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浙江电视台 > 绍兴新闻综合在线直播

师爷相当于现在什么人(古代为什么要请绍兴当师爷)

发布时间:2022-06-01 17:44:51   作者:谁为谁伤   来源:网友分享   我要投稿

师爷相当于现在什么人(古代为什么要请绍兴当师爷)

也是老看电视剧才知道师爷这个职位的,一般都是跟在县官后面,给出谋划策,到了清朝电视剧就更明显了,陈道明还主演过一部《绍兴师爷》电视剧呢。师爷都是县官出场的标配,出身大都是绍兴的,为什么绍兴很多出师爷的人,古代师爷相当现在什么官员?
 
绍兴为什么出师爷,
 
 
 
现在说起师爷,大都要带上绍兴二字了,仿佛绍兴师爷才是全称一般,也的确是这样的,不管是我们见到的古装剧,还是历史记载,绍兴师爷总是常见的,这就造成了一个显现,很好奇,绍兴为什么老出师爷,他们就不能高点追求,或者绍兴就是师爷培训基地?
 
 
 
其实之所以绍兴很多师爷,一是因为绍兴这个地方,风土比较养文人,绍兴经济比较好,山水风景也很不错,人民生活比较平顺,读书人就多起来了,这样的生活环境造就了绍兴的文人多。
 
 
 
二来是因为,文人虽多,但没有特别突出的。再加上绍兴环境好,吸引了很多外来人口,使得绍兴人才更加繁盛,大家在职位争取上面竞争压力大,虽然大家都参加了科举,但是有才的人太多了,排到个人就很渺小了,所以很多人就绞尽脑汁的想办法另谋生路。
 
 
 
第三嘛就是因为有此需求,很多当官者需要一个副手,聪明知实事,文采又上进。而国家标配的人手多是捉拿嫌犯,巡街护城的习武之人,文化水平较低。于是很多在家等待职位或者落榜的举人秀才,就被招募到这里上班了。
 
 
 
最后最重要的原因是绍兴老乡的介绍,有个第一个绍兴师爷,其他当官的一看,这师爷不错呀,办事伶俐,博学多才,也给我介绍几个呗,绍兴师爷乐了,我家乡别的不多,就是谋士人才特别多呀,于是老乡拉老乡,绍兴师爷因为质量好,数量多,就越来越多了。
 
古代师爷相当现在什么官员?
 
 
 
古代师爷相当于现在没有编制的合同工在职官员,师爷在古代就不是一个官员,在现在就更不是官员职位了,虽然从他做的事情上面来说,有点像是现在领导的秘书,但是师爷没有官职,不受朝廷管制,他是官老爷自己聘请的员工。

师爷,是明清到,三百多年间流行的一种职业,它是地方官聘请的帮助自己处理事务的无官职的佐理人员。

人们常说的"绍兴师爷″,除了指绍兴籍师爷以外,又经辗转流传,成为一般师爷的统称。师爷手中掌握着官府一定的实权,相当于现在的顾问或着律师。

为什么会有"绍兴师爷"这种说法?

一是为了区别不同地区的师爷,如明清时期安徽的师爷也比较多。

二是重视这项工作的差不多都是绍兴人,据《绍兴县志》记载,绍兴有著名师爷一百五十余人,如嘉靖年间被誉为"明代第一才人"的徐渭,就是总督东南七省军务的封彊大臣、兵部侍郎兼佥都御史胡宪宗的师爷;邹思道是河南巡抚田文镜的师爷,深得雍正皇帝的赏识,雍正曾在田文镜的请安摺上朱批:"朕安,邬先生安否?"

