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吉林电视台 > 四平综合在线直播

行程码怎么获取个人出行记录(行程码怎么获取个人出行记录)

发布时间:2022-05-18 14:18:20   作者:旧人陌兮   来源:用户分享   我要投稿

行程码怎么获取个人出行记录(行程码怎么获取个人出行记录)

行程码怎么获取个人出行记录,当获取行程码后,行程卡会根据你的近期行程显示颜色,一共四种:绿卡、黄卡、橙卡、红卡。行程码怎么获取个人出行记录。下面是相关的教程。

行程码怎么获取个人出行记录1

方法一:使用手机微信,进行查询。

进入手机【微信】首页后,点击右上角的【搜索】按钮。

在搜索栏,输入【行程查询】,然后点击【搜索】。

找到并打开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下方的`【14天行程查询】。

输入【手机号码】和【验证码】,点击【查询】。

即可查询到14天内的个人行程记录。

方法二:使用手机百度,进行查询。

进入手机【百度】首页后,找到【搜索栏】。

在搜索栏,输入【国务院客户端】,点击【搜索】。

找到并点击【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

点击【防疫行程卡】。

输入【手机号码】【验证码】,点击【查询】。

即可查询到【行程码】。

方法三:使用手机支付宝,进行查询。

进入手机【支付宝】首页后,点击【健康码】。

点击【立即查看】。

单击【你已领取,立即查看】。

找到【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点击【核验】。

获得并输入【验证码】,点击【开始核验】,即可获得个人行程轨迹。

行程码怎么获取个人出行记录2

方法一:微信

1、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放大镜。

2、在搜索框内输入【国务院客户端】,点击进入。

3、点击【防疫行程卡】。

4、按照要求输入手机号和验证码,勾选【同意】。

点击【查询】即可获取行程码。

方法二:支付宝

打开支付宝,点击【市民中心】。

2、点击【国务院服务】。

3、点击【国务院客户端】。

4、点击【防疫行程卡】。

5、按照要求输入手机号和验证码,勾选【同意】一项。

点击查询即可获取行程码。

温馨提示:两种方法都是通过【国务院客户端】找到【防疫行程卡】进行获取行程码。

行程码怎么获取个人出行记录3

打开手机,然后点击打开“微信”。

在微信“我”的页面,点击“支付”。

在支付页面,点击“防疫二维码”。

点击“查看防疫健康码”。

在这里点击“你已领取,立即查看”,如果之前没有领取,点击“立即领取”并根据提示完成身份认证。

然后,在这里,我们就能看到我们的行程二维码了。

你以为拔掉SIM卡,关闭手机,就能避开行程码的跟踪?

明确告诉你,这种方式不可行,而且还可能涉及危害公众安全,特别是疫情当下,容不得出现半点差错。

那么行程码为什么会如此神通广大?

简单了解下“健康码”

在健康码没被发明之前,各地大多通过人工登记,然后敲章审批,最后以纸质模式通行,但如此显得十分麻烦,于是各地开始研究网络数据凭证。

新的网络通行证需要做到“全人群覆盖+全流程掌办+全领域联防”,在这样的标准下,经过多个彻夜努力,杭州健康码率先“出世”。

短短40天内,经过29轮次技术调整,14个版本的规则完善,63项功能应用的迭代,杭州健康码的准确率提高到了99.99%,同样这种模式也很快被“复制”到了全国。

健康码主要根据身份证消费信息、手机定位信息、各种场景扫描或主动填报行程,再经过大数据技术中最重要的ETL和流处理能力,在上千台服务器的计算分析后,综合得出的实时结果。

行程码为什么能知道你去过什么地方?

健康码推出后不久,由中国工信部指导,中国信通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多方联合,共同推出行程查询服务。

行程码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精准的掌握用户行程轨迹,以此作为判断用户有无到达中高风险地区的重要凭证,能杜绝漏报、瞒报现象。

起初,用户只能通过发送短信进行查询,没过多久便升级成扫码查询,行程码之所以对用户的行动轨迹如此了如指掌,关键就在于随身携带的手机。

目前定位手机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为基站定位、无线网定位和GPS定位。

基站定位

我们的手机之所以有信号,是因为周边存在信号基站,每个基站都有一个圆形立方体覆盖范围,当你的手机进入基站A1,并且停留3小时,进入基站A2,停留2小时,那么你的轨迹就是A1(3h)~A2(2h),当然里面的数据很复杂,包括但不限于进入时间、信号方位、信号强度等等,后面都有一系列专业代码数据。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无人区、深山老林等人迹罕至的地方,用正常手机没用,因为手机周边没有信号基站。

无线网定位

当手机开启无线网后,就自动搜索周边无线网,一旦手机接入无线网,大数据就会根据无线网路由器的全球唯一MAC地址,瞬间完成信息采集。

GPS定位

手机内置GPS会不断搜索太空轨道中的卫星,一旦接入,卫星系统就能根据信号相位差,得到用户的具置,误差一般都在15米之内。

如果不是智能手机,可按照原先发送短信的方式查阅行程,电信用户编辑“CXMYD#身份证号码后四位到10001”,联通用户编辑“CXMYD#身份证后四位”至10010,移动用户编辑“CXMYD”发送到10086,再依据回复短信输入身份证后四位。

关机或拔掉SIM卡,能不能“遮蔽”用户的踪迹?

