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湖南电视台 > 湖南卫视在线直播

熊文辉(湖南熊文辉简介)

发布时间:2022-05-14 16:59:29   作者:风里有诗句   来源:网友整理   我要投稿

1、人物履历

 

曾任怀化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检察长,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反渎职侵权局局长。

现任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省监察委员会委员。

2、任免信息

 

2018年1月30日,湖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经过表决,任命:熊文辉为湖南省监察委员会委员。

先说一下十位大将,粟裕、陈赓、徐海东、许光达、谭政、肖劲光、王树声、张云逸、黄克诚、罗瑞卿。

评选大将包括其他军衔,一般有三个标准,即资历、战功、军兵种系统。按照资历和战功,大将级一般是在30年代前就加入人民军队,历任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中高级军事指挥员,立有赫赫功勋。十位大将大多能达到这两个标准,相比之下,粟裕、陈赓、肖劲光在红军时期职务较低,属于中基层,相比之下战功也就略低于其他人。但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乃至抗美援朝战争中战功显著,弥补了红军时期的缺憾。还有就是特殊功勋,如徐海东,在红军时期因为保卫了陕甘苏区,为三大主力红军结束长征创造了一个落脚点,这恐怕是十位大将中无人可比的。解放战争期间因病休养,建树不多,但却丝毫不能抹杀红军时期的大功。

讲完大将的评判标准,我们说说罗霄的原型——罗炳辉。这位出身云南的将领生得虎背熊腰,尤其以枪法称之为红军中的传奇。不仅百发百中无从无失手,甚至还有一手听着子弹呼啸的声音就能判断出射击距离远近和方向的绝活!

1929年加入加入人民军队,称得上军中的老资格。长征时期担任红一方面军第9军团军团长,成为一名中层军事指挥员。在长征途中,特别是在重新开始指挥红军后,红9军团一直作为方面军4个军团中的一支战略机动力量(1、3军团担负攻坚、开路任务,5军团殿后)。

在四渡赤水战役中,罗炳辉指挥红九军团担负吸引和牵制敌人主力任务,一直游离于主力部队之外。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取道云南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正是红九军团在贵州以北佯动、死死吸引住敌军创下的良机。当红军主力全部南渡乌江后,因为敌军重兵杀到,红九军团与主力被隔开,只好单独在乌江以北与敌军继续。在罗炳辉的指挥下,红九军团打垮了跟的最紧的黔军,硬生生从敌军包围圈中撕开一个口子,满载着缴获的90000大洋顺着主力转移的方向径直向西追赶。几乎和其他三个军团同时抢渡金沙江,一个在皎平渡,一个在盐井坪,最后在川西南莽莽苍苍的大凉山中会合。值得一提的是,红九军团带来的90000大洋在几个月后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采购物资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全面抗战爆发后,罗炳辉赶赴华东,和陈毅、项英一道参与新四军的组建工作。先后担任支队副司令员、司令员,皖南事变后一度出任副军长。在抗战出,罗炳辉靠着在红军时期就摸索出来的一整套游击战术在华东、华中战场机动灵活的打击日军,时常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令鬼子和顽军胆寒。

就是这样一位虎虎有生气的人民军队骁将,只可惜天不假年,于1946年6月21日在枣庄战役中因为突发脑溢血不幸逝世。他逝世后,孙留职务由粟裕接替。

所以,从罗炳辉将军传奇一生的角度来看,完全具备晋升大将军衔的资格。建国后,和中央军委也对这位战功赫赫的云南籍战将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位列36位著名的军事家之一!

罗炳辉参加红军后,成长速度是非常快的,这和他当时军事经验比较丰富有关系,也是因为当时红军各级指挥员在频繁的战争中牺牲比较大,所以到红一军团成立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一军团下属的三个军中,第十二军的代理军长了。

1933年,为了应对当时反围剿战争规模不断扩大的局面,中央把地方部队集中起来,升格为红九军团,罗炳辉任九军团军团长。当时红一方面军下属四个军团,一军团,三军团,五军团和九军团,但九军团相对来说人数比较少,战斗力差一些。

长征出发前,红一方面军又把扩红招来的新兵编为八军团,另外,抽调大约七千人的红军部队,组建了七军团。七军团的军团长为寻淮洲,参谋长为粟裕,罗炳辉的资历和当时的价格和寻淮洲差不多,比粟裕要搞一些。