三是绍兴历史上一直都是文化之邦,这里读书人多,明清科举录取率又低,能做官的毕竟有限,读书不成者去做师爷也是一条出路。

四是绍兴人处世精明,做事慎重,有心计,善言辞,有作为智囊的能力。

五是受经济利益考虑,师爷所交往的多为社会上层人士,地位高,收入多,示范作用大。

绍兴明清时期出师爷,很正常的呀!跟地域文化特点有着极大的关系。受科举制度的影响,封妻萌子是中国古代几乎所有读书人的梦想,明清时期,绍兴地区读书人多(这个储备是最最关键的,每一个衙门都需要管理的胥吏师爷,产生了需要补充的大量缺口,这个就是产生大量师爷的先决条件),绍兴人文特点精明与世故,所以,一般来讲,绍兴人比较容易觉得好相处(通人情世故,虽然也有脾气倔强的,但大多数这种倔强是为了忠于朋友或东家/东翁才犯这个逆鳞脾气的,绍兴师爷基本上都是半个算命先生。熟知书本理论知识之外,道出话来头头是道,拿出来的主意主张基本上第一是行得通,第二基本上没有拿得出比绍兴师爷更高明可行的主张或办法去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或事物方案。这种天然异能的长处才是绍兴师爷被不断根的培训培养出来的最最根本原因。绍兴师爷中能够出宾入幕成为师爷的基本上都是得经历保定这一关。(溜须拍马)不识得这个(溜须拍马)基本上做不得师爷或是很快捧不住饭碗。(这个保定是听长辈人讲说古代做师爷故事时所讲的),所以,这种做官的人肯定需要师爷帮助处理各种事情,首选的最佳拍档只有绍兴师爷了。(保定的重要性),在这种官场同流合污的大环境下,师爷混起钱来肯定也会手段百出。所以,怕绍兴师爷也是很真实的存在。这种怕也进一步推动了绍兴师爷的社会势力变得强大起来。如果说官僚体制是封建体制(政治)的主体,那么,这个体制之下的(胥吏/绍兴师爷)才是真正与民生休戚相关最最重要的务实环节。这个务实环节(一门心思弄钱,一门心思找出漏洞,一门心思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会怎么样?有知识,有文化,有胆量,有可使用的权力)这种后果很严重却从未在明清时期考量过?由于这个问题,我才表达才写这篇文字。据说,绍兴安昌古镇有一个师爷(庙)<反正是介绍师爷的事情>那里是个旅游的景点。哈哈哈,我去安昌次数不少,却还未去游得这个师爷(庙)一览。也算是为出来的故土做一番介绍吧!

任何事情的形成与发展壮大,都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这三大因素,这是我们伟大的先贤孟子老人家在两千多年前就帮我们论证过的道理。纵观“绍兴师爷”的出现、壮大到兴盛的整个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是全程满足“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

绍兴师爷,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的幕僚。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户部十三司胥算皆绍兴人”。而明代最负盛名的幕僚应当是嘉靖年间被誉为“明代第一才人”的徐渭。

“徐渭,字文长,山阴人。为诸生,有盛名。总督胡宗宪招致幕府”,“渭知兵,好奇计,宗宪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明史》

一、天时

再循着“绍兴师爷”在历史舞台上出现的轨迹,我们看到,“绍兴师爷”出现的高峰期在清朝雍正、乾隆时期。

结合这个时期的大背景,我们不难看出:满清在多尔衮入关,再经过顺治、康熙两朝稳固,此时已经进入一个相对比较繁荣的安定发展阶段。而这样的繁荣发展必然离不开大量的能人志士。

同时这个时期的满清统治者也早已意识到,国家统治,稳固,完全离不开汉族文人士大夫。所以科举考试进一步兴盛,大量汉族文人参与到国家治理事务中来。

清朝统治者观念的转变,这给“绍兴师爷”的兴起提供了先决条件,确保了政策上的可能。

但是从可能到兴盛依然需要另外一个因素的催化,那就是清朝统治者对民众思想或者是文化方面的“变态统治”——举世罕见、旷古未有的“文字狱”!

这个怎么讲呢?

虽然清朝科考制度也发展到了封建时代的高峰,但统治者们依然顾虑人们思想意识方面的“”,这个是由传统的汉族正统观念导致的,满清统治者内心依然有“夷族”的自卑。

于是他们大兴文字狱以确保人们在思想观念上的绝对服从。像清朝初期臭名昭著“明史案”“吕留良案”都是这方面的代表。这和绍兴师爷有关系吗?有!

