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重庆电视台 > 重庆新闻在线直播

预言三战的爆发时间(推背图预言第二次世界大战)

发布时间:2022-06-03 16:54:58   作者:隐身守侯   来源:网友分享   我要投稿

预言三战的爆发时间(推背图预言第二次世界大战)

 随着世界局势的动荡,2022年注定不会是平静的一年,很多小伙伴们担心未来的局势,害怕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我们来看看一些民间的预言家、科学家们怎么说的吧。

一、巴巴万加瞎眼婆婆预言

她是一位双眼失明的妇女,之前也预言过很多事情,并且之前也有预言成功过几次,受到一部分人的认可,她曾经预言过第三次大战是在2011年发生,但是并没有发生过。



二、埃尔迈克耶预言

他是一个德国人,他曾经预言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的黑人和一个红发人,两人用匕首将另外一个人杀死,于是战争就会从中东爆发了。

三、修女预言

在12世纪的美国,一位修女经常预言过第三次世界大战,她还预言了美国将会毁灭,未来的很多国家都将发生非常大的自然灾害。将会有一颗彗星经过地球,经过地球之后,地球上许多国家都会出现重大疾病



四、圣尼勒斯预言他是一位苦行僧

主要预言的是20世纪的一些事情,并且说20世纪末期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人们将会逐渐变得没有品行,最终导致男女不分。



五、爱因斯坦预言

如果三战爆发,人类会回到原始社会,各种高科技都被摧毁,人类文明也会倒退数百年,第四次大战会使用木棍作战。



六、霍金预言

霍金生前在一次采访中就曾说过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话,那么人类将面临的敌人不是外星人,而是我们身边的人工智能,第三次世界大战预计在2050年发生。



七、圣经预言

圣经密码成功的进行了很多预言,其中破解出来的最让人关注的是世界大战,在书里将第三次世界大战联系在一起是“叙利亚”,难道这个意思是说,这场战争要在叙利亚开始吗?



八、印度神童阿南德预言2022年

2019年时他提前预言了病毒爆发,这次他预言在2022年的5月份的时候,地球将会迎来全新的局面,病毒会逐渐消失、经济也会逐步恢复,此外他还预测了经济问题,认为2022年的股票会严重亏损,美国甚至会因此动摇根基。



不过就预言2019年将有病毒爆发的视频,我发现这个视频他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印度版本,还有一个就是发表在TikTok的预言,在印度版本中直接就没有他对病毒的预言,而在TikTok版本中,也只提到了一句“疾病广泛传播”,就一语带过了,大家想想这能算预言吗?

此外在他原来的预言中,绝大多数预言都没成功,就比如曾经语言:“美国和伊朗、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有99%概率爆发两场战争”,从而导致全球市场崩溃,还有在2021年世界大战将会爆发,石油价格也会疯长,而这些预言可以说都没有成功。

九、推背图预言2022年会发生什么事?

2022年对应了《推背图》第39象,预言中是这样写的谶曰:鸟无足、山有月、旭初升、人都哭,颂曰:十二月中气不和、南山有雀北山罗、一朝听得金鸡叫、大海沉沉日已过。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乃至北非,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战争造成的伤亡9000余万人,直接经济损失5万多亿美元。

毫不夸张地说,二战是人类的一场浩劫,一场噩梦;发动二战使德国和日本成为二战最大的输家,领土都被同盟国占领,还被迫割地赔款。英国也是二战的一个输家,经过二战失去了很多殖民地。

有输家就有赢家,那么谁是二战最大的赢家呢,当然是苏联。

苏联得到了大片领土

经过二战,苏联获得了大片领土。二战后,苏联吞并的土地甚至比德日意三个战败国领土加起来还多。面积之多,叫人叹为观止,远远超过斯大林的想象,可以说是天上掉下大馅饼。

这些领土当中最有价值的,是芬兰的卡累利阿地区。

芬兰战略地位重要,紧扼波罗的海的咽喉,是一大块肥肉。

在十七世纪初的时候,沙皇为了北进征服欧洲,把首都迁到了圣彼得堡。可是芬兰人民不屈不挠后,誓死反抗,最后俄国独立了出去,沙俄弄了个鸡飞蛋打,但俄国没有死心,依旧对波罗的海入海口念念不忘。