到遵义会议后,五军团和九军团因为伤亡过大,严重减员,所以被从军团降格为军,董振堂和罗炳辉仍任军长。不过罗炳辉比董振堂命好的地方在于,后来董振堂被裹挟参加了西征,在河西走廊牺牲了,而罗炳辉并没有被裹挟走。

抗战开始后,罗炳辉又被中央从陕北调往新四军,一直担任陈老总的副手。在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重建军部的时候,罗炳辉升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第一副军长是德高望重的张云逸,粟裕当时接手一支队司令员,地位在罗炳辉之下。

抗战结束后,罗帅的山东军区被调往东北战场,华东新四军军部调往山东,留下的新四军余部成立华中军区,司令员张云逸,副司令员粟裕,罗炳辉则随陈毅调往山东,担任山东军区的副司令员,实际上是担任陈老总军事上的主要副手。

从资历来说,罗炳辉的资历高于所有上将,在大将中也是中等偏上的水平。除了粟裕是例外情况之外,其他人中,罗炳辉的资历与战绩与肖劲光,陈赓,黄克诚差不多,资历虽不如张云逸,但是战绩要更大。尤其是考虑到去世早,如果他能坚持到解放战争结束,当到兵团司令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不过大将这个级别中有很多因素影响,比如王树声,徐海东,在解放战争中基本上没有太多贡献,但是王树声有山头的因素,徐海东又有特殊贡献,所以也评了大将。许光达也是考虑了山头因素才评上大将。谭政其实也算是特殊情况,虽然他是四野总部首长之一,但一直是政工干部,刘亚楼就不服。

综合来看,罗炳辉如果坚持到解放战争结束,战绩会更大,从大将中挤掉别人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他唯一的短板就是他在红军时期没有明显的山头,既不是方面军级别的代表性人物,也不属于一军团或者三军团,所以代表性也差一些,而这是评衔时候特别重要的一个考量因素。

答:罗霄是谁?谁是罗霄?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无厘头哈。

老实说,没看过老电影《从奴隶到将军》的人,根本就不知道罗霄是何许人也。

罗霄是《从奴隶到将军》的主角,原型人物是曾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的罗炳辉。

1955年评衔是新中国开国第一次评衔,颇有开国功臣论功行赏的意味,所以,历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罗炳辉病逝于1946年,没有等到这一天,可惜了。

如果不病逝,要我说,以罗炳辉的资历和战绩论,绝对可以当上大将。

为什么说得这么绝对呢?

当时,主持评定活动的中央军委主席明确表示,评定“当代军事家”就是以“大将资格”为基线的。

如果不相信,不妨来细数这三十六人。

这三十六人是以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为主体的,剩下的十六人中,、周恩来、三位,是具有元帅资格的;、两位,是具有大将资格的;其他的叶挺、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权、彭雪枫、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和这里要谈的主角罗炳辉这十一人,都是英年早逝的。

1955年评衔时,是全国人民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他本人又在革命战争中居功至伟,是大元帅衔的唯一人选,但根据他本人的意见,最终没有授大元帅衔。

周恩来在战争时期曾任南昌起义前委书记、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总政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是百色起义领导人,曾任刘邓大军政委、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他们在对敌作战、参与战略决策等方面功勋彪炳,授予元帅军衔当之无愧。但提出已到地方工作的就不评衔了,周恩来、既已在政府工作,就退出了元帅评衔。

同样,原本是1955年评衔时的大将人选,但他也已在政府工作,也退出了评衔。

在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三军团政委、总政治部副主任、中央军委秘书长,这样的资历,授大将衔也是没有问题的,但他解放后他已不担任军职,也没有参加评衔。

所以,评定“当代军事家”就是以“大将资格”为基线的,其中上将、中将、少将提都不用提。

罗炳辉能入选三十六军事家,如果不病逝,那么,到1955年评衔,当然可以当上大将。

罗炳辉一生的传奇经历很多,特别要值得一提的是,他是让日寇胆战心惊的抗日名将,曾制订有一套足以媲美戚继光“鸳鸯阵”的战法的“梅花桩战术”,常常打得日寇晕头转向、找不着北。