正是这近乎残酷的思想统治,加上刻板僵化的“八股文”科举,造就了大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子。在这种情况下,科举优胜者虽被委以重任,但不善处理各种政事,只能依靠那些没有死读书、了解社情多、处事能力强的幕僚。

满清统治者政策上的需要,加上整个社会文人思想保守,共同为绍兴师爷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只需要一片肥沃的土壤,种子便可以迅速萌发、破土而出了!

二、地利

毫无疑问,绍兴,就是那块得天独厚的沃土!

清代的绍兴府包括山阴、会稽、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县、新昌八个县,位于杭州湾南岸。全地区以会稽山为中心,两翼为浦阳江和曹娥江,山水秀丽,乃古越国腹心之地。自东晋开始,这里即成为全国著名的文化中心之一。

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千古行书第一名作《兰亭序》的开篇就写道: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字里行间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当时文人名士相会的盛况,文化自古兴盛可见一斑。

绍兴历史上堪称“鱼米之乡”,但由于“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期间中原汉民的三次大南迁,人口不断增加,人地矛盾不断加剧。

水岸田畔,凡可资耕种者,几无一隙之存。——《乾隆郢县志》

在这样人口拥挤的情况下,生存竞争变得激烈,科考也变得像我们今天万人过独木桥的高考一样。

穷则思变,亘古不变。人们便开始寻求更多的生活门路,手工业、商业开始发达起来。

生在文化之邦,人们普遍受教育程度高;长在经济发达地区,人们头脑灵活见多识广。造就绍兴人处世精明,治事审慎,工于心计,善于言辞,具备了作为智囊的多方面能力,自然更容易出经世致用的实战型人才!

所以,能考上的孩子就认真读书出去当官,考不上的孩子就玲珑八面帮官府做事。师爷这个行当,就这样在绍兴成了金字招牌一块。

“吾乡之业斯者,不啻万家。”——绍兴人龚未斋《雪鸿轩尺牍》

三、人和

绍兴师爷这块金字招牌上,清朝有两个最耀眼的:沈文奎和邬思道。

绍兴人沈文奎生活在崇祯年间,由于屡试不第,23岁时只身北上游学,结果被八旗士兵抓获。沈文奎被带到盛京(今辽宁沈阳),皇太极见他才思敏捷,便将他留在文馆,作为自己的幕僚,发挥“智囊”的作用。沈文奎不负厚望,为皇太极出了不少主意,官至兵部尚书。他应该是清代职位最高的绍兴师爷。

雍正时期,另一位绍兴师爷名满天下,他就是田文镜幕府中的邬思道。邬思道文笔极好,据说他帮河南巡抚田文镜写的奏折总能符合雍正皇帝的想法,雍正一高兴经常忍不住在批复语中问候邬思道近况。

在这些优秀代表们的身体力行之下,绍兴师爷身价百倍,为各地督抚所瞩目。但仅仅只是一两个人优秀,并不能长久。绍兴师爷能够经久不衰,离不开一个重要因素——人和。

亲缘认同,形成“声气”。绍兴人特别讲求包括乡缘、血缘、师缘在内的亲缘关系,它们大量地被记录在师爷们的书牍当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著名师爷许葭村的229篇《秋水轩尺牍》与龚萼的186篇《雪鸿轩尺牍》。

乡缘除了老乡之间的互相提携推荐之外,很重要的,是还有遍布各地的绍兴会馆。这些会馆不少具有“准师爷之乡”的性质,有的还举办专门培养师爷的幕学训练班。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儿女联姻等血缘关系,自然是师爷群体中最重要、最亲密、最有用的一种亲缘关系了。

这种“彼此各通声气,招呼便利”的亲缘关系,是绍兴师爷群体形成、兴起、发展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绍兴师爷的出现、发展和兴盛,是“天时、地利、人和”一起作用的结果。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这看似一个偶然形象,其实也是一个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 。

参考资料:

