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浙江电视台 > 台州城市生活在线直播

斫的拼音(斫组词语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5-16 17:17:11   作者:若即若离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钩斫的拼音:gōu zhuó

钩斫的词语解释

(钩斫,钩斫)

山水画技法名。画山石先钩出轮郭、石纹,又用头重尾轻形如斧斫的皴笔(即斧噼),表现明暗凹凸,谓之“钩斫”。

钩斫的网络解释

钩斫的近义词:

钩斫的反义词:

钩斫造句大全

造句 / 例句:

龙斗SEO与您一起学习文学知识,常伴你左右!

钩斫,山水画技法名。

“钩斫”在绘画指导中还是重“形”写实。

南宗则王摩诘(维)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

其作品魄力雄大,一变古来的钩斫画法,创渲谈的破墨法。

山水画的分派依据的是风格技法方面的“渲淡”与“钩斫”的不同。

具体作画未必先钩后斫,也有钩斫掺杂而用,根据各人作画习惯和风格而定。

缂织精巧,以渗和戗、长短戗作“渲染”,以构缂表现“钩斫”,以平缂作色平涂,整幅作品气韵生动。

因为刘松年画树石间接从李唐吸收了北宋人钩斫皴点笔意,较之马远、夏土,显得厚实严谨,不那么纵放。

‘钩斫’画山石勾其轮廓、石纹,谓之钩;于轮廓内用首重尾轻、形如斧斫的笔痕来表现明暗凹凸,谓之斫。

本卷用细笔劲毫写大字,笔画圆转遒逸,如曲折盘绕的钢索,收笔出锋,锐利如钩斫,所谓“铁画银钩”也。

李思训:《金壁山水》??他的画法,以钩勒填色为主,皴法极少,改变了隋代细润钩斫的特色,开创了“北宗画法”。

如同禅宗以“顿悟”与“渐悟”的修持观念分南北一样,山水画的分派依据的是风格技法方面的“渲淡”与“钩斫”的不同。

笔墨技法主要出自李唐,近景用墨浓重,皴染结合,石用拖泥带水法描绘,并兼用小斧劈皴和铁皴钩斫,表达出嶙峋坚实的石骨。

虽然董其昌强调“其人非南北”,但“南”、“北”还是容易令人误解为画家的籍贯;王维的地位被人为地抬高了;“渲淡”与“钩斫”的概念含混,用来区分流派显得过于简单生硬等等。

北宗则李思训父子(思训、昭道)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斡、(赵)伯驹、(赵)伯?,以至马(远)、夏(?)辈;南宗则王摩诘(维)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其传为张?、荆(浩)、关(同)、郭忠恕、董(源)、巨(然)、米家父子(芾、友仁)以至元之四大家。

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斡、赵伯驹、(赵)伯?,以至马(远)、夏(圭)辈;南宗则王摩诘(维)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其传为张?、荆(浩)、关(仝)、董(源)、巨(然)、郭忠恕、米家父了(芾、友仁),以至元之四大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亦如六祖(即慧能)之后,有马驹、云门、临济儿孙之盛,而北宗(神秀为代表)微矣。

就曾经严厉地说过,“吾尤恨董断送中国画二百余年,罪大恶极”,而滕固、童书业、启功、俞剑华等学者通过详备的考证后都指出南北宗论立论的“软肋”:用禅宗的历史来比附山水画的发展极为牵强;虽然董其昌强调“其人非南北”,但“南”、“北”还是容易令人误解为画家的籍贯;王维的地位被人为地抬高了;“渲淡”与“钩斫”的概念含混,用来区分流派显得过于简单生硬;等等。

钩的组词(开头是钩的词语)

钩己

钩虫病

钩虫

钩窗

钩盘

钩挽

钩用

钩膺

钩摭

钩辀

钩爪锯牙

钩通

钩提

钩梯

钩取

钩曲

钩釽

钩较

钩贯

钩抉

斫的组词(结尾是斫的词语)