1946年6月21 日,罗炳辉因脑溢血猝然去世,被认定为“立功尤著”的红军高级将领和抗日名将。

再说一句题外话:罗炳辉葬于临沂。1947年3月底,蒋军发动了对山东的重点进攻,我军放弃鲁南作战略转移。蒋军占领鲁南后,为了泄愤解气,竟然发掘罗墓,对罗炳辉的遗体进行肆意,最后丢到沂河沙滩上。

不用说,蒋军这种做法,实在是丧尽天良,人神共愤。

电影《从奴隶到将军》的罗霄,原型是罗炳辉。1946年6月罗炳辉病逝,时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

如果罗炳辉不病逝,只要在解放战争中正常发挥水平,当大将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我爷爷曾经给罗炳辉当过卫队长,他说过:只要罗炳辉不死,一定是大将。

1,罗炳辉病逝时,当时的十大将的军事职务对比。

十大大将排名: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如果罗炳辉活到大将授衔时,应该紧排在张云逸之后。

罗炳辉病逝时,当时张云逸担任新四军第一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王树声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司令员。

当时的山东军区实力远超中原(河南)军区,新四军的副军长的职务也高于中原军区第一纵队司令(相当于师长。当时的纵队人数差异很大)。

所以罗炳辉排在张云逸之后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2,罗炳辉病逝前的最后一次大战役

1946年1月,罗炳辉指挥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相当于1个军),在友军配合下,进行枣庄反击战,歼灭军2.8万余人。

1945年10月-12月,华中军区副司令员粟裕指挥高邮战役和陇海线徐海段战役,歼灭拒降日伪军2万余人。

1945年9月-10月,陈赓指挥太岳纵队参加上党战役,共歼敌1万4千余人。

此时,罗炳辉和粟裕、陈赓的战绩相比,毫不逊色。

3,罗炳辉在红军时期的职务是红九军团军团长

1930年6月,红四军在长汀整编,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不久改称红一军团。红一军团总指挥朱德、政治委员。红一军团下辖三个军:

红四军,军长;

红三军,军长黄公略;

红十二军,代军长罗炳辉。(这时的罗炳辉职务仅比稍低一点。)

1932年3月,任红1军团总指挥(后称军团长)。

1933年10月28日,罗炳辉任红9军团军团长。

当时十大将的军事职务:

1934年11月,粟裕任红十军团参谋长。

1934年10月,张云逸任红8军团参谋长。

1935年9月,徐海东任红二十五军军长。

1935年12月,陈赓任红军第一师师长。

因为罗炳辉的红9军团编入了张国焘的左路军,所以有一段时间,罗炳辉的升迁速度慢了一点。

4,抗日战争时期的罗炳辉

1937年12月,罗炳辉任八路军副参谋长。

1938年9月,罗炳辉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第一支队司令是陈毅)。

1939年,罗炳辉任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相当于旅长)。

5,早年的罗炳辉

罗炳辉于1897年12月22日,出生于云南彝良县大河乡偏坡寨的一家汉族农民家庭。他祖上在清朝湖广填四川时移民到四川,后搬迁到彝良。

罗炳辉出生时,因为父母勤劳,从贫农变成了中农,有一点自己田地,还做小生意。罗炳辉小时候还读过3年私塾。后来因为被土豪敲诈,罗家又家道中落。11岁的罗炳辉胆量过人,敢跟土豪们论理。

辛亥革命后,罗炳辉去昆明当兵,正好参加了蔡锷领导的护。

罗炳辉当兵期间,云南彝良县的恶霸欺压他的家人,母亲被毒打气疯惨死,父亲被诬告入狱,家产被炒,兄弟们被通缉逃亡。

后来,罗炳辉不满唐继尧的,参加了的北伐军。

1926年,罗炳辉成为北伐军第三军军长朱培德的警卫营营长。

1928年,罗炳辉被遣散回家,坐的船触礁沉没,300个滇军遣散士兵全被淹死。所幸罗炳辉被友人相约耽误了乘船而躲过一劫。

1929年,罗炳辉到江西吉安但任靖卫剿匪队长,后参加红军。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本文为原创,如果觉得有点意思,敬请点一下关注并点赞。

《从奴隶到将军》中罗霄的原型人物是红军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

红军长征前后的几位军团长的成就如下:

红一军团军团长:开国元帅

红二军团军团长贺龙:开国元帅

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开国元帅

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阵亡

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开国上将

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阵亡

红八军团军团长周昆:失踪

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病逝

红十军团军团长刘畴西:被俘遇害

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开国大将

因此,罗炳辉如果不死,开国时的军衔应该在上将和大将之间,极有可能是上将。

罗霄原型罗炳辉,如果没有提前病逝,以他的资历和战绩,被授予大将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出身云南彝良贫苦家庭的他,早在1929年就加入了中国,之后又参加了长征和抗日战争,可惜在解放战争开始后不久便病逝了,虽然没能参加之后的解放战争,但在建国后仍然被认定为解放军36个军事家之一,在2009年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足见他的能力和影响力。

△罗霄原型罗炳辉

出身贫苦家庭,后参军作战

罗炳辉于1897年12月生于云南彝良一个汉族贫苦家庭,父亲以做佃农与买卖为生,从小生活艰苦,长期受地主剥削,这也使得罗炳辉从小就养成了倔强的性格。12岁时因地主诬陷,罗炳辉孤身到县城告状,虽因地主用金钱贿赂官员没能成功,但却让大家意识到罗炳辉并不好惹,而罗炳辉也从此树立了打倒土豪恶霸的目标。

△罗炳辉(右二)

二年(1913年),罗炳辉见土豪恶霸谢介臣被军队整治的敢怒不敢言,于是便想要参军。之后步行至昆明参军,因无关系未能成功,于是只好在昆明以木匠、伙夫、马夫为生,直到四年(1915年)才加入唐继尧的部队,因吃苦耐劳和作战勇敢,很快就被提拔为了三等中士,到1920年时,便当上了唐继尧的随行军士。

1921年,在滇军顾品珍、叶荃的攻击下,唐继尧被迫下野,罗炳辉逐随唐继尧、唐继虞远赴香港,不过在见识了二唐糜烂的生活后,罗炳辉不愿再跟随二人,在请假而不能后,最终留下一封书信,悄悄离开了香港。

△唐继尧

1922年,罗炳辉投奔滇军,先后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东征战争和领导的北伐战争。之后由于陈炯明在广州叛变革命,北伐军回师讨伐,结果被陈炯明击败。罗炳辉奉总指挥朱培德之命外出考察,得知战况后疾行190余里将消息报告朱培德,避免了滇军的全军覆没。

1926年,北伐中路军进兵南昌,罗炳辉奉命率二营首攻牛行车站,一番血战下来,虽然成功夺下,为主力部队进入南昌打开了重要门户,但全营此时也就剩下了80多人。

加入后,多次参与重大行动

1927年3月,罗炳辉在南昌参加赣州总工会领导人赞坚的追悼会时,听到了党人朱德的讲话。罗炳辉大受启发,此后多次聆听朱德讲课。

△朱德

1929年4月,罗炳辉任江西吉安县警卫大队大队长,派滇籍党员赵醒吾对其进行教育争取。同年7月,罗炳辉秘密加入中国,之后按照指示,指挥以吉安为中心的赣西数县武装起义,之后被任命为中国工农红军江西独立第五团团长。后又与红军一起打下万安,歼灭了唐云山部,之后转战湘赣,对赣西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立下大功。

1930年长汀会议后,罗炳辉被任命为红十二军的代理军长、军长,后被任命为红九军团军团长。

△与孩子们在一起的罗炳辉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开始长征,罗炳辉率红九军团突出重围,抢渡湘江,进入西南地区。次年渡过金沙江,从南昌进入梁山彝区,彻底摆脱军队的围追堵截。之后在彝族同胞的带领下,罗炳辉率领的红九军团顺利通过凉山彝族地区,与中央红军主力在将台堡、会宁城会师。

抗日战争爆发后,罗炳辉离开延安,奔赴华中抗日前线,于1938年被任命为皖南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与司令员陈毅并肩战斗。次年5月,罗炳辉随叶挺北渡长江,同年7月被任命为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员,江北指挥部副指挥。皖南事变后,面对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罗炳辉制定出了“梅花桩战术”对日军进行打击。

△罗炳辉

罗炳辉由于多年的艰苦战争,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病,当抗战胜利的消息传遍全国之时,罗炳辉却因高血压而处于昏迷之中,直到第二天醒来后才得知这一喜讯。之后他坚决要求重返前线,参加受降工作。

1946年4月,解放战争爆发,罗炳辉被任命为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兼新四军第二副军长。6月9日,指挥发动枣庄战役,解放枣庄。6月21日,罗炳辉终因脑溢血去世,终年49岁。