我们都知道,即便手机处于关机状态下,内部某些设置仍处于工作状态,所以单纯的把SIM卡掉,然后关闭手机,并不能遮蔽你的踪迹,因为还涉及到手机的识别码IMEI号。

简而言之,手机在出厂后,都有一个全球独一无二的识别码,就像身份证信息一样,手机的IMEI号主要有两种方式查阅。

第一种,在购买新手机时,查看手机的外包装,一般都会直接显示手机的识别码。

第二种,打开手机设置,点击通用-关于本机,往下翻就能看见对应的识别码。

当然,你也可以在拨号界面,直接按【*#06#】,之后就会弹出手机识别码。

当基站检测到手机识别码后,还是会生成一系列数据,通过分析后就会生成用户的运动轨迹。

没有去过中高风险地区,为什么行程码突然带星号了?

行程码突然出现星号不要慌张,它代表的含义是你在过去14天访问过的城市中目前存在中等或高风险区域。

讲个年前的案例,之前我在上海静安区出差,突然有家奶茶店员工被感染了,随后上海宣布静安区愚园路那家奶茶店为中风险地区。

但没过多久,不仅正在上海的人,就算往前推14天内在上海停留过4小时以上的人,绝大多数他们的行程码都出现了星号。

正常来讲,当中风险地区等级,调整到低风险地区后,星号自然就会消失,或者离开此地后静等14天,行程码的星号也会消失。

此外,当你坐飞机或高铁,路过中高风险城市时,一般不超过4小时的,都不会被判定为驻留。

为什么没去过其他城市,行程码却显示你去过了?

1.所在地位于交界处,可能出现信号交叉覆盖的情况

行程码的数据生成,主要还是来源于基站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但在我国很多行政区交界处,一大片区域都可能被双方的基站所覆盖。

也就是说,我明明在A城市,就因为我去了A跟B的交界处,很可能行程码上面显示的就是B城市,这种情况不少。

2.遇见了少数系统出错的情况

之前看到不少网友反应,自己明明住在上海,一个月都没离开过,打开行程码却显示去过北京,遇到这种情况先不要着急,自从疫情肆虐以来,我国相关数据中心的负荷一直很大,每一天都是对各大服务器的考验,所以偶尔出现数据异常,也不用太过紧张,可以给运营商打电话,后台经过核实,确认无误后就会帮你删除异常数据。

——END——

如今的大数据有多聪明:有人认为关掉手机、拔出SIM卡,就查不到个人出行轨迹了,想以此避开行程码的跟踪。

这种方法根本行不通,冒用或伪造行程码更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01:“行程码”依托着大数据和云计算

行程码最重要功能:查询你在近14天内,去过哪里?到过哪些地方?大数据会自动推算出你的个人码有无风险。

有些人会有疑问,我把手机关机,把SIM卡取出来,手机里就没了我的个人信息,大数据还能排查到或者准确地找到我吗?

说到个人出行轨迹,当然离不开一项重要的信息技术:手机定位。

那么手机如何定位?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种方式:

①基站定位。

基站是发出和接收信号的元件,手机在重启的状态下,开机后就会自动搜寻信号。

手机这时会接入信号最优的基站,一旦被接入,你的手机就会被基站自动定位,什么方向?距离多远?都能被推算出来。

②手机无线上网Wi-Fi定位。

不光每个手机都有一个固定的地址,Wi-Fi路由器也有一个固定的Mac地址。

手机打开了Wi-Fi功能,跟搜索移动信号一样,会自动识别和接入信号最强的路由器,接入后会有专门的位置供应商锁定手机的具体方位。

③卫星定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导航信号。

依托多颗卫星与手机信号的距离和角度,综合研判出手机所在的位置,也就是你目前的位置。

综上所述:

02:疫情防控中,大家会使用到两个码:健康码和行程码

健康码比行程码还要早一些出现,两种码的出现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健康码没出现之前,各地大都通过社区进行实名登记,审核后盖章生效,整个过程不仅繁琐细碎,还需要大量的人工参与,时效性也只能保证一周左右。

最早的健康码源于杭州,2020年2月11日开始上线推广。一位普通民警研发两天就初步完成了,后期又经历了29次技术调整,如今已达到了99.9%的准确率。

03:很多人不明白健康码和行程码到底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有时需要两码验证,有时只需要一码验证就可以?

