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浙江电视台 > 台州城市生活在线直播

李兰娟个人资料简介(李兰娟简介)

发布时间:2022-05-14 20:02:11   作者:横行天下   来源:网络   我要投稿

姓名:李兰娟

性别:女

民族:汉族

出生年月:1947-09

出生地:浙江绍兴

毕业院校:浙江医科大学

界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组别:第二十三组科协

党派:

党派职务:行政级别

现任职务:浙江省卫生厅厅长,省科协(兼),中国工程院院士

政协职务:委员

1、人物简介

 

李兰娟(1947.9-)女,浙江省绍兴县夏履镇夏履桥村人。汉族,传染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我国人工肝开拓者,原浙江省卫生厅厅长,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女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副主委,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组长。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传染病学》主编,感染病杂志主编,中华传染病学、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副主编。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主任。

李兰娟

1973年李兰娟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从事传染病学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30余年,并取得显著成就。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3年3月李兰娟院士为首的中国科学家在H7N9禽流感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论文《人类感染活禽市场来源的新发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临床分析和病毒基因组特征》,已在世界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在线发表。

创建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ALSS)获重大突破。急性、亚急性重肝病死率从88.1%显著降低至21.1%,慢重肝从84.6%降至56.6%,已治疗700余例。主持制定ALSS技术规范作为全国标准,积极推广至全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建立我国第一个永生化人源性肝细胞系;创建四步灌流分离肝细胞新方法;构建新型混合型人工肝。申请专利9项,已授权2项。首次揭示重肝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提出B/E值为肠道定植抗力新指标;发现五个β-内酰胺酶新基因型,01、03年分别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论文130余篇,SCI收录10余篇。主编专著8部,参编9部。

2、突出贡献

 

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

1986年,李兰娟申请到了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青年科研基金,为攻克重型肝炎病死率高达80%的世界性难题,她历经10余年,艰苦攻关,攻克了人工肝治疗中易出血、低血压等难点,创建了一套疗效确切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取得了重大突破,使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从11.9%上升至78.9%,慢重肝病治愈好转率从15.4%上升至43.4%,开辟了重型肝炎治疗的新途径。她成为我国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

李兰娟

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取得成功后,她毫无保留地向全国同行传授这项技术,浙医一院先后举办了八期国家级人工肝成果推广学习班,在全国30多个省市300余家医院推广应用人工肝技术,取得同样好的疗效,使众多的重肝患者重新升起了生命之帆。

李兰娟还多次应邀去北京、上海等地应用人工肝技术抢救肝衰竭病人并获成功。北京人民医院血液科一位接受移植的患者,出现严重的肝功能衰竭,黄疸迅速上升,生命危在旦夕。在接到要求会诊的电话时,李兰娟正远在舟山海岛出差,她立即决定带领人工肝治疗组火速进京,为患者做了4次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使患者转危为安。

人工肝项目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她积极向全国推广,该项目被列入国家医学继续教育重点培训和推广项目。浙医一院传染病科成立了人工肝中心及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李兰娟教授多次在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全国20余个省市300余家医院开展应用人工肝技术。

她还但任中华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组长,主持制定我国《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治疗指南》,明确了开展人工肝技术须具备的条件及人工肝治疗的适应症、相对禁忌症、疗效判断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她主办第一、第二、第三届国际暨全国人工肝会议,主编了我国第一步《人工肝脏》专著。李兰娟还在国内外权威杂志上发表多篇有关论文,和日本等国家开展专业协作,担任国际血液净化学会中国理事,提高了中国医学界在治疗肝炎方面的国际地位