对于罗炳辉,毛主席评价他是“正派耿直”,“在滇军中是革命的”,“战争经验丰富,有军事才能,很会打仗”的战士,周恩来、也先后赞誉他是“人民功臣”。如果他没有因病去世,以他的能力必将在解放战争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再配以他的资历,建国后被授予大将,我认为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罗霄是电影《从奴隶到将军》中的人物,其原型是罗炳辉。

1989年,中央军委确定的33位军事家,其中就有罗炳辉。之后,在编纂《中事百科全书》的过程中,1994年8月经中央军委审议,又确定增补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三位烈士为军事家。这样,被称为军事家的共计有36人。

罗炳辉(1897.12-1946.6)出生在云南彝良一个汉族贫苦家庭。1915年入滇军当兵,因作战勇敢升至营长。1922年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东征战争和北伐战争。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同年11月在江西吉安领导靖卫大队士兵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长、旅长、第六军第二纵队长、第十二军和第二十二军军长等职。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不久,任红九军团军团长。长征时期,罗炳辉率领红九军团作为全军的奇兵,一直担负牵制和吸引敌人主力后卫任务。抗日战争时期,罗炳辉先后以副参谋长和副司令员的名义在武汉从事统一战线工作以及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罗炳辉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领导枣庄战役。同年6月21日在山东临沂病逝并安葬于临沂。

再来看看十大将。粟裕、陈赓、徐海东、许光达、谭政、肖劲光、王树声、张云逸、黄克诚、罗瑞卿。

根据1955年通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

元帅评选标准: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大将评选标准:授予军官军衔,应以现任职务、政治品质、业务能力、在军队中服务的经历和对革命事业的贡献为依据。

这里面,“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领导三大起义是个硬指标,除了十大元帅外,大概只有叶挺符合条件。“领导战役军团作战”这个标准看,作为红一红二红四这三个方面军的领导,八路军、新四军的领导,五大野战军的领导,这里面除了十大元帅外,大概只有牺牲的曾中生,项英以及在地方工作的或提前退出政治舞台高岗、饶漱石符合条件。

粟裕在抗日战争,特别是解放战争时期战功非常大,但是比照前面这两个硬性标准,除了担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勉强符合”领导战役军团作战“,但是在红军时期只是作为较弱的偏师红七、红十的参谋长。再比较林总,两人在南昌起义时期虽然都是下级军官,但是红军时期,林总是作为中央红军实力最强、中央最倚重的绝对第一主力的红一军团军团长。因此,粟裕如评元帅,在资历上,特别是红军时期是个硬伤。另一个硬伤就是那个代司令员的代字。

从这能看出来,作为非主力的红九军团长的罗炳辉只能往大将靠。

作为第二大将的徐海东,由于生病,抗战中后期已经离开前线在养病,但是,对于独立领导红25军第一个长征到陕北,并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合并组建红15军团,扩大和巩固了陕北根据地,为艰苦长征到陕北的中央和红一方面军找到了落脚点。这个功劳是无出其右的。毛主席一句“徐海东同志是对革命有大功的”就是很好的概括。

大将里面军功显赫的还有陈赓,解放战争时期,陈赓率领的第四兵团以及第十三军,战绩为我军的七十个军之最。

军衔评比,除了上面那些指标外,其实还有一个不能形成书面的“山头”考量。既要代表人民军队的各个方面。

四野政治部主任谭政代表着军队的政工,许光达是红二和一野的代表,罗瑞卿是华北代表,萧劲光代表着红一和四野(而且萧在解放战争中战功也很大),王树声(红四副总指挥)代表着红四和二野,黄克诚代表着八路军山东军区和四野,张云逸代表着百色起义、红七军及新四军、三野。

相比较,新四军时期,罗炳辉是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而张云逸是江北指挥部指挥,新四军第一副军长。

这样看来,如果罗炳辉不是英年早逝,按照正常发展来看,其职务会低于张云逸。而且,张云逸的资历非常老,是唯一的大将军衔但享受元帅待遇的。

因此,罗炳辉评大将的难度比较大。假设他能活到解放后,只有三个可能被评为大将:

一是在解放战争中像粟总那样光芒灿烂,二是老好人黄克诚坚决相让,三是评定十一大将。

其实,这一切都是假设。

红30军政委,西路军最后时期的总负责人,抗日时期带领160人的干部队创建了比肩晋察冀、太行、山东、苏北的中原根据地,由于到政府工作而未能授衔。

红六军团的萧克、王震也只是被评为上将,胶东的许和尚也只是上将,老资格的周士第(叶挺独立团的营长)也只是上将,129师385旅张宗逊(陈赓是386旅旅长)也是上将。等等。

而在皖南事变时牺牲的袁国平、周子昆,抗战时牺牲的左权、彭雪枫,被错杀的高敬亭,脱离革命队伍的原八军团军团长周昆,林负伤后的115师代师长陈光,解放战争时期牺牲,原山东根据地主要负责人朱瑞,以及红军时期牺牲的刘志丹、方志敏、董振棠、黄公略等等,其实他们如果能活着,能正常发展下来都够资格评大将。

就本问题来说,假设罗炳辉能活着,在五五年授衔时最大的可能是授予上将军衔。

罗霄是老电影《从奴隶到将军》的主人公,那个年代在文学作品里直接使用老一辈革命家姓名是禁区,比如粟裕将军在电影《黄桥决战》里就成了“谷盈”,而罗霄的原型当然是长征中的“神行太保”红九军团长、滇军出身的名将罗炳辉。

(罗炳辉将军)

抗日战争胜利前,罗炳辉已是新四军副军长,资历和军中职务犹在粟裕将军(一师师长)之上,1955年授衔时,仍然有军职的新四军几位师长粟裕、黄克诚、张云逸全部是大将军衔,因此需要讨论的不是罗炳辉将军的大将资格问题,而是他有没有机会成为十大元帅之一。

罗炳辉,云南彝良人,18岁时从家乡步行17天前往省城昆明,参加了唐继尧的滇军。1926年时已是滇军营长,1929年秘密入党,并在江西吉安率领麾下的准军事部队“靖卫大队”起义参加红军,历任红军团长、师长和军长,1933年红九军团成立时担任军团长(红一方面军在长征开始时有一、三、五、八、九军团,红八军团后来整编时取消)。

(从奴隶到将军剧照)

红九军团在云贵机动作战期间,始终担负着伪装红军主力吸引和牵制敌人的重任,游离于大部队之外。偏师于几十万敌军之间,状极危险,军团长罗炳辉和政委何长工指挥部队以机动灵活的战术,既完成了迷惑敌人的任务,又突出重围胜利归队,不但部队没有减员,还一路缴获了90000块大洋,堪称奇迹。

在贵州的乌江边上,罗炳辉指挥红九军团伏击追击而来的黔军王家烈所部,一战俘敌1800人,这些“双枪兵”也没办法吸收进红军队伍,只好每人发三块大洋路费遣散;在云南会泽,城里的保安团和百姓听说是“滇人罗炳辉”回来了,打死了试图抵抗的县长,大开城门迎接红九军团,在美国记者斯诺的《续西行漫记》中,将罗炳辉将军誉为“传奇式英雄”。

(红九军团长罗炳辉)

罗炳辉英勇善战,他的枪法是军中传奇,百发百中,绝无失手,后来在抗日战争中曾再创奇迹:他的一颗子弹穿透两个鬼子的胸膛、击穿第三个鬼子的脑袋、最后嵌进第四个鬼子的胳膊里,并且身材魁梧,胆识过人,“站如一座山,坐似一尊塔”,是一员擅打硬仗的红军名将。他的夫人杨厚珍是长征队伍中唯一的缠足女性,硬是跟随罗将军走完25000里。

抗战爆发后被派往华中抗日前线,参与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组建新四军的工作,并出任第一支队副司令员(陈毅、罗炳辉),当时的新四军还只有四个支队。1939年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总指挥、五支队司令员,在苏北和苏中的抗日斗争勋卓著,“皖南事变”后出任新四军副军长,1946年新四军军部接掌山东军区(罗帅率山东军区机关进军东北),罗炳辉再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陈毅、罗炳辉)。

(新四军副军长罗炳辉)

罗炳辉不仅高大威猛,实则有勇有谋,红军时期就曾经创造了“麻雀战”、“跳梁阵”等山地游击战术,抗战时期又创造了一整套诱敌、扰敌、奇袭和反击等内容的游击战法,诸如“火烧野牛”、“四两拨千斤”、“梅花战术”等等,其中尤以梅花战术最为出名,多次以少胜多打败日寇,在淮南地区用此战法一次就消灭日军500余人。