《清史稿》

许葭村《秋水轩尺牍》

龚萼《雪鸿轩尺牍》

《乾隆郢县志》

张廷玉《明史》

第二点,在文风兴盛的同时,此地物产虽然丰富,但是由于人发以及北方南迁,使得绍兴的土地严重不足,也就是说人均土地占有量太少了,使得绍兴之人只能另谋出路。

第四点,幕僚之中,绍兴人较其他更看重乡里之情,乃至于血缘和师生之谊,所以各自之间相互提携相互照看也更容易连成一片,这也导致全国各地四处可见绍兴会馆,乃至于会馆还出现了培训师爷的私塾,这也是绍兴师爷能成规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第五点,明清以八股取士,相对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录取的官员对于四书五经可能滚瓜烂熟,但对于政事反而不算熟练,所以需要这些有专业技能的师爷来处理政务,于是绍兴师爷也是越来越得心应手。

于此五点,便是绍兴生产师爷的原因。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师爷这个职位是干什么的?

在明朝中期以后。一个县衙也就几十号人,不仅要管税收、政务、治安,还要顾及农桑、水利等。所以县令是很忙的,不像现在一个乡政府的编制都比过去的县衙人多。

这些繁忙的公务,县令一个人显然是忙不过来的,所以就会在社会上找一些,精通财政、法律等专业性很强的人,帮自己处理政务。而那些因为科举不中的读书人,和能力强的人也就成了这个职位的人选。

这个职位俗称“师爷”。书面语就是幕僚、幕宾,说白了就是秘书,是为官员提供咨询出谋划策的。它实际上没有品级,不是正式的官员,是县令自己花钱请的。

师爷根据业务不同,分为以下几类:

1、书启师爷

这类师爷专门帮助官员处理各类文书,林则徐就是书启师爷出身。

2、刑名师爷

专门帮助官员审理刑事案件,绍兴师爷在这方面特别在行。这 类师爷精通刑名律法,一手刀笔,能让人生,能让人死,可谓权责重大,当然,这也是捞油水的好差事。

3、钱粮师爷

这类师爷帮助官员管理钱粮人口,土地税收,可以说管理着地方的钱袋子,都是一流的会计,当然其中各种门道也是驾轻就熟。

所谓“天下师爷出绍兴”,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在“师爷”这个职业需求鼎盛时期的200多年间,仅仅绍兴的这个四大古镇之一,也是浙江省第一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安昌古镇就走出去了超过一万人的师爷。绍兴盛产师爷有以下几个原因:

1生存困难,穷则思变

秦汉之前,我国的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北方,而南方还是蛮荒之地。可是经过了西晋的永嘉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北宋的靖康之难,这三次变故使得北方的人口大量的往南移。而作为鱼米之乡的江南地区呢,就成了移民的目的地。

再加上本地人口的繁衍,人均耕地面积也急剧减少,以至出现“水岸田畔, 凡可资耕种者, 几无一隙之存”的现象。明代祁彪佳即指出:“越中依山阻海,地窄民稠,……以二人食一亩之栗,虽甚丰登,亦止供半年之食,是以每藉外贩,方可卒岁。”

人们为了生存却不得不放弃耕作,另谋出路,这其中也包括那些因科举无望而陷入生存危机的贫穷读书人,他们也不得不放下书本,背上行囊,外出谋生,其中一些人就凭借自己的学识能力、社会关系选择了从幕的道路,成为“师爷”中的一员。把自己的知识用在帮助官员处理政务上。有许多人呢,也把他当做考取功名前的权益之计。

2浓厚的文化气息

明清的时候,每年考取的新科进士大都来自苏杭地区。浓厚的文化气息,让这里的人从小就十分注重教育,当地私塾遍地,儿童出口成章,都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而绍兴是浙江最为突出的地方。在明朝绍兴的进士数量为560人,到了清朝就有740名。也许是榜样多了,让绍兴人变得特别爱学习吧!