微生态学研究

李兰娟教授应用新兴的生命科学——微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慢性重型肝炎病人肠道菌群生态变化及其在重型肝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防治进行系列研究,首次发现了慢性重型肝炎病人存在肠道微生态严重失衡,表现为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显著减少,肠杆菌科细菌等有害菌显著增加。率先提出了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在慢性重型肝炎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新理论。提出了应用微生态原理治疗重型肝炎的新思路。还首次在我省获得了正常人群肠道菌群值的数据,为微生态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2002年,李兰娟担任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组长,主持制定了我国《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治疗指南》,推动了中国人工肝技术的健康发展。多次主办了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应邀赴日本、意大利等国讲学和交流,与日本冈山大学建立人工肝合作研究关系并被聘为客座教授。

感染微生态学

李兰娟在肝病微生态和感染微生态领域开展的创新性研究,首次揭示重型肝炎病人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阐明肠道微生态变化与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关系,丰富了重型肝炎发病机制的理论;提出B/E值为肠道定植抗力的新指标,为肠道微生态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深入开展医院内感染和细菌耐药的研究,主编中国首部《感染微生态学》专著,奠定了感染微生态学的基础。

抗击

在2003年抗击“”的工作中,李兰娟对全省“”防治提出并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措施,控制了可能扩大的“”疫情,实现了省医务人员零感染率,杜绝了第二代病人,在全国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李兰娟还率攻关小组开展“”病毒检测、发病机理及防治等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更多的创新理念运用到行政工作中去,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卫生领域的进展和动态,提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思路和规划。

此外,在抗击“”中,她提出系列的防治措施,确保浙江省没有发生二代病人和医务人员被感染,重症病人得到有效救治,为浙江取得抗击“”胜利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她率攻关小组成功培养分离出SARS病毒并完成全基因测序,系中国内地第二株登录Genbank;首次发现PBMC中有复制型SARS-CoV存在,对揭示“”的发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3、科研成果

 

首次揭示重型肝炎病人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阐明了肠道微生态变化与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关系,丰富了重型肝炎发病机制的理论;

李兰娟

提出B/E值为肠道定植抗力的新指标,为肠道微生态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

成功培育出无菌大鼠(已通过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鉴定),建立了无菌动物实验研究平台;

注重细菌耐药研究,引领细菌耐药研究小组发现六个β-内酰胺酶新基因型,研究成果分别于2001、2004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编了我国首部《感染微生态学》专著,奠定了感染微生态学的基础。

率领课题组成功培养分离出SARS病毒并完成全基因测序,系中国大陆第二株登录GenBank;首次发现PBMC中有复制型SARS-CoV存在,对揭示“”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在JournalHepatology、JournalofClinicalVirology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

主编专著11部,其中《传染病学》系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均为中国该领域的首部专著;

承担国家863、973、“十五”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20余篇。

主编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等专著8部。

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和浙江省人工肝中心主任以及《感染病杂志》主编、《中华传染病杂志》和《国际流行病感染病学杂志》副主编等职。

2013.10.26下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对外通报,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研制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也就是说,我国科学家已经做出了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种子”,一旦出现老百姓最担心的H7N9禽流感暴发流行,可迅速生产出疫苗,为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接种,防止禽流感大流行。

这项研究表明,我国已经具备自主研发流感病毒疫苗株的技术和能力,首次打破和改变了我国流感疫苗株需由国外提供的历史。

这项研究,是在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由浙大一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兰娟院士领衔,并作为研究主体,联合香港大学新发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多家科研单位协同攻关完成。

4、担任职务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

浙江省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

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组长。

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主任。

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病专科医师分会会长。

国际血液净化学会理事。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感染病杂志》主编。

《中华传染病杂志》《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副主编。

5、获得荣誉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获得1997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李兰娟

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9年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1年国家教育部推广应用二等奖

重型肝炎肠道微生态变化的研究获得2001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革兰阴性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AmpC酶研究获得2003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研究成果获2004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建立了中国第1株永生化人源性肝细胞系——HepLL,创建分离肝细胞的新方法,构建新型生物型及混合型人工肝,成果获2006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李兰娟院士领衔的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项目,荣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育部高校推广应用奖二等奖1项;

获得授权专利5项。

2016年6月1日,荣获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

2018年1月浙李兰娟院士团队获2017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谢谢邀请,在2020年这场疫情当中,我最敬佩的是,在抗击第一线疫情扩散的医务工作者,人民警察,和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等无数的科学家!