遗憾的是,长期艰苦的战争生涯,使罗炳辉将军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1946年6月21日,刚刚指挥完消灭顽军28000余人解放枣庄的战役,便因脑溢血突然殉职,作为陈老总一直的副手,罗炳辉将军本来应有更广阔的战场和更巨大的战功。建国以后被确定为我军著名的36位军事家之一,也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云南籍将军,若非过早牺牲,授大将衔顺理成章,封帅亦有可能。

(从奴隶到将军剧照)

1.谢邀,坦白说,上将肯定没问题,大将还是有点勉强的。

2.我们现在来推论罗炳辉如果参加55授衔时往往会拿后来评定的36个军事家来推导出罗炳辉如授衔必授大将的结论,但这个结论相当牵强的。因为评选36位军事家已经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儿,其中不光包括十大元帅+十大将,也有、、等未参与授衔,还包括了叶挺、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权、彭雪枫、罗炳辉等。就以这个名单来推导必授大将实属勉强。

3.再看十大将的名单,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这个排名也是有讲究的:粟1不用说了;徐2也没争议,就凭中央红军刚到陕北时徐海东送去的几千大洋,这个大将就肯定没跑;黄3一方面是打造新四军三师有空,另一方面也是他率先致电中央抢占东北,也算是天功;陈赓资格太老,各个山头关系复杂;谭政是政工代表;肖劲光和张云逸资格极深,尤其是张云逸,新四军第一副军长,一直压过罗炳辉一头;罗长子不用说了;王树声是红四的代表,方面军副总指挥,排到第9已经很委屈了;许光达略有争议,但却是红二方面军的山头代表,加上又有个跟苏联装甲兵司令对等的需要,这个大将也是情理之中。

4.那来看罗炳辉将军的资历:红军时的九军团军团长;抗战时的八路军副参座,后赴新四军从只对副司令开始做起,后来成为新四军副军长;解放战争初期因病牺牲……

5.红军时的军团长是绝对的方面大员,像一军团、二军团贺龙、三军团彭德怀都是元帅;15军团徐海东是开国大将……但是呢,首先革命时期,部队编制相当混乱,同是一二三军团这都是主力中的主力,而红九军团谈不上绝对主力;其次,军团长中除了寻淮洲、董振堂、刘畴西等牺牲者之外,还有个肖克,55授衔也只是上将第一而已……

5.来对比下肖克跟罗炳辉,肖克不光是军团长,还是后来的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120师副师长……单就这两个职务,就至少大将起步了,八路军三个师的正副师长:聂荣臻、贺龙肖克、徐向前,除了肖克,一水的元帅……当然肖克将军的问题更加复杂一点,还牵扯到站队的问题……但是这也足以说明,当时授衔的复杂……并不是绝对的1+1=2那么简单……

6.还是从十大将中说,以罗将军的资历和战功,前8基本上那都是没法PK的,比如说张云逸,整个新四军期间他的职务都是在罗将军之上;再比如王树声,尽管整个抗战和解放期间他都属于投闲散置状态,但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资历在那里,就肯定比罗要靠前。

7.唯一可能比一比的可能就是许光达,但是呢,真要说能顶掉许进入十大将的,罗炳辉的顺位也并不靠前……比如说肖克,再比如拟授大将的、谭震林,甚至就连后来因故未参与授衔的程子华,红军时虽然只是军长,但在抗战和解放时期,程子华地位相当的高,也是东北野战军第一波的兵团司令……妥妥的大将资历……

8.更何况还有个争议人物陈光,后来的115师代师长,这可是准元帅的资历了……

9.原因还在于,授衔不光要考量个人的资历、战功,更要考虑山头因素……十大将中,来自新四军的已经有粟、张(这两人是必然入围),如果再加上罗,那么十占其三,这个比例八路军三个主力师就完全没法平衡了……

10.所以除非是十大将名额扩编,否则罗将军要进入大将的行列还真有点难。

罗霄是1979年上映的国产影片《从奴隶到将军》中的主人公,他的原型就是我国红军将领中的“牛人”——罗炳辉。

说到“罗炳辉”的“牛”,我们先来看一则启事:

周恩来、张国焘,“生擒者各奖五万元,献首级者各奖三万元”;罗炳辉,“生擒者奖八万元,献首级者奖五万元”。

这是1935年2月在《日报》上刊登的一则悬赏启事,罗炳辉的赏额居然比周恩来的还要高。

其实罗炳辉也是苦出身。1897年12月他出生在云南彝良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从小就帮人放牛,生活十分艰苦,但他的性格却非常刚烈。

11岁时就敢和当地的劣绅争辩论理;18岁时又瞒着家人去昆明参加了滇军。

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了自己“从奴隶到将军”的传奇生涯。

他能吃苦,能打仗,而且又很会打仗,所以他很快就从一个小小的士兵一路升到了营长。

后来他结识了已经成为党员的朱德,逐渐认识和接受了的思想和主张,在1929年7月秘密地加入了中国。

并在这一年的10月率领他的江西吉安靖卫大队起义,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

罗炳辉在红军中有许多的绰号,比如“罗炳飞”、“大肚罗汉”、“神”、“神行太保”、“子弹不敢碰的军神”等等。

不过说起罗炳辉的神枪,还真不是盖的。

据说,在抗战中他曾经用一颗子弹干掉了三个日本鬼子,还叫第四个受了伤。很难想象吧?

因为子弹是先穿过了前两个鬼子的喉咙,又掀掉了第三个鬼子的天灵盖,最后钻进了第四个鬼子的胳膊。

这枪法够牛吧。

在新四军里,粟裕也堪称是枪法如神,所以陈毅就想让粟裕跟罗炳辉比试比试,结果粟裕连声说不敢,甘拜下风。

罗炳辉不仅有“一枪打了三个半”、“深夜林中击獾子”的“神枪”和“神耳”,最绝的是他的“神行”。

第三次反“围剿”时,罗炳辉是红12军的军长,为了吸引敌军的十几万主力,将红12军误认为是红军的主力。

同时他带着部队在绵延起伏的山岭间,看哪座山高,就爬哪座山,用他的话说是要“累死这些王八蛋”。

就这样敌军被红12军牢牢地牵着,抗着笨重的装备,在崇山峻岭中来回地跑了半个多月,才回过味来,知道上了当。

可此时敌军已经被累成了狗,早已无心再战了,使红军抓住战机,一举击溃了敌军7个师,彻底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

气得老蒋直骂:“谁这么缺德,把肥的拖瘦,瘦的拖垮。”

罗炳辉和他的部队,在当时被称作是攻不破的“罗炳辉防线”。

长征中,作为军团长的罗炳辉,带领他的红九军团屡次出色地完成了迷惑和牵制敌人的任务。

不仅保证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还成功地掩护了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的北上。

尤其是在四渡赤水时,由于他们佯装主力,在乌江以北的金沙和马鬃岭一带成功地“牵走”了敌军,使中央红军有充足的时间在乌江上搭建浮桥,顺利地渡过了乌江。

但红九军团却因敌军封锁渡口,被隔阻在乌江的北岸。

为了摆脱险境,罗炳辉率红九军团孤军奋战,先在贵州金沙县的菜子坳击溃了黔军尤国才的5个团,缴获1000多支步枪。

取得了菜子坳战斗的胜利,这也是红军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之后又多次消灭了敌军的正面进攻,粉碎了敌军10多个团的包围,吓得川军20个团不敢往前走。

迟滞了敌军对中央红军6个师的行动,使红军主力能从容地经过黔西南向滇东挺进,也为红九军团自己甩开敌人创造了条件。

最终他们渡过了金沙江,也穿过彝民区,行军作战,整整走了52天,横跨3省17个县,终于与红军主力会合。

而且还在保存部队实力的同时,在沿途扩充军队,仅在会泽县就扩军1400余人,将缴获的物资,上交中央或分送给兄弟部队,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罗炳辉一生征战沙场,屡建奇功,事迹不胜枚举。只可惜1946年6月他在前线病逝。不然我们还能在解放战争中,领略到他更多的神奇战绩。

罗炳辉去世后,中央认定他是“立功尤著”的红军高级将领和抗日名将。

1989年他也被中央军委确定为中国著名的36位军事家之一,跟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并肩立于其中。

所以如果罗炳辉不是英年早逝,无论是资历、经验,还是战功伟绩,在1955年新中国的授衔中,是一定能够赢得大将军衔的。

红网时刻1月19日讯(记者 吴公然)1月19日,湖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免去:熊文辉的湖南省监察委员会委员职务。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