执斫

斩斫

郢人斤斫

郢斫

邀斫

木斫

砻斫

钩斫

东砍西斫

雕斫

刺斫

成风之斫

采斫

采椽不斫

太多了 不一而足

上钩、

钩针、

钩子、

钩稽、

秤钩、

挂钩、

双钩、

钩秤、

钩沉、

挠钩、

打钩、

钩虫、

脱钩、

钩饵、

钩察、

钩挂、

窗钩、

钩染、

钩鎌、

钩鈲、

钩勒、

钩车、

钩佩、

钩提、

钩带、

钩吻、

毒钩、

钩探、

铦钩、

钩刃、

钩月、

钩通、

垂钩、

钩颈、

鼻钩、

钩枝、

钩栈、

钩辀、

钩排、

鱼钩

钩连:勾通连接

窗钩:用以固定窗扇的钩子。

钩钤:星座名。

钩盾:古代职官和官署名。

户钩:门环。借指门户。

钩藤:植物名。

钩端:竹名。

钩丝:指钓钩。”

遗钩:旧时指女性死者遗下的鞋子。

拖钩:拔河。

钩斫:山水画技法名。

沙钩:蟹的一种。

月钩:旧历月头或月尾时的蛾眉月。

钩饵:1.钓钩和鱼饵。 2.引诱。 3.比喻引诱人的东西。

钩金:带钩上的黄金。 谓数量虽少,但仍值得珍贵。

钩弋:1.见“鉤樴”。 2.见“鉤弋夫人”。 3.汉宫名。

钩吻:1.常绿灌木。 2.勾曲的鸟嘴。

灵钩:相传商汤都亳时,有神手牵白狼,口衔金钩而入汤庭。

上钩:1.钓鱼时鱼因吞下饵钩而被钓住 2.比喻被引诱上圈套

钩弦:1.射箭挽弦时套在右手大拇指上的象骨套子。 2.见“钧弦”。

钩婴: 牵连缠绕。

钩刀:镰刀的一种。

撩钩:1.亦作“撩钩”。 2.泛指水中取物的钩状器具。

钩较:查对。

锄钩:指锄头。

钩鉏:镰刀和锄头。

钩车:古兵车之一种

钩尺:测量原木小头横截面直径的尺子,尺端(零点处)有一个钩。

钩云:古代望气者称卷曲的云。

钩葛: 牵连绞绕。

钩芒:1.钓鱼工具。 2.即 勾芒 。木神名。” 3.钩(武器)的锋芒。

钩用:听取采用。

钩环:连接回环。

钩陈:1. 星官名。 2.指后宫。 3.一种用于防卫的仪仗。

钩钜:1.犹机谋。 2.辗转推问,究得情实。

钩虫: 寄生虫。

钩结:如钩连结。

钩脚:汉字笔划竖钩的最后一钩。

钩箝:谓诱使人说出实情而钳制之。

钩校:1.亦作“钩校”。查对;查考。 2.搜求,查找。

钩染:谓勾结串通。

兔钩:弯月。

钩铬:古代兵器名。

钩逮:牵累。

钩挑:1.谓挑剔。 2.写诗时进行照应、过渡的一种章法。

滚钩:一种渔具。

钩钩:1.形容鼾声。 2.形容物体的弯曲。

龙钩:钩镰刀之类的利器。

钩针:一种带钩的针,用于编织花边或毛衣

钩鎌:1.农用镰刀。 2.兵船用具。

钩裂:撕破,。

钩缠:牵连缠绕。

钩索: 探究搜寻。

钩箴:即钓钩。

钩研:深入研究。

钩百:上百次地回旋。

钩牝:衣带钩子的孔。

钩沉:谓搜集与发掘资料、义理等。

钩楯:1.即钩盾。 2.弯曲如钩的栏杆。

钩探:搜寻探取。

钩排:连结排列。

钩抉:探索掘取。

钩引:1.招引;引出。 2.勾搭引诱。