在这场疫情中,我真正佩服的人有如下几种:

1,出生入死、舍小家为大家的工作者。其中包括医护工作者,警察、军人、社区工作人员、为了人们生活方便,坚持在一线工作的商场工作人员,环卫工人…

一切为了确保人们生命安全,生活正常而坚守工作岗位的所有人,都我敬佩的。

2,主席,以及国家所有领导人,都是我景仰的。因为他们以他们博大的胸怀、崇高的智慧、延绵的大爱在这特殊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打赢这次防疫之战。

其实需要感恩的人,真的是诉说不尽。我们要时时感恩,事事感恩,人人感恩。[祈祷][玫瑰]

如果您认可我的观点,欢迎在下方留言点赞。感恩您[祈祷][玫瑰]

我敬佩那些援助湖北的白衣战士,敬佩那些志愿者,敬佩那些一线警务人员,敬佩韩红,钟南山,李兰娟,敬佩那些在抗疫期间坚强的中国人民,敬佩保家卫国的人民战士,敬佩抗疫期间为国家为人民付出的人,更敬佩在西昌救火牺牲的英雄们。希望今后灾难瘟疫少发生,每当看见英雄们牺牲时,我都会泪流满面,心痛不已。

每个人都有心中佩服的人,在这次疫情当中,我佩服许许多多为抗击疫情而奋斗的专家学者,佩服那些舍身往死临危不惧战斗在抗击一线的医护人员,但我更佩服一个孩子的母亲,她叫张静静,我们山东齐鲁医院的主管护士,前几天永远离开了我们。

张静静令人佩服的特别之处在于,丈夫不在身边,还自己带个5岁的小孩,在各方面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只身前往湖北抗疫一线抢救病人,这是平常女人所做不到的。如果没有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她怎么能冒着生命危险,抛家舍子,到那么危险的地方去工作。

或许也就是因为各方压力太大的原因,加上工作劳累,最终让这个33岁的女人离开了人世。

张静静是一个平凡女性,但是在疫情爆发时期她所做的事是不平凡的,这如同和在战场上倒下的革命烈士一样,用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精神诠释了一医务工作者的伟大,值得我们所有人去敬佩她怀念她。

董青岛供稿。

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

我最敬佩的人是科研人员和我们的白衣天使,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我最佩服的是医务工作者,医生和护士,警察和志愿者,在疫情期间她们冲锋在前,忙的不分昼夜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不畏艰险,她们的事迹让人感动[玫瑰][玫瑰]

我最佩服的是医务工作者,医生和护士,警察和志愿者,在疫情期间她们冲锋在前,忙的不分昼夜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不畏艰险,她们的事迹让人感动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诞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新时代的最可爱的人。他们是逆行者。拥有着崇高的品德。任劳任怨,无惧牺牲,无惧困难。不贪生怕死。医生,警察,工人,快递等等,都是令我们感动的人。但我对一个人,一件事尤其感动。大家也许记得电视新闻里演过一位带着口罩急匆匆走进派出所放到警察跟前一沓钱,然后回头转身而去的那位环卫工人。像他这种不求名,不求利。甚至只有通过视频层层寻找才找见的老人。相信他才是最无私的奉献。也是最值得我们感动的人!