于是在二战爆发后,斯大林浑水摸鱼、趁机主动挑起和芬兰的战争。因为两国实力悬殊,所以芬兰只能忍气吞声地交出卡累利阿地区。苏联在二战期间还有一个重大收获,那就是出兵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三个临近波罗的海的国家,把十八万平方公里收入囊中。

波兰东部,苏联立马发兵趁乱占领了这块地区。

二战之后,苏联还如愿以偿占领了波兰东部领土,一共有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并入苏联版图。

德国战败之后,斯大林毫不客气,把波罗的海一侧属于德国的东普鲁士也收入囊中,并将其改名为加里宁格勒。

作为出兵东北的报酬,苏联占领了当时由日本实际控制的北方四岛。同样被日本控制,面积为76400的库页岛,也被苏联出兵占领。

苏联得到了一个卫星国

作为苏联出兵东北的报酬,苏联迫使英美和中国承认,得到了一个附属国,或者说卫星国蒙古。苏联进可以把蒙古当跳板,退可以把蒙古当做战列缓冲区,收获颇丰。

苏联从中国得到巨大利益

在雅尔塔会议上苏联贪心不足,提出了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等要求。

苏联成为东欧国家的太上皇

二战前苏联在欧洲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二战中苏联在东欧7国扶植代理人建立起亲苏政府。

这些国家是德国即东德、波兰、阿尔巴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并且在1955年成立了华约,有了跟西方国家叫板的资本。东欧八国政府对苏联俯首帖耳、言听计从,如果不听话,马上就会被颠覆。毫不夸张地说,这几个国家已经成为苏联的附属国。

综上所述,在二战中出力最大的美国没有增加一寸土地,英国失去了几乎所有殖民地,中国失去了蒙古,只有斯大林一个人在偷偷乐。也可以说,同盟国浴血奋战的成果,几乎被苏联一个国家独享。

但是凡事有利有弊,领土是肥肉,捡来的肥肉、抢来的肥肉也有可能是毒药。

当波罗的海三国争先恐后加入北约;当波兰铁了心要求美国驻军,部署核武器;当苏联的小兄弟、华约成员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捷克纷纷倒戈,投向美国怀抱,俄罗斯领导人忿忿不平,慷慨激昂进行指责的时候,可曾想过中国那句老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还有伟人的那句话: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关于这个问题,苏联激动地表示:我去年买了个大手表!

从1939年9月17日出兵波兰东部到1945年9月5日攻占齿舞诸岛,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苏联死亡人数超过2680万人,总伤亡人数更是超过4600万人。而即便二战期间苏联构筑了东方战线,将波兰东部、波罗的海三国、芬兰卡累利阿地峡、比萨拉比亚等地纳入版图,苏人口也不过1.94亿人。

而等到二战结束,苏联人口只剩下1.67亿人,当时的苏联上到高官,下到平民,几乎没有完整家庭,而因战争灭门的家族更是不计其数,苏联在战后很长时间男女比例始终严重失衡。

不仅如此,作为二战期间最惨烈的战争,苏德战争不仅旷日持久,空前惨烈,其主要战场更是基本摆在苏联西部地区。而这里是苏联人口和工业区的主要聚集地,是名副其实的苏联中心,这意味着苏联大部分财富都在二战中遭到空前摧残。

在这样的情况下,说苏联是二战的最大赢家,基本是睁眼说瞎话。放眼整个二战,获利最大的无疑是大西洋彼岸的美国,这个一心想要主宰世界的国家,某种程度上说是二战的始作俑者。