其实比较好区分:健康码服务的对象是一个个的小范围人群,而行程码服务的对象是所有使用手机服务的大范围人群。

①发起人不同

健康码是由各省市向省内群众提供的服务,而行程码是由工信部牵头,联合中国信通院以及电信、联通、移动三家运营商向手机用户提供的一款程序。

②侧重点不同

健康码,除了个人报备健康外,也有定位功能,也能掌握小范围的行踪轨迹,比如去超市、坐地铁、上公交;

而行程码用于查询:14天你去了国内哪些城市待了超过4个小时?当然也能查询去过的境外地区。

健康码主要是对省内居住人员,行程码主要服务对象是在路上的返程人员。

③使用途径的差异

健康码通过显示的不同颜色,快速区分有没有风险?有没有经过疫情比较严重的省市?

然后再通过大数据分析筛选,锁定一些可能有隐患的人群,在疫情防控周期中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行程码对境内外的人员辨别“是否经过高风险的地区”,对发现漏报或者隐瞒的相关来源,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时预防控制。

04:看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行程码跟手机运营有着巨大的关系,行程码一般是靠什么来定位的?

我们在注册行程码时都要通过手机号注册,也相当于同意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协议。

通过检测你手机信号经过的地点,用大数据把你的行程描绘出来,这就是个人行程码形成的经过。

基站是专业术语,也可以说成是我们常看到的信号塔,一般覆盖的面积一般从几平方公里到几十平方公里不等,跟当地的传输速率和使用客户的多寡有关。

每个地区都会建立很多个基站,我们平常发短消息,打电话,上网都要通过基站进行收发。

基站又是固定在某一个地方,所以只要使用了手机,发出了信号,基站就会有记录。

有人可能会有小小的想法:

认为手机在没有电的时候,就不能证明自己在哪里了,只能记录到最后的位置。

但这明显是一种违规的做法,真要是出了事情,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南京的一位老太太借了别人的绿码到处乱逛,导致了很多扬州市民被感染,这就是一个例子。

05:行程码也有出错的时候

一般是这两个原因:

①基站之间的相互干扰

出现这个问题,大都发生在两个城市的边界上,为了增加某个地区的信号,城市边界会建立一些交叉基站,所以容易收到两个地方的移动信号。

②系统出现故障

也有一些网友会反应,两个城市相差十万八千里,居然也在行程码上出现。

比如,一个人明明在深圳,根本没有出过深圳范围,但是行程码上,却显示在北方的内蒙古。

出现这样情况,大都是运营商内部系统出现了差错,小时候家里的固定电话也有占线的情况。

这个时候,就要打电话向客服人员进行核实,可以要求他们技术人员作出相应的调整,以免影响自己以后的出行。

写在最后

行程码是在一种在全国范围推广的软件,对我国的疫情防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今,年关将近,欢度佳节之际,我们个人一定要对自己的行程负责,不要瞒报谎报。

这也相当于为我们国家的防疫,做出一份应尽的绵薄之力。

行程码是当前疫情防控的必备工具。

很多人会纳闷自问:我没主动申报,它是怎么知道我去过哪些地方的呢?这不科学啊!

错,它不但神奇,而且很科学。它是大数据时代的科技产物。

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行程码的产生背景

行程码是国家为了防控突如其来的疫情的需要,组织相关力量研发的科技产品。

这个项目,由工信部指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即中国信通院、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联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共同开发、推出。

看到这里,你可能若有所悟了:中国三大通讯运营商参与,应该是与手机有关吧。

没错,这个项目的产品叫“通信大数据行程卡”。

使用这个产品很简单,用手机进入它的查询页面,填写手机号后提交。然后,机主最近14天的行程数据即可“秒到”,非常神奇。

国内行程精确到省市,国外精确到国家。

行程码怎么确定手机用户的行程轨迹?