其实我最佩服的就是那些工作在一线的人们,不但是医生,还有最底层的建设者,保证社会正常运行的所有人都是可佩可敬的。

《黄帝内经》中曾说:“肝者,将军之官也,谋虑出焉。”

肝脏在众多器官中被称为“将军之官”。

肝脏是我们身体当中重要的器官,被称为将军之官,起到重要的统领作用,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如果肝脏出现异常,身体的运转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肝脏也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不仅能代谢糖、蛋白质、脂肪、激素、维生素,还能起到分泌、排泄和转化的作用,可以这么说,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肝脏。

在这次新冠疫情抗疫当中的领军人物,李兰娟院士是我国出色的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的开拓者,擅长治疗各种肝炎感染性疾病特别是肝衰竭,病毒性肝炎等。

在于如何养肝方面,李兰娟院士也颇有心得,曾说过早上是养肝的黄金器,早餐吃的营养丰富,对于养肝事半功倍。

李兰娟院士:早上是养肝“黄金期”,多吃3种早餐,或有利于养肝

1、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建议早餐中一定要有足够的蛋白质,因为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础,缺乏蛋白质肝细胞功能就会明显下降,自我修复的能力也会下降,蛋白质是肝酶和抗体的原料,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者缺乏时,肝功能就会明显下降。

我们可以在早餐的时候吃一个鸡蛋,或者是喝一杯牛奶,就能够获得充足的优质蛋白质。

2、富含硒元素的食物

硒元素有抗癌抗氧化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癌细胞,在早晨的时候多吃富含硒元素的食物,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肝癌,还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我们可以在早餐中,多吃一些富含硒元素的食物比如西兰花、蘑菇等

3、酸性食物

在中医上讲酸入肝,可以在早餐的时候吃一些酸性的食物,不仅可以增加食欲,还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同时还能帮助解毒。

我们可以在吃早餐的时候喝一点柠檬水,柠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

建议大家在吃早餐的时候可以适量的添加以上三类食物,早餐不要吃的过于单一,饮食丰富起来才有利于身体健康。

对于肝脏的养护,不仅只是在饮食上做调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远离一些伤害肝脏的事情,比如吸烟喝酒,熬夜等无形之中就会对肝脏造成伤害,长期以来肝脏也会慢慢的枯萎。

生活中哪些行为不利于肝脏的健康?

一、伤肝行为之首就是生气,中医讲怒则伤肝,尤其是生闷气最容易造成肝气郁结,影响肝功能。

二、酗酒,不论是白酒还是啤酒或是红酒,只要是酗酒,都会过度的损耗肝血,伤害肝脏。

三、经常熬夜,晚上睡觉是机体自我修复的最好时间,经常熬夜会使肝脏得不到休息,加重肝脏负担。

四、胡乱吃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肝脏的主要功能是解毒,尤其是抗生素、降糖药、解热镇痛药等等代谢物都可以伤害肝脏。

五、久坐不动,用眼过度,肝脏开窍于目,眼睛的健康与肝脏息息相关,如果经常长时间看电脑、手机、电视,可以伤肝血。

六、吃半生不熟的食物和霉变的食物,都会伤害肝脏,半生不熟的食物,尤其是动物肝脏和发霉的花生、瓜子,都是肝病的诱因。

护肝吃什么食物?

1、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维生素A能够很好的修复肝脏的细胞,比如像动物的内脏,猪肝,鸡肝,羊肝,鸭肝,鹅肝,这些动物的内脏当中,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进入体内之后,能够很好的保护肝脏。

2、富含有β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例如橙红色的食物,像柑橘,柚子,橙子,胡萝卜,南瓜。那么这些食物当中的β胡萝卜素,进入体内之后能够转变成维生素A,同样有着很好的护肝的功效。

3、绿色食物:绿色食物对肝脏也比较好,如菠菜、芹菜、苦瓜,有清肝火、滋补肝脏的作用。中医角度上讲绿色食物入肝经,绿色食物通过滋补肝经,也有着很好的护肝的功效。

4、姜黄:姜黄所含的姜黄素有解酒、降脂、抗炎、抗氧化、抗病原微生物、保肝利胆,保护心脑血管等作用。可明显抑制肝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可显著增加胆汁排泄量,对肝脏有好处。

(来源:广普医生,在此致谢!)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