但是每年一个地方的录取率就那么多。其他落榜的考生不是因为学问差,是因为这个地方的竞争太激烈了。所以没有考上功名的人为了生存,就去做了需要很高文化的师爷,这也是当时读书人一个就业的渠道吧!就像现在,政府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

3血缘宗族关系,父教子,哥带弟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做生意有很多帮派,比如晋商、徽商、温商,地域性极强的商业集团,都是靠着宗族才能发展这么大。一般都是子承父业,兄终弟及。一门人的人基本上都是干一个生意的,就像现在的家族企业。

绍兴师爷也是这样,他们一般也是父亲教儿子,兄长带弟弟。最后整个家族都会从事这个行业。嗯,在当时的社会血缘地缘关系,在人际关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官场中站稳脚跟的师爷文人,在官府有需要的时候,往往引荐的也是自己的亲人和老乡。

师爷是古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畸形产物,地位不高,权力却大影响了整个政治生态。

当然,师爷也不全是捞钱的,还有不少做出了一番事业。比如,明朝的徐渭曾担任胡宗宪的幕僚。他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

清朝左宗棠,也是由湖南巡抚的幕僚做起,逐渐成为一代名臣。

还有李鸿章做过曾国藩的幕僚,他后来组建了湘军,最后成了晚清的重臣和封疆大吏。

师爷,这个行业一直到清朝末期,才开始逐渐走向衰弱。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开始整顿官僚,裁撤了不少冗员,废八股、停科举等事件的发生,极大地削弱了绍兴师爷在政坛上的地位和作用。

辛亥革命以后,绍兴师爷彻底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使的入仕的官员们不具备司法审判和钱粮税赋的能力,然而这些却恰恰是政绩考核的重点,因此官员们只能聘请有这方面能力的人来辅助自己,这些人就叫师爷。

所谓“无绍不成衙”,在全国各地的师爷中,绍兴的师爷是属于翘楚的存在。吾乡之业斯者,不啻万家。

(徐渭画像)

大才子徐渭在屡次不第后反而被胡宗宪看中,在担任幕僚期间,徐渭屡次出奇策抗击倭寇,使胡宗宪对他更是高看。

某次,胡宗宪得到一只白鹿,想作为“天降祥瑞”送给皇帝,但因为自己才疏学浅不知如何下笔,正发愁之际,徐渭主动为他写了《上白鹿表》,词藻华丽的文章使得嘉靖皇帝龙颜大悦,大力表扬了胡宗宪一番。

绍兴师爷的三个标准

须胸中有经济,通达时务,庶有文藻,肆应不穷。

又必须十二内外,记诵难忘,举一隅二反三。

更须有天生美才,善于应酬,妙于言论。

以上三点是绍兴人要做师爷必的标准,因此成为师爷难度高,人员少。光是拜师入行就要先学三年时间,在这三年中被淘汰者更甚,能够脱颖而出的必定就是众官员争相聘请之人。

从此以后,田文镜更得到雍正的信任,而邬思道作为一个师爷竟然懂得把握朝廷大局,揣摩帝王心思,也成为了当时传奇人物。

绍兴师爷必须能言善辩、精于辞章。

能言善辩、揣测心思是师爷必须掌握的本领,而绍兴的师爷对这方面理解的更深,很多时候文章中的寥寥数笔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这种独特的技能被称为“师爷笔法”。

但他的师爷马家鼎则认为如果用“屡战屡败”四个字,会让皇帝觉得曾国藩无能,甚至还会撤掉曾国藩的官职。于是,他建议改成“屡败屡战”,这头尾一改,整篇文章的气势立马改变。

当咸丰看到曾国藩的奏章后,不但没怪罪于他,反而觉得曾国藩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不但让兵部增援部队给曾国藩,还在圣旨中夸他勇气可嘉。

绍兴师爷的傲气与精神

绍兴人说:“我们的师爷箱子里总是放着回家的盘缠,合则留,不合则去”,这是绍兴师爷的骄傲和自尊。

绍兴人一向尊重礼仪,耿直勤勉,绍兴师爷不仅是绍兴的一张名片,更是一种文化、一种骄傲。

绍兴师爷算是清朝官制与绍兴人文背景的结合物了。

绍兴本是蛮荒地带,越越王勾践,大禹,秦始皇都治理过绍兴,经过一系列的影响和时间的迁移,慢慢的形成了人文之风,才子辈出,崇尚文化,成为了古时著名的文化中心之一。

后来因为历史上的战争原因,人口南迁了好几次,使得绍兴这个地方人口剧增。古时生产力有限,土地也有限,使得一些绍兴人不得不另外谋求发展,而这些向外发展的经验却形成了绍兴师爷的基因:为人处事好,善于思考,持重谨慎,善于观察等等,再加上本来就崇尚文化,这样懂的就更多。