从一战结束后美国对德国的大力扶持,帮助德国迅速东山再起开始,美国就一直是德国的靠山。上台后,美国摩根财团等更是通过德国大资本家向当时的德国总统兴登堡施压,迫使兴登堡将任命为德国总理,开启了的上位之路。

因为美国需要德国作为棋子向西遏制英法等国膨胀,向东阻挡苏联无产阶级革命输出,所以美国对及纳粹德国的支持可谓慷慨,这是纳粹德国在短短数年时间里肆虐欧洲的重要因素。

而通过联合苏联、英国、我们等国家一道消灭法西斯,美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权益,一跃成为资本主义阵营名副其实的领头鹰,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

而因为美国“南北无强国、东西两大洋”的优越区位,美国本土再度避免了战火的蹂躏,而且因为二战将英国彻底打回了原形,美国得以继承英国离岸平衡手的衣钵,重新成为大陆平衡政策的执行者。

可以说,通过这场长达6年,席卷61个国家和地区共2200多万平方公里,波及1.3亿人,共造成9000多万人伤亡和5万亿美元损失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真正实现了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美国不仅将英法等传统帝国打回了原形,更一跃成为超级大国,更获得了国际社会的主导权,是名副其实的二战最大赢家。相比之下,伤亡惨重的苏联只能算是第二赢家。

不过即便是第二赢家,苏联也是真正的二战赢家。对于“善武不善战”的苏联而言,战争的惨烈伤亡在所难免,更何况是遭遇到了精锐的德队。而抛开空前惨烈的伤亡,苏联在二战中的收获可谓盆满钵满。在静夜史看来,这种收获表现在:

1、强化了斯大林模式

苏联之所以在二战前期尤其是苏德战争前期昏招迭出、处处挨打,除了斯大林的麻痹大意、外行指挥内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大清洗对当时苏联的党政军系统造成了空前的冲击。

在1937至1938年的“大恐怖”时期,苏联共有130万人被判刑,其中68.2万人遭枪杀,苏联高层遭到了空前的冲击,尤其是军队高层纷纷落马,后起的军事主官又普遍素质低下,比如很多连级指导员学历只有初中水平,这直接影响了苏军的战斗力,所以苏联在后来的苏芬战争和苏德战争中损失惨重。

但应该明确的是,大清洗运动的爆发,是苏联高层路线博弈的必然结果,在这场空前惨烈的腥风血雨中,自列宁时代崛起的布哈林派和托洛斯基派彻底倒下,斯大林则笑到了最后。

二战尤其是苏德战争,某种程度上检验了大清洗的效果,将斯大林的威望推向了巅峰,也最终确定了斯大林模式。

而斯大林模式,某种程度上是苏联超级大国的霸业之基。

2、扩张了苏维埃领土

二战爆发前,为应对纳粹德国的威胁,斯大林曾多次寻求联合英法,但“绥靖政策”下的英法各国置若罔闻,于是苏联和德国在二战前夕的1939年8月23日缔结了《苏德互不侵犯协定》,秘密瓜分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不过,斯大林和都深知,这不过是暂缓两国交兵的权宜之计,所以在横扫西欧的同时,斯大林开始构建所谓的东方战线,除了配合德国瓜分波兰,苏联还在苏芬战争夺取了芬兰的卡累利阿地峡、萨拉、贝柴摩等地,随后更是直接出兵波罗的海三国,强行夺取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将国境线向西推进了300~400公里。

虽然在苏德战争前期,斯大林的领土扩张被全部夺走且苏联西部大片国土沦陷,但随着苏德战争形势的逆转,苏联夺回了全部的“失地”。

不仅如此,苏联还在1944年抢走唐努乌梁海,在二战末期更是夺取了北方四岛,接收了日本侵占的旅大地区,苏联终于拥有了梦寐以求的暖水港,其势力范围也达到了历史的巅峰。

3、壮大了主义阵营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就试图将无产阶级革命推向全球,但苏波战争的失败打碎了这一节奏。