钩加:勾结参与。

钩串:勾搭串连。

鉏钩:锄头和镰刀。

酒钩:古代饮酒时的一种游戏。

秤钩:秤杆上用来悬挂重物的金属钩子

珊钩:即珊瑚钩。

检钩:检查考核。

搭钩:接触并相互联系

手钩:一种用来捡鱼,有长柄并带钩的尖头工具

吞钩:吞下钓钩。常比喻受骗上当。

吊钩:1.把锅挂在炉火上的钩 2.附有链条或绳索的钩环或挂钩 3.一种粗大的、通常有手柄的钩,尤指用以搬运货物或挂肉的钩

驼钩:弯钩。

银钩:1.亦作“银钩”。 2.一种银质的妇女饰物。 3.比喻遒媚刚劲的书法。 4.比喻弯月。

钩错:勾连交错。

钩鐮:1. 亦作\"钩镰\"。 2. 农用镰刀。 3. 兵船用具。在长竹顶端装置弯刃﹐用以钩船﹑割绳。

钩距:1. 古代的一种兵器。 2.古代连弩车弩机的部件。 3.辗转推问,究得情实。” 4.犹机谋。 5.指钓钩。

钩谶:指纬书和谶语。

钩致:1.求取;招致。 2.用钩子钩取。 3.串通勾结。

钩绾:照应连络。

钩络:犹钩结。

钩竿:兵器的一种。

钩稽:查考审核。

钩矩:即规矩。圆规和曲尺。

钩牒:指衣带、手板等上朝衣物。

钩检:稽求检查。

钩栏:曲折如钩的栏杆。

钩擿:搜索挑剔。

钩摹:勾画描摹。

钩揣:试探揣度。

钩挽:谓相钩连牵引。

钩子:1.一种形状弯曲,可挂东西或探取东西的用具 2.像钩子的东西

钩勒:1.国画的一种技法。 2.指书法中的双钩法。 3.指创造象形文字时的刻划方法。 4.指用硃笔在文章的起承转合等处打钩划杠,做分段之类的标志。 5.犹描写、刻画。

钩剪:犹剪辑,编辑。

脱钩:比喻脱离联系

玉钩:1.玉制的挂钩。 2.喻新月。 3.喻女人小脚。 4.见“玉鉤斜”。

火钩:古代兵器名。

渔钩:鱼钩

沈钩:谓钓鱼。

曲钩:比喻奸邪。

探钩1.见“探筹投鉤”。 2.藏钩。

打钩:核对无误的一种记号

天钩:荒谬的事物,想象为从天上挂下来的钩子

垂钩:1.犹垂钓。 2.谓木不揉治而自圆曲。

鼻钩:指鼻子成钩状。

铦钩:锋利的钓钩。

钩颈:谓用兵器在颈项处钩割首级。

钩鞶:一种束腰带。

钩锁:1.弯曲的锁链。 2.勾通连结。

钩舌:钩断舌头。

钩缗:钓钩和钓丝。

钩绞:阴阳家所称的凶神名。

钩盘:河名。古 黄河 九道之一。

钩求:搜索寻求。

钩棘:1.即钩戟。 2.犹株连,牵连。 3.形容文字艰涩,不流利。 4.指刺人的草。

钩栈:曲仄如钩的栈道。

钩星:1.星名。 2.神话传说中的姑获鸟的别名。

钩易:调换,换取。

钩搭:引诱或互相串通做不正当的事。

钩援:即钩梯。

钩卷:犹钩曲,拳曲。

钩努:汉字笔画之一。指“刀”、“匀”、“菊”等字中去掉“丿”的写法。

钩佩:佩带上的饰物。

钥钩:钥匙。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以上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欲知更多,可在新华字典查询。