绍兴的人口增加,也使得绍兴变成了像河南这样的高考大省,竞争太大了,有些人落榜,而有些人当上了官。

但是由于清朝的科举制,文字狱等等,使得有些人即便当上了官,也不够灵活全面。所以需要一些懂社会情况,懂法律,财会,谋略的人来帮助处理。

于是一些落榜的考生,便找到了类似于门客的出路。

绍兴本是文化中心之一,当上官的绍兴人不少,古人又重乡亲,所以一些当上官的人会引荐他们,慢慢的就形成了一个地域性的专业群体,就像三国时期的颍川世家一样,荀彧就是其中的代表。

看看胡雪岩,从王有龄到何桂清到左宗棠,一直充当着类似于门客的角色,虽是商人,但他很大程度能够影响决策性措施。

还有就是与西方的冲突,清朝的政局,这些棘手的问题,都需要精明,识文断字,城府深,善谋划,懂社情的人解决,这就导致了当时符合条件的绍兴人成为了一个群体。

讲一个师爷的小故事:

清朝年间有一种文书叫“钉封文书”,其实是用以表示机密的,经过驿站一级一级传,还要加盖大印,有些人好事,偷偷看了之后再封好。

有一次一个官员边吸大烟边看,不小心烧了,但是还要往下传啊,这可怎么办?

师爷出招了:拿了一张空白纸,往封套里一塞,继续传下去。

这个官员平安无事。

这就是绍兴师爷的用处与过人之处。

自魏晋以来绍兴一直是浙江的文化之都,风雅之邦。绍兴人崇尚读书,心思细腻,性格较为谨慎,守规矩,办事能力强。深得各级府衙的亲睐。明清两代逐渐形成了无绍不成衙的局面,这也跟绍兴人的重情性格有关,乡帮乡,亲帮亲,后来还开办了专门的师爷学堂,遂成气候!

初时的师爷成因是因为绍兴生员参加殿试中进士太多了,为了地区平衡朝廷考官不录了大量当录进士。这些晦气鬼不缘做官则成吏。久而久之其他人也加入进来,行成了一个师爷产业。

为何古时的绍兴盛产师爷?

绍兴一地自古以盛产足智多谋的名谋而闻名天下。至清代,更是形成一个特殊的幕僚群体—绍兴师爷。

但是,人们一提到绍兴师爷,脑海中便会浮现戏剧舞台上那“狗头军师”的形象:尖嘴猴腮、鼻梁上架无边眼睛、眼珠子骨碌碌直转、一肚子“坏水” ……将绍兴师爷与那专门给主子出坏主意、馊点子的“狗头军师”挂上了钩。更有尖刻之人卖弄说,绍兴师爷中的“绍兴”两字,其繁体字就是一副活脱脱的“狗头军师”形象:“搞来搞去,终是小人;一张利嘴,一把笔刀;到处认同乡,东也戤半个月,西也戤半个月,一言以蔽之曰:八面玲珑剔透。”

“狗头军师”,原本是民间喻指那些爱给人出点子而主意又不高明的人,后引申为专门出坏主意的人。最早见诸于文字,大概是清代张南庄的《何典》第十回:“次日,又宣众鬼入朝,论功行赏;便封活死人为蓬头大将,地里鬼为狗头军师。”

那么,绍兴师爷真是所谓的“狗头军师”吗?其实大谬也!试想,当年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等等,何许人也?岂能任凭一个“狗头军师”摆布,而且,事事处处倚仗之!所谓的“狗头军师”,或许只是绍兴师爷群体中的若干不入流之另类或曰败类。纵观绍兴师爷这一特殊群体之才具操守,实在与那“狗头军师”风马牛而不相及。倘若以偏概全,想当然地给绍兴师爷戴上一顶“狗头军师”的帽子,无疑有失公允与客观。