这是个常识问题,在于移动通讯的一个基础功能——定位。

手机一般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定位:

1. 基站定位

移动通信网络,是由通讯基站网络提供信号而运行的。

手机在开机状态下,会自动搜索附近基站即信号塔,并选取接入信号最优的基站。

同时,移动电话即手机还会随着位置变换,不断自动切换、接入附近信号最优的基站。

因此,通过基站接收到的手机信号参数,就能确定手机的位置。

这是手机定位的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方式。

2.Wi-Fi定位

Wi-Fi,也即“行动热点”,已是我们使用最广的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

实际上,它就是把有线网络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

常见的就是一个无线路由器,在它的电波覆盖的有效范围内,都可以采用Wi-Fi连接方式进行联网。

因此,参考通讯基站的定位原理,Wi-Fi也可以对手机实现定位。

3.卫星定位

手机一般都有位置信息服务功能,例如地图、导航功能。

以前我们的手机都是采用美国的GPS,现在逐渐支持国产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手机使用此项功能,必然会留下位置信息。

所以说,只要你使用了手机,雪中鸿爪,蛛丝马迹,必然会留下行程记录。

中国手机用户的运营商,无外乎归属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现在我国的手机普及率非常高,包括很多老人、青少年也是手机用户。

其余的一部分老人和小孩,要么是极少出远门、只在本区域活动,要么是有家长陪同外出的。

所以可以说,行程码适用于大部分人。这些人外出流动性大,也是疫情防控的主要目标群体。

依据行程码,持码人就可以采取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

行程码有功能漏洞吗?

“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的产品功能,也在不断升级、迭代、完善。

最开始是通过手机短信查询,后来升级到扫二维码查询,再后来行程码就升级到了覆盖全国范围的一个系统。

2021年,国家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码”与“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整合。这意味着健康码、行程码在全国全面实现一页通行式的“二码合一”。

而且,“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的手机APP版本,增加了蓝牙近距离接触提醒功能。如果和你近距离接触过的人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疑似患者,它就会及时提醒你注意隔离观察。

所以,行程码是我国疫情防控的一个神器,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然了,任何科技产品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也不可能没有漏洞。

行程码也无法避免。

例如,要在某地停留4小时以上,才能形成正常的行程数据。

还有,新开户的手机用户,必须满14天后才能使用该服务。

尤其是,行程码的主要依据是手机。那么,由于手机信号基站、机主等原因,有可能产生不精准的行程数据。

例如你刚好在两个市之间的边界地带,可能某个基站的信号强一些,那么就会产生相应的行程数据。然而你并未到过那个市。

还有,个别人反映,自己的行程数据记录定位“漂移”到了远方的异地,而自己根本就没跑到那么远的地方。

这个现象,应该是通讯基站信号、通讯运营商系统出现了临时故障问题导致的。

当然这是偶然、小概率现象。毕竟通讯基站信号、通讯运营商系统也会受到一些因素影响。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5月底,中国移动电话用户16.08亿户。

而目前全国人口为141178万人。也即一些人的名下不止一个手机号码、一台手机。

那么,他名下的手机产生的行程数据,就可能会有不真实的部分。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行程码是个公益性、便民利民的行程查询服务,是保障大家出行健康安全服务的,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配合。

没必要抓住它的技术原理漏洞,耍小聪明,漏报、瞒报行程信息记录。那样做,结果很可能是害人害己。

行程码是根据电信运营商提供的通信服务来实现的。

我们都知道,手机的正常通信服务(通话、短信、上网)是依托运营商的通信基站来实现的。通信基站就是我们所谓的“信号塔”,有了信号塔,我们的手机就会有信号。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号,而且身份证号是唯一的,通过身份证号可以很精准地找到一个人。同样,每座通信基站也有自己的“身份证号”(基站号),每个基站的基站号也是唯一的,有了基站号就可以很快找到这座基站的位置。

行程码的工作原理,就是根据我们的手机在14天之内所接收的基站信号,来确定一下我们所经历的位置,从而罗列出我们的大致行程。举个例子:张三14天之内一直在河北某地,分别接收了两座基站的信号,两座基站的基站号分别是12345/23456。这样,在他申请自己的行程码的时候,要先授权运营商去查询,然后通过两座基站号,可以大致知道他的行程就在河北的某地。

还有一种情况。比方说你驾车从河北的石家庄到北京,但是你的行程码中会有河北保定。可是在你的意识中,你根本就没有去过保定。因为你在去北京的途中,经过保定,你的手机接收过保定地区基站的信号,所以会在你的行程中有一个保定地区的记录。

当然了,行程码只是疫情防控的一个辅助手段,一旦有疫情发生的话,最为精确的是专业的流调工作人员所开展的流调工作。所以说,疫情期间配合政策的落实、配合流调等相关工作,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和他人负责。

行程码是我国针对疫情防控所推出来的记录个人行为轨迹的一种电子码。行程码的工作原理,是个人通过扫描那些张贴在我国国境内各大城市里的小区、单位、公司、超市、公园、商场、地铁等公共生活领域的行程码,上传了个人的轨迹数据后,供防疫部门实时监测疫情的数据码。

下面我将从行程码的原理、数据记录、对疫情防控的作用等方面全面解析,行程码在疫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