1、所有的注释,以《王力古汉语字典》为底本,依据词义的使用频率(仅凭自己的感觉)适当增删,释义保持不变,不更改原有的表述。增加的释义,注明“补充”字样。

2、释义后另加括号,对《王力古汉语字典》的意义予以补充。来源依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古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辞源》《古汉语大词典》,不一一列出。括号内也会依据自己理解予以补充,注明“个人”字样(由于本人才疏学浅,个人理解未必恰当)。

3、示例、译文尽量标明出处,在“----”后注明参考来源的丛书、作者、著作名、页数(用[]标明)等。有多个参考来源,以①②等序号分别注明。部分译文并不代表自己的观点,但不作更改。

4、挑选的辞典版本如下

《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6月第1版.2000年11月第2次印刷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2016年4月第5版.2016年7月第121次印刷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8月第1版.2003年5月第2次印刷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1986年11月第1次印刷

《辞源》.商务印书馆.第三版.2015年10月第22次印刷

《古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2001年10月第4次印刷

5、郑重声明:仅凭个人感觉挑选较为常用的释义,没有挑选《王力古汉语字典》里的所有释义。想了解更多更全的释义,可以参看《王力古汉语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词典》《古汉语大词典》《辞源》等辞书。

文言文常见字词详解——按

①⒈抑,向下压(用手压或摁)。


⒉引申为抚(摸)。

示例:於是韩王勃然作色,攘臂瞋目,按剑仰天太息曰;“寡人虽不肖,必不能事秦。今主君诏以赵王之教,敬奉社稷以从。”----史记 • 卷69 • 列传9 • 苏秦

译文:这时,韩宣王一下子变了脸色,挥起手臂,瞪大眼睛按(个人:《王力古汉语字典》《辞源》均以这个例句来阐释“抚/摸”的意义,但一些译文还是直接译为“按”义。解释为“按”,亦无不可)着宝剑,抬头长叹一声,说:“尽管我没出息,但一定不能向秦国屈服。现在您用赵王的教导来晓谕我,我诚心把韩国托付给您,听从您的安排(个人:“敬奉社稷以从”这一句的翻译未能保留原意,但这句话亦不易直译。大意应是“愿意倾尽全国来听从、追随苏秦。”)。”----①二十四史全译 • 史记[943]----②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 史记[4714]


②依照(按照/依据)。


④巡行(巡视)。

示例:遂西定河南地,按榆谿旧塞,绝梓领,梁北河,讨蒲泥,破符离,斩轻锐之卒。----史记 • 卷111 • 列传51 • 卫将军骠骑列传

译文:於是向西平定河南地区,巡视榆谿旧时关塞,横越梓领,架桥北河之上,征讨蒲泥,攻破符离,斩杀迅捷精锐的敌兵。----①二十四史全译 • 史记[943]----②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 史记[6646]


⑤审察(考察/考核)。

示例:臣谨稽之天地,验之往古,按之当今之务,日夜念此至孰也。虽使禹、舜复生,为陛下计,亡以易此。----汉书 • 卷48 • 列传18 • 贾谊

译文:我谨慎地考察自然和社会,用历史加以验证,研究当前必须解决的事情,日夜思念这套治国安邦的办法已经很成熟了。即使禹、舜再生,为陛下计谋(个人:“计谋”,现在作名词用。此处译为“筹谋”,似更能突出“计”的动词意义),也不会改变这个办法。----二十四史全译 • 晋书[1050]


⑥通“遏”(个人:《王力古汉语字典》在这个意义上,认为“按”通假字是“遏”,但在其他的辞典没有看到这种解释),遏止。


补充:①压抑(抑制,遏制),止住(停止)。

示例:按强助弱,圉暴止贪,存亡定危,继绝世,此天下之所载也,诸侯之所与也,百姓之所利也,是故天下王之。----管子 • 霸言

译文:抑制强国,帮扶弱小,抵御暴虐,阻止贪婪,保全亡国,安定危局,延继绝世,这些都是天下之人所拥戴的,各国诸侯乐于亲附的,有利百姓称道的好事,所以天下乐于由这样的君主成其王业。----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 管子