昔年的绍兴师爷既以饱学博识、睿智精明、处事周全作为从幕资本,又大多秉性耿介、刚直不阿,以匡扶正义为己任。如曾任明代抗倭名臣胡宗宪幕僚的徐(渭)文长,入幕意在抗倭,而非图升官发财。时督府威势森严,一般幕客皆“膝语蛇行,不敢举头”,惴惴然惟恐获罪。惟徐文长却始终戴敞乌巾,侃侃而谈,旁若无人,“矫节自好,无所顾请”。

绍兴师爷虽系幕僚,但他们“俨然以宾师相处”,恪守“尽心”、“尽言”、“不合则去”之从幕“三准则”。“尽心”即倾全力为幕主做事,不存异心;“尽言”即畅所欲言,不时纠正幕主在政务中之差错;“不合则去”,则指一旦幕主处事不公,虽经反复劝阻仍毫无转变,便可自行拂袖弃幕主而去。他们绝不会拘泥于某一幕主,为获取蝇头小利而伤天害理。他们大都心存天理、国法、人情。

绍兴师爷这一特殊群体的涌现,固然与封建官僚政治的演化密切相关,但也与绍兴一地独特的文化背景直接相关联。

绍兴一地,自春秋越王勾践争霸始,在大夫文种(此公应该是绍兴师爷的“祖师爷”。当年他向勾践献“七术”,最后仅用“三术”即灭吴,同时也引来杀身之祸)等的倡导下,便重视发展教育。西晋末叶,晋室南迁,是为东晋。山清水秀的绍兴招来众多北方士人聚首,文学流风由此应运而生,历南北朝而不衰。绍兴开始形成重读书的风尚,对求功名趋之若鹜,经隋唐、两宋的进一步强化,得以最终确立。所谓“无论文武,总以甲为重,谓文以途,否则胸怀韬略,学贯天下,皆目为异路”,读书求仕成为一代又一代绍兴人毕生的奋斗目标。

至清代,这股求仕之风更盛,从清顺治至宣统元年,绍兴一地中进士者多达六百三十八人次,中举人者二千三百六十一人次。如此众多获功名者,便产生产生两个结果:一方面官职有限,中士者只能候官补缺,期间,便大量作幕僚,使幕僚群体日益壮大;另一方面进一步剌激人们去苦下功夫读书,因为,一旦中举,可由清贫布衣走向高官厚禄。

绍兴师爷群体的出现,还有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即从顺治至乾隆四年屡兴文字狱。尤其是在处理汪景棋、查嗣庭一案时,突然诏停浙江乡试、会试,一时堵塞发绍兴学子登科入仕的通道。大量学人只得放弃科举,转向学律从幕。于是,日渐形成一个以家庭、乡土为纽带的幕僚群体。绍兴籍师爷龚萼在《雪鸿轩尺牍》中说:“吾乡之业于斯者不啻万家。”他们遍布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衙门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域性“师爷帮”,彼此声援,相互提携。其他乡籍的师爷也纷纷转投之,以“绍兴师爷”自称。

绍兴师爷大致分五类。一曰“书启师爷”,专替幕主起草各类文字;二曰“刑名师爷”,专管协助幕主审理刑事案件;三曰“钱粮师爷”,专门协同幕主办理财政、赋税;四曰“账房师爷”,有的衙门里则由钱粮师爷兼任,专替幕主管理重要账目;五曰“挂号师爷”,主要负责批牍(批答文件);六曰“征比师爷”,负责考核征收田赋。

在整个清代,绍兴师爷深受诸多封疆大吏的器重。曾国藩的师爷房士杰系绍兴会稽人,左宗棠的师爷程埙系绍兴山阴人,张之洞的师爷马家鼎系绍兴会稽人,绍兴山阴的娄春藩则先后当过李鸿章、荣禄、袁世凯、端方等的师爷,一生备受礼遇。

另据《清代野史》记载,雍正年间的河南总督田文镜,其师爷邬斯道也是绍兴人。邬斯道曾替田文镜拟一折参劾当时权倾朝野的隆科多,雍正正好借题发挥,罢免了隆科多,并从此对这位邬师爷刮目相看。雍正曾在田文镜之请安奏折上批曰:“朕安,邬师爷安否?”当然,这也许只是后人在赞赏绍兴师爷时的一个演义。

(本篇完)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