1、行程码的工作原理

行程码的全名叫做“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是中国信通院联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移动三家电信运营商共同开发的,用于记录包含个人在前14天内,到访的国家(地区)与停留4个小时以上的国内城市的轨迹数据的数字码。

在中国,每个人要正常使用移动数字电话,就无外乎从电信、移动、联通三家运营商办理电话卡,而电话卡则绑定个人身份证信息。所以,这三家运营商联合开发大数据行程卡,是最方便且最高效的。

我们都知道,三家运营商在国内都建了特别多的基站,用于传输信号。

那么,一旦某一个人打开自己手机的行程卡页面,在输入自己的电话号码之后,并点击了 “同意并授权运营商查询本人在疫情期间14天内到访的信息”前面的方框,此时会收到一个短信验证码,也就是相当于向运营商的信号基站发送了数据请求服务。

在手机收到验证码的同时,也被运营商的数据库记录了本次请求验证码数据,系统则会根据最近几天在各地扫码的数据,显示本人的行为为“绿色箭头”“黄色盾牌”“红色爱心”,三者分别表示正常、中风险、高风险。

2、行程码的数据记录功能

如上文所述,行程码是记录个人行为轨迹的数据集成平台。扫了码的人,可以准确地跟踪到是哪个小区、哪个商场、哪个超市或者是哪趟公交车,这是空间数据维度的记录。同时,扫码时另一个重要的数据维度是时间维度数据。

所以,结合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数据,一旦哪个地区发现感染病例,可以精准地执行疫情防控措施。这也是我们在新闻中看到的,哪一趟地铁发现感染病例后,所有哪个时间段乘坐地铁的人,其绿码变红码的原因。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了:那如果我不扫码,是不是就无法被这些行程码记录数据。其实这是一种想当然的不现实的想法。先不说“不扫码的话,是否能够进得了各类小区或者公共空间和设施”,即便能够进去,个人避免不了使用手机。

一旦使用手机,手机的通讯数据依然会被附近的基站接受住,那么其实等于通讯运营商也掌握了这个人的数据。那么一旦本地区发生疫情,照样可以将这个人纳入到防疫范围之内。

3、行程码对于疫情防控的积极意义

疫情的防控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及时接种疫苗,可以增强人民自身对于病毒的抗感染能力;二是通过行程码迅速确定疫情范围,并对中风险、高风险地区实施隔离。这是我国目前在新冠疫情防治方面的两条路,实践证明,这两种办法确实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截至8月26日,中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00391.4万剂次,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8.9亿,新冠疫苗接种率超过60%,也就是说你身边有10个人,其中6个人都完成了疫苗的接种。

此外,在我国疫情防控领域能够取得这样成果的另外两项举措:核酸检测和扫码行程码。

比如前不久的南京疫情,政府迅速启动全员核酸检测,而且核检不止一轮,有的地方甚至做了超过6轮核酸检测,目的就是筛查出人群中的疑似病例或者感染病例。

扫描行程码,将个人的行为轨迹数据化,可以迅速定位个人地理空间的移动数据,如果发现其周围有感染病例,可以迅速锁定该病例活动轨迹的可能感染范围,督促该地区的卫健委做好疫情的精准防控,把其可能感染到的人群排查到最少。

4、总结一下

行程码是我国在疫情防控的过程中,是“居民个人电子识别码”的升级版,其在判别个人是否为感染病例或疑似病例的基础上,增加了个人行程这个维度的数据,一旦行程码识别出感染病例,可以快速准确定位出该区域的疑似范围和人群,做到疫情防控的精准施策。

所以,行程码是我国防疫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为了更好地配合当地防疫,也为了自己和身边人,请大家在进出各类公共空间时,一定要按照当地的防疫要求,戴好口罩,扫描行程码。

行程码知道我们去过哪里,主要是靠三大运营商的基站定位来实现的。按照《数据安全法》来说,运营商是不可以随便泄露我们的隐私数据的。不过在防疫的特殊大背景下,运营商将数据提供出来了。

1、行程码的工作原理

行程码是运营商通过查询14天内手机号码接入过的区域,来展示你到访过的地方。而运营商之所以可以查到我们去过哪里,主要是G系统内有三个数据库。分别是归属地寄存器(简称:HLR)、拜访位置寄存器(简称:VLR)和鉴权中心(简称:AUC)。而移动交换中心(简称:MSC)可以通过它们来实现位置登记、越区切换、自动漫游等重要功能。

当手机开机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搜索所有的广播信道,通俗一点讲就是“搜索基站”。当搜索到信号强度合适的基站时,手机会和基站建立联系,并开始向网络注册。运营商网络会检查SIM卡的入网合法性,如果合法,手机接入网络成功。运营商会根据位置区编码来更新手机的位置信息。