随后列宁去世,继任的斯大林选择了更务实的路线,即在一国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将苏联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坚强堡垒,而后依靠苏联的铁蹄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输出。

但是在强邻还是的情况下,单打独斗的苏联根本没有机会输出革命,因为在苏联这个意识形态的宿敌面前,资本主义内部所有的矛盾都可以暂时搁置。

但是二战的爆发改写了这一切,一方面为绞杀野蛮膨胀的德国法西斯,美英等国愿意同魔鬼联合,苏联成为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位无产阶级革命输出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为尽快打败德国法西斯美英等国对苏联作出了巨大让步,而苏联也趁着反击德国的机会将铁蹄踏遍东欧大地,并依靠苏联的支持建立了一系列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革命终于越出苏联,形成了足以抗衡资本主义阵营的主义阵营。

而主义阵营,是苏联作为超级大国的重要因素。

所以,苏联所以不是二战的最大赢家,但同样也是收获巨大。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一战是没有赢家的战争,多败俱伤;

苏联退出一战,避免了一战后期的消耗,但受到西方的全方位围剿;

二战是一战的延续,美国通过二战,和英国签订《大西洋宪章》,正式接过英国的枪;

二战后,苏联的地位正式确立,开启了美苏争霸的新时代。

所以,苏联当然是二战最大的赢家,如果不是二战,苏联在国内战争中苦苦挣扎的同时,还受到欧洲和美国的各种绞杀,朝不保夕;

二战后,他们自己居然可以拉起华约,组成集团,硬刚西方世界。

一、一战正酣,沙皇倒台,苏联退出一战

1917年,前方的一战战场打得热火朝天时,俄国内部出了问题,一场大革命席卷全国,统治俄国近三百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倒台了。苏维埃正式在俄国建立了起来。

但是这个新因为性质的关系,一开始就不受英美等国的待见,苏联国内的小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等疯狂地武力反抗,全国各地一片混乱。

十月革命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但是这个在后来的过程中,把所有该流的血全部补齐了。正应力那句话: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是要掉脑袋的。

而按照法理来说,这时的苏联应该还是协约国的一员,他们和德国、奥匈帝国还是敌对的关系。但以苏联当时的情况,内忧外患的,没法打这个战。所以,他们要退出一战。

1917年11月,苏联的苏维埃通过了一个“和平法令”,但是协约国不同意:好好地打仗,不要想退。如果退出,原来国家的权益就得不到承认。

急于退出的苏联有和德国谈:我不打了,我们解除敌对关系。按道理这是对德国有利的事,德国应该愉快地答应;没想到德国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包括领土、资金等。

德国不同意,因为看到苏联真的太难了,继续打,可能就没有了,所以才这么有恃无恐。最终经过讨价还价,苏德签订了一个《布列斯特和约》。

在这个条约里,苏联丧失了323万平方公里的国土,5000万人口,还赔偿德国60亿马克;这一下增加了德国的实力。所以当时很多人都说,列宁是德国派到沙俄的间谍。

二、二战爆发,猝不及防,打出一个新模样

一战和二战只相隔了二十年。苏联退出一战,实际非常辛苦,他们因为十月革命没有发生战争,自己掌握的军队极其有限;许多的势力、破坏行为;千疮百孔的国家要建设、战争留下的烂摊子要恢复;建立的军队还不让人放心,因为军官都是沙皇时期的贵族。

如果您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就知道当时苏联有多难了。这还没说苏联遭到西方国家的围剿和制裁;所有的一切,让苏联觉得一直在风雨飘摇之中,要么被国内势力反扑、要么被国外势力剿灭;周边小国离心离德,芬兰已经不是不听话的问题,而是明显对立的问题。在万般无赖之下,又打了一场消耗巨大的“苏芬战争”。

原来的沙俄是个农业国,还是刚走出农奴制不久的农业国。在世界都已经工业化的情况下,苏联想要迎头赶上,所以,大规模的工业化势在必行。这又与高度分散的农业、农民产生了矛盾;苏联采取了集体农庄的形式来抓农业,推行得既急又快,搞得很多人有意见,让苏维埃政党的名声变得不好。

