理”并不足以断灭一切烦恼,更不是实证菩提,所以,对于修行者来说,不但要明“理”,而且还要除“事”,所谓“事”,在这里指的实证明“理”的内容,这就是“理可顿悟,事须渐除”所诠释的道理。

如在《坛经》中,六祖慧能虽然偶闻《金刚经》而悟道,但是,他仍需到黄梅山求法,后来又遁隐十五年,才东出山门讲法,而这一过程,其实就是以上所说的两部分,即:

一、偶闻《金刚经》悟道,是顿悟法理。

二、黄梅山求法,遁隐十五年,是为了“除事”。

又如明代王阳明的“龙场悟道”,亦是如此,也就是说,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其实只是顿悟法理,而后来开书院,成就事功才是“除事”。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明心见性也只是理悟,而不是真正的彻悟,即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从另外方面讲,《坛经》之中,有许多弟子在六祖慧能大师的开示下“言下大悟”,也不过是“理悟”而已,并不是彻底地开悟,更何况据佛教经典的说法,任何人真正要觉悟成佛,仍需要修“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

由此可见,开悟的本质,确实需要做到“理可顿悟,事须渐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佛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或打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王阳明全集》《孟子》《易辞》《道德经》《祖堂集》《金刚经》《心经》《华严经》《红楼梦》《易辞》《庄子》《坛经》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