当我们带着手机在同一个区域移动时,位置信息不会更新。当我们手机超出原来区域覆盖范围时,基站控制器(简称:BSC)会向MSC提出换区请求。当MSC识别到目标手机的位置区编码(简称:LAC)+扇区编号(CI)确实不在自身覆盖范围内时,就会向目标MSC发出切换请求。目标MSC收到请求会向目标BSC发出切换信号,要求为手机分配信道,并知道手机切入该信道。

正是因为手机在运营商网络中移动,会记录这些位置信息。所以,行程码就可以轻松查到我们大致去过的地方。

2、如果手机持续关机,或者不带在身边,会怎么样?

按照前面的原理来看,如果手机持续关机或者不带在身边,运营商基站只能记录到你手机最后连接网络的位置。这样就有了作弊的可能。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就可以通过输入一个“绝对绿码”的手机号来查询。然后显示结果页可以自由出入各大场所。但在疫情防控面前,这是违规的。如果真的出事了,是有法律责任的。

最直接的案例就是那个南京老太太,本来身处隔离区,却因为耐不住寂寞就想偷偷溜出去。可惜自己的码是红码无法通行,于是她就假借别人的绿码当做自己的码,一路跑到了扬州。在扬州城里不仅天天跑去打麻将,还经常出入人流量大的场所,导致扬州很多市民被感染。

3、用户隐私是否会泄露?

按正常的理解来说,你的行程信息也是你的隐私信息。正常情况下,运营商是不可以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向他人提供你的数据的。但在疫情防控的大前提下,我们必须点“同意”,并提供行程码才能到访某些单位。对于运营商来说,已经做到了通知义务,也按照最小化原则提供模糊的位置信息。所以,运营商的行为不算是泄露信息。其实,从技术层面讲,运营商的基站定位可以定位到比城市级别精细得多的位置信息。但它并没有提供这么详细的位置信息。当然,如果国家防疫需要,他们也是应该配合提供的。

总结

行程码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它是通过运营商的基站来定位我们的模糊位置的,我们应该积极配合提供真实的行程码。千万不要想着搞欺骗,来自由出行。一旦出事,可能会追究刑事责任。

当我们去一些超市,车站或者是小区的时候,一般这些地方门口都会放着一个直立的牌子,牌子上面印着一个二维码,咱们通过微信或者支付宝扫一扫,就能够知道我们在近14天内的一个行程轨迹。

扫出来之后,或许我们自己都纳闷,毕竟我们什么都没有操作,为什么行程码就能够自动显示这些地区呢?难道我们的手机是被监控的吗?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要了解一下行程码的来龙去脉。

一.为什么会出现行程码?

其实在疫情没有出现之前,或许我们都不知道有行程码和健康码这样的概念。

后来在疫情来临以后,由于病毒的传染性,使得知晓一个人的行程轨迹十分的重要,因为这会影响着病毒的传播。

而为了能够减少病毒的传播,判断一个人是否去过一些疫情的中高风险地区,在国家的支持下,工信部,中国信通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共同在一起协助开发了行程码,行程码诞生时间是2020年2月份。

行程码的开发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疫情防控,溯源。

包括后来的健康码,也是为了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

二.行程码不同的颜色显示到底代表着什么?

或许大部分人在扫码以后,行程码显示的都是绿色以及14天内到达或途经的地点。那么,是否行程码的颜色都为绿色呢?

事实上并非如此!为了能够一眼就区别开来,一个人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地区,除了能够通过到达或途经的地点之外,可以直接从行程码的颜色辨别这个人的行程情况。

那我们在扫码以后,行程码根据我们近期的出行情况显示四种颜色,分别为绿码,黄码,橙码和黄码。

码的不同颜色,也代表着不同的情况。

红码:行程中的中高风险地区将标记为红色字体作出提示。

橙码: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黄码:海外国家和地区。

绿码:其他地区,也相当于没太大问题。

当扫码以后,重要检查口的工作人员根据码的颜色,以及显示的途经地点,就能够更好地开展疫情的防控工作。

不得不说,一张小小的行程码,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那么,行程码到底是如何记录我们的行程呢?

除了对于行程码感到神奇以外,我们心中或许都曾有过这样的疑问,行程码是如何知道我们的行程的?