示例:按兵不动。


②追究,查办。

示例:广汉使长安丞按贤,尉史禹故劾贤为骑士屯霸上,不诣屯所,乏军兴。----汉书 • 卷76 • 列传46 • 赵广汉

译文:赵广汉派长安丞追查苏贤,尉史禹因此弹劾苏贤作为骑士屯驻霸上,却不到屯所,又缺乏军需储备。----二十四史全译 • 汉书[1566]

文言文常见字词详解——案

②⒈凭依、坐憩用的小几(几案)。


⒉又指长方形的短桌(矮长)。

示例:权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三国志 • 卷54 • 吴志9 • 周瑜

译文:孙权拔刀砍断面前的奏案(批阅奏章的几案)说:“各位将军、大臣,谁敢再说要投降曹操,与这个奏案一样!”----①白话三国志[1736]----②简体字本三国志[933]


③官府的文书、案卷。

示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 • 陋室铭

示例:堆案盈机。----嵇康 • 与山巨源绝交书

译文:公文堆满几桌。----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 • 汉魏六朝散文选注[75][83]


④⒈向下压、摁(用手压或摁)。

示例:盗跖大怒,两展其足,案剑瞋目,声如乳虎,曰:“丘来前!若所言,顺吾意则生,逆吾心则死。”----庄子 • 盗跖

译文:盗跖非常生气,两脚伸直岔开而坐,手按宝剑,睁圆双眼,声音犹如母虎,说:“孔丘过来!你所说的话,顺从我的心意就叫你活,违反我的心意就要你死。”----①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 庄子[507][514]----②庄子今注今译[892][902]


⒉引申为压抑(抑制,遏制/控制)、按下不用(止住,停止)。

示例:偃然案兵无动,以观夫暴国之相卒也。----荀子 • 王制

译文:要静悄悄地按兵不动,来旁观暴国之间的互相争斗。----①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 荀子[133]----②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 • 荀子新注[133]

示例: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史记 • 卷92 • 列传32 • 淮阴候韩信

译文:现在为将军考虑,不如按兵休整,留守赵国抚恤阵亡将士的遗孤,方圆百里之内,百姓每天会拿着牛肉美酒来犒劳将士。----二十四史全译 • 史记[1161]----②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 史记[5781]


⑤⒈考察(核实/考查)。

示例:臣窃以天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六国并力为一,西面而攻秦,秦必破矣。----战国策 • 卷19 • 赵策二 • 苏秦从燕之赵

译文:我私下查看地图加以衡量(个人:译为“考察”,似更恰当),崤山以东各国的疆土合起来比秦国大五倍,兵力是秦国的十倍。六国联成一气,合力向西攻打秦国,秦国非被攻破不可。----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 战国策[536]


⒉审理,查办(追究/调查,审问)。

示例:于是使御使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史记 • 卷6 • 本纪6 • 秦始皇

译文:於是派御史一一审问这些人,他们互相告发,皇帝亲自判他们的罪。犯禁的有四百六十余人,都在咸阳活埋,让全国人都知道,以惩诫后人。----二十四史全译 • 史记[83]----②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 史记[566]


⑥依照,按照。


补充:①巡行,巡视。

示例: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三国志 • 卷35 • 蜀志4 • 诸葛亮

译文:等到蜀军退走,司马宣王一一巡视蜀军的营垒住所,说道:“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啊!”----二十四史全译 • 三国志[590]