其实,整个过程的记录是通过我们的手机来完成。而形成马的记录,也是基于手机的一个定位功能。

手机能够获取我们的定位,主要通过三个方面。

1.通过GPS定位

这一点其实很好了解。比如说当我们去一个城市打车的时候,利用高德地图或百度地图导航,那么手机都会提醒我们打开GPS,这样可以准确的收集到我们的定位。

每个手机内都有GPS,通过与太空轨道当中的卫星接入,通过卫星系统的信号反馈,就能够得到我们具体的位置,而且这个误差是非常小的,甚至也就几米的距离。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打车,打开GPS导航,司机能够很快的锁定到我们的准确位置。

所以你可以思考一下,当我们经过的每一个地点,实际上GPS都能够记录得清清楚楚,我们整个的路线也是一览无余的。

那么,行程码利用GPS的这个功能,记录我们途经的城市,自然也是非常轻松的。

2.利用手机的基站定位

除了手机的GPS会发生一定的作用之外,另外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也在收集着我们的行动轨迹。

当手机在开机的状态下,会自动搜索到附近的信号塔,然后根据信号的强弱,自动接入最优的基站。

而且随着我们位置的移动,继续搜索不同的基站,所以通过基站也能够查询到我们的定位。

3.利用无线网定位

很多人忽略了这个定位方法。当我们打开手机热点后,会自动连接到周边的无线网,一旦连接完成,那么大数据也会根据无线网的地址,快速锁定信息收集。

所以也是基于这三个方面的综合应用,哪怕是我们在手机关机的情况下,行程码能够记录到我们的行程轨迹。

四.为什么我们有时候没有去过一个地方,而行程码上却有所记录呢?

对于这一点,或许很多人也可能遇到过,当自己扫码之后,途经的地址或者到达地,偶尔会出现一两个我们自己印象中并没有去过的地方,那么这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说是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可能是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我们去过两地的交接处

如果我们在两地的交界处停留过,那么行程码也会记录出两地的地址。或许是我们自己感官上没有去过这个城市,但是我们所在的地点或许已经是属于这个城市,所以会有这样的记录。

2.系统出错的情况下

如果是在系统崩溃或者出错的情况下,那么也有可能会导致行程码的途径混乱,使得码上出现了很多我们没有去过的地方。

我是遇到了这样的情况,那么也不要着急,静静地等待一会儿,说不定就可以了。

因为有的时候是信号的原因,有时候是系统的故障。都会有工作人员,实时监控着行程码的后台,一旦发现问题,不会立马抢修,自然很快也就恢复过来了。

五.行程码和健康码是一回事吗?

我们在扫码的时候,有的时候需要出示行程码,然后要出示安康码,这两个码是一样的吗?又有什么区别了?

其实这两者的区别还是蛮大的。

1.源头和叫法不一样

健康码主要是各个省份自己向公众推出来的。各个地区的健康码叫法也不一样。比如健康码在安徽地区叫“安康码”,在上海地区叫“随申码”,在北京地区叫“健康宝”。

而行程码是由工信部组织,中国通信院以及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家企业推出来的。统一的名称都叫行程码。

2.两者的作用不一样

行程码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于查询14天内途经或到达的地点。

健康码的作用主要是显示疫苗的接种情况,以及个人的健康显示。

六.疫情防控之下,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作为普通人,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不给疫情添麻烦,配合工作人员的检查。

1.了解各地疫情,在非必要的情况下,不要前往一些中分险地区;

2.在一些重要场所,主动出示行程码,健康码,配合疫情防控人员的工作;

3.不信谣,不传谣。

疫情期间,行程码就是我们的“通行证”,只要我们的行程码是绿色的,就代表我们到过的区域比较“安全”。

但是,有些思想比较极端的人,为了防止自己的码变成黄色和红色,以避免自己的行动受到限制,干脆将自己的手机关机或者拔掉SIM卡。

可是,这样就能避开行程码的追踪了吗?

事实告诉我们:这样的想法太幼稚了!无论我们拔卡,还是关机,行程码都能精确地追踪到我们的位置。

那么行程码为什么如此厉害呢?我们来看看行程码到底是怎样工作的?

一、谁发明的行程码和健康码?

健康码从无到有,仅仅用了48个小时,这得感谢一个叫“钟毅”的人,他并不是天才程序员,他仅仅是杭州的一名人民警察。

正是在钟毅警官的带领下,众多阿里系的优秀工程师和其他企业的工程师齐心协力,在短短48小时,就完成了健康码从无到有的过程。

健康码上线后,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并且迅速推广到全国。

说完健康码,我们再说行程码。

行程码是由工信部指导,中国信通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共同推出的公益性行程查询服务,最开始的时候是通过短信查询,后来升级到扫码查询,再后来行程码就升级到了覆盖全国范围的一个系统。


行程卡到底有多厉害?拔卡、关机都没用?