文言文常见字词详解——覆

①⒈翻转过来。

示例: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节也。----荀子 • 王制

译文:百姓安于政治,然后君子就安于职位了。古书上说:“君主,就像船;百姓,就像水。水能浮起船,水也能倾覆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处在君位上的人要想安定没有比政治平和、爱护人民更好的了,要想荣耀没有比遵循礼义(个人:译为“尊崇礼仪”,似更恰当。意即以隆重的礼节来对待士人)、尊敬士人更好的了,要想建立功名没有比崇尚贤良任用能人更好的了,这是做好君主的重要方面。----①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 荀子[118]----②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 • 荀子新注[118]


引申为覆没(灭亡,覆灭)。


②倾覆,颠覆。

示例: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论语 • 阳货 • 18

译文:孔子说:“紫色夺去了大红色的光彩和地位,可憎恶(个人:译文的语序颠倒。私以为译为“厌恶以紫色取代红色”,更为恰当);郑国的乐曲破坏了典雅的乐曲,可憎恶;强嘴利舌颠覆国家,可憎恶。”----①论语译注[187]----②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 论语大学中庸[214]----③论语新解[457]


③⒈覆盖(遮盖),掩蔽。

示例: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庄子 • 天下

译文:天能覆盖万物而不能承载万物,地能承载万物而不能覆盖万物,大道能包容万物而不能辨别万物。----①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 庄子[577]----②庄子今注今译[1006]


⒉引申为埋伏,伏击。


⒊又指伏兵。


④审察(查核)。

示例:今不良之吏,覆案小罪,征召证案,兴不急之事,以妨百姓。使失一时之作,亡终岁之功,公卿其明察申敕之。----汉书 • 卷9 • 本纪9 • 汉元帝刘奭

译文:如今有些不称职的官吏,在查究一些小案子,也征召民众对质公堂、验证案件,举办一时不必急办之事,妨碍百姓,使他们错过抢农时的劳作,丧失了一年的收成,公卿们要认真追究,加以制止。----二十四史全译 • 汉书[120]


⑥回复,答复。这个意义通常用“復”字(现在简写为“复”字)。

示例:臣大父言李牧之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於外,不从中覆也。----汉书 • 卷50 • 列传20 • 冯唐

译文:我的祖父说,李牧给赵国领兵守边时,把从军中交易市场上征收的租税都用来犒赏将士,赏赐由将军决定,朝廷不从中干预(个人:译为“赏赐由将军决断,无需听从朝廷的批复”,似更恰当。意思与“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有相同之处)。----二十四史全译 • 汉书[1093]


⑦重复。这个意义,通常作“複”(现在简写为“复”字)。


补充:①倒,倒出(倾倒)。

示例: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庄子 • 逍遥游

译文:倒一杯水在堂前洼地上,那么放入小草就可当船。----①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 庄子[3]----②庄子今注今译[11]


②审理,审问。

示例:与郎中令等语怨望:“汉廷使者即复来覆我,我决不独死!”----汉书 • 卷53 • 列传23 • 刘建

译文:与郎中令等有不满的话:“如汉廷使者治罪於我,我决不独自死掉!”----二十四史全译 • 汉书[1148]

文言文常见字词详解——廉

②⒈棱角(有棱角/锐利)。


⒉引申为品性端方不苟(正直/方正/刚直)。

示例: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屈原 • 卜居

译文:这世道浑浊,是非不清,薄薄的蝉翼被认为很重,千钧之物却被认为太轻;音响宏亮的黄钟被毁坏抛弃,鄙俗的瓦签却作乐器雷鸣震天;谗佞小人嚣张跋扈,贤能之士则默默无名。不说了吧,谁了解我的廉洁忠贞!----①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 楚辞[182]----②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 • 楚辞选[162]


③不苟取。与“贪”相对(廉洁/清廉)。

示例: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孟子 • 离娄下 • 23

译文:可以拿,可以不拿,拿了就损害了廉洁;可以给,可以不给,给了就损害了恩泽;可以死,可以不死,死了就损害了勇气。----①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 孟子[159]----②杨柏峻 • 孟子译注[193]