在生活,如果说一个人最离不开的东西,那一定就是手机。打电话、学习、娱乐、工作、出行、花钱,可以说样样都离不开它。

在中国,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横行天下。可谓是“一机在手,世界我有”。

手机与我们是寸步不离,所以只要是手机到过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行动轨迹。

那行程卡是怎么知道我们去过哪些地方呢?它到底有多厉害呢?

这就要说到手机定位问题。定位有3种方法。

第一、GPS定位

我们最常见的就是这种,GPS定位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它主要有24颗卫星组成。

可别小看了这24颗卫星,它不仅覆盖了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而且它可以保证在任何时候,你的头顶上同时会有4颗卫星。

手机在接收到这四颗卫星的信号后,再根据这些信号就可以测算出你当前所在的位置。

GPS有多牛?

1、它不会受到环境,气候的影响,而且在没有基站信号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定位。

2、精度非常高

GPS分为民用和军用,我们平时用的就是民用的,它的精度一般为5米到10米,你以为这就很高了吗?

错!

这只是经过“处理”过的,故意让精度有所偏差的,要知道,军用GPS的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别。军事上常见的精确打击就是如此,可见其恐怖之处。

但GPS在手机关机后无法定位。

第二、WiFi定位

WiFi定位就是利用WiFi信号来定位,这个也较牛,当你的手机打开WiFi功能之后就可以实现,甚至不需要连接到某个WiFi。

当打开WiFi后,手机就会自动搜索附近的WiFi信号,然后上传到服务器上,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WiFi热点数据库。

当然,这些信号有的强有的弱,然后服务器经过对这些信号的比对测算后,就能得到此时手机比较精确的位置了!

它的厉害之处就是根本不需要你连接上WiFi,只要WiFi是开着的,也能计算出手机的位置。

有人说我连的是移动WiFi,这样也能测算出位置吗?

当然能!

就算你连的是移动WiFi,比如车载WiFi,也是可以定位的。虽然有些复杂,但原理是一样的,虽然你连的WiFi一直在动,但是周围其他的WiFi是固定的,服务器通过对比测算后,就能很轻松的定位到你的位置。

第三:基站定位

我们的手机在开机时,会自动搜索附近基站的信号,准确地来说是附近三个基站,并且会以毫秒级的频率和基站“保持联系”。

因此,学过简单《几何》的同学很容易就能看明白,我们的位置就是这三个基站信号的重叠区域。

是不是很简单呢?不仅如此,服务器还会根据三个基站的信号强弱,从而测算出我们更精确的位置。

我们使用的行程码,用的就是基站定位。

手机关机后能定位吗?

分两种情况:

1、正常关机。

这时手机会给基站发送信息,告知基站自己“已关机”状态。别人给你打电话时听到的提示就是 “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2、非正常关机

比如直接拔电池,或者摔坏直接关机,这时由于基站没有收到手机关机信息,就会默认你还在网上,别人给你打电话时听到的提示就会变成“您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

但,不管哪种情况,关机后都无法再被定位,但由于关机的最后一刻,手机还和基站保持着联系,所以基站是能定位到最后关机时手机的位置。

拔掉SIM卡是否还能定位呢?

这就要说到SIM卡的作用,SIM卡的最大作用就是“计费”,计费的唯一凭证,就是对应的11位手机号码。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没有装SIM卡的手机也能拨打电话,但仅限于“紧急呼叫”,那说明没有装SIM卡的手机也能与基站联系。

事实也确实如此,手机只要开机,就会试图去通过基站注册网络,这样,基站便“认识”了手机,每部手机都有一个专门的ID号,就像每个人的身份证一样,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就算手机拔掉了SIM卡,也能进行定位。

有人会问,明明我去过一些地区,行程卡上面却不显示,是怎么回事?

这是因为行程卡并不像地图软件那样,会记录你的全行程,它是以是否停留4小时为判断条件。

打个比方:你从北京出发,坐火车去上海,在途中要依次经过天津、德州、枣庄、南京等地,但由于在这些地方都没停留够4小时,所以行程卡判定你只是路过,并不会把这些地方记录到你的行程中。

还有人会问:明明有些地方我没去过,但行程卡上面会有记录,是什么原因?

这种情况就属于误报了,简单说有两种情况,

1、系统错误。

不光人会出错,系统也会出错,正如有些人反应说自己被“漂移”了,明明自己没有去过上海,偏偏显示有上海的记录。

2、信号被相邻地区的基站“抢”去了

这常常发生在两个地区相邻的区域。

打个比方:人们在A地区活动时,可能相邻B地区的基站信号更强一些,因此手机信号连上了B地区的基站。这样一来,行程卡以为你在B地区活动,所以才会显示你没去过的B地区。

写在最后: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抗击疫情,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耍小聪明,不钻防控漏洞,即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完——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