⑤考察,查访(侦察。《辞源》《汉语大辞典》在这个释义上,还认为“廉”通假“覝”。)。

示例:且廉问,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论之。----汉书 • 卷1下 • 本纪1下 • 高帝刘邦

译文:今后将要察访,有不按我诏书办理的官吏,从重论处。----二十四史全译 • 汉书[21]

示例:武使从事廉得其罪,圣惧,自免。----汉书 • 卷86 • 列传56 • 何武

译文:何武派从事查访到他的罪行,戴圣害怕,自己辞了官。----二十四史全译 • 汉书[1726]

文言文常见字词详解——揆

①测度,度量(考察)。

示例: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诗经 • 鄘风 • 定之方中

译文:当营室星出现在南天正中,在楚丘兴建宗庙开始动工。以日影测定了正确的方向,开始打好宫室地基的工程。----①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 诗经[130]----②程俊英 • 诗经译注[87]

示例: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屈原 • 离骚

译文:父亲端详我初生时的气度啊,从那时起他赐予我这贞祥的名字:他给我起名叫正则啊,起字作灵均。----①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 楚辞[3]----②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 • 马茂元 • 楚辞选[3]----③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丛书 • 楚辞选译[62]


②⒈掌管,管理。

示例: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左传 • 文公十八年

译文:舜做尧的臣子的时候,举荐了八恺,让他们担任主持管理土地的官员,以掌管和处理各种事务,他们处理事情没有不顺当的,使得大地和上天都平静无事。----①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 左传[715]


⒉后因称宰相的职位为揆(特指宰相)。

示例:穆哀之后,王猷渐替,桓温居揆,政由己出,而有司或曜斯文,增晖执事,主威长谢,臣道专行。《记》曰,“苟无其位,不可以作礼乐”,岂斯之谓欤! ----晋书• 卷19 • 志9 • 礼志(上)

译文:穆帝哀帝以后,王道衰落,桓温掌权(个人:译文没有直译出“宰相”的意思,译为“身居宰相职位”,似更恰当),政令由他自己发出,而有关官员玷污斯文,粉饰权臣,皇帝威风扫地,大臣为所欲为。《记》说:“如果没有名位,就不可能推行礼乐。”难道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吗!----二十四史全译 • 晋书[428]


③尺度。准则(道理)。

示例: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孟子 • 离娄下 • 1

译文:舜在诸冯出生,迁居到负夏,在鸣条逝世,是东面边地的人。文王出生在歧周,在毕郢逝世,是西面边地的人。两地相隔一千多里;时代相差一千多年。两人能够在中原实现自己的志向,就像符节相合一样不差,他们的愿行(个人:译为“愿行”,较难理解。译为“他们先后成为圣人的道理是一样的”,或更恰当)是一样的。----①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 孟子[150]----②杨柏峻 • 孟子译注[184]


补充:①揣测,估量(个人:“揆”字,古人有解释为“度”义。而“度”字,有“量”“衡量”和“揣测”“揣度”“估计”“估量”之义,故“揆”字亦拥有这两个释义。如有词语“揆度”“揆情度理”,当是同义复用而成词)。


②官职(事务/政事)。

示例:故能一贯万机,靡所疑惑,百揆允当,庶绩咸熙。----后汉书• 卷89 • 列传49 • 张衡

译文:所以能够用一种道理贯穿纷繁的政务,遇到任何事情都没有疑惑,所有的政事(个人:“百揆”有“各种政务”、“百官”的意思。这里这两个意义,似都可解释)平允适当,众多的功业都兴盛起来。----二十四史全译 • 后汉书[1201]

个人:“按”“案”“覆”“廉”“揆”均有类似“考察”“审察”的意义,故归类于此。其中“案”字除去“桌子”等意义,其余的意义与“按”高度相仿。比如都有“按照”“抚摸”“考察”“巡行/巡视”“审问/追究/查办”“考察”等意义。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