因为军队总是个不放心的地方,斯大林粗暴地进行了大清洗,全部被枪杀的人有69万,判刑的130多万,这就非常恐怖了;这些被杀的人里面,有许多是优秀的科学家、军事家、教育学家等,谁都知道这些人的被杀,极大动摇了国家的实力,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

也就是说,二战开始前,苏联只是个徒有其表的大国,国家的实力是要打个很大问号的,斯大林知道这些问题,所以,他急于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他要赢得时间,逐步壮大实力。更不是傻子,他之所以不顾“条约”,悍然发动进攻,是因为他不敢给苏联时间;

二战是一战的延续,还侥幸地认为,他攻打苏联,英国和美国是不会有太大意见的,因为本来就不是一路人、再加上一战苏联就没打完,英美很有意见。战争开始后的形势也说明问题,苏联边境的军队一泻千里地溃败,要不是有强大的战略纵深和众多的兵源,苏联当时就被灭掉了。

总之,二战开始的时候,苏联还是一个需要时间来发展的国家;国内一地鸡毛,国外没有什么影响;国家实力虽然经过一战后的二十年,有所壮大,但与苏联那庞大的身躯相比,不成比例;就连个“苏芬战争”都打得很吃力,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三、二战后,苏联得到什么

二战的过程就不讲了,反正是苏联拼着老命硬抗东线德军,极大制约了德国的欧洲战场,为盟军最后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到后来,苏军又打进柏林,剿灭纳粹,这在一开始是不敢想象的事。

1、得到英美等国的承认

苏联在二战前是西方国家眼里的异类,美国人从底层民众到华盛顿政要都往死里黑苏联;那些从苏联跑到美国的贵族和皇室遗老遗少也下血本成立组织,想全面和苏联开干。

欧洲更不好相处,因为沙皇王室被灭的关系,英国恨死了布尔什维克,因为英国自己就是个君主国家,欧洲王室全部沾亲带故的,看到亲戚这么惨,能不兔死狐悲吗?能不咬牙切齿吗?

二战开始后,为了减轻欧洲战场的压力,英国特别想苏联在东线拖住德国,苏联打得越顽强、战争打得越激烈,英国人就越高兴。美国一开始没有参战,但是对苏联的资源那是源源不断,不计成本的。好像以前骂他们的话都是假的似的。

斯大林当然知道英美的目的是让他当个挡箭牌,所以既然当了,就要发挥好作用:战争的事务没有苏联的介入和同意,只能是你自己的事,绝不会成为苏联的作战指导。

后来的华沙战役就是例子:战争快结束了,流亡英国的波兰政府在英国人的鼓动下,跳过苏联政府,彪呼呼地在华沙发动起义;苏联红军就在华沙城外,他们也知道城里的事,但是你既然不说,我就当不知道。

结果就是:波兰流亡政府的行动遭到惨败,起义人员在的军队炮火之下全部被歼。苏联还回头埋怨英国人不讲武德,不提前告诉苏联,波兰人眼泪往肚子里流。

2、国家的工业化越打越成熟

二战开始前,苏联大搞工业化,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老百姓要过好的日子,“集体农庄”只能保证大家吃饱,并不能保证你能吃好,所以,社会整体是有落差的。

战争开始了,大家一起共赴国难吧,这让社会上攻击政府的流言变少了,谁敢说不好,还会受到大家广泛的批评。这大约是人性所致:可以共患难,不能同享福。

既然是战争,武器制造就成了重点、重工业制造就是战时必需的。以前开展这方面的建设,西方指指点点,说苏联在发展军备,影响和平;老百姓也在骂:造枪造炮造坦克,不能吃不能要,瞎搞。

为了战争的胜利、为了国家的尊严,现在这些都是紧迫的事。苏联的重工业、军工在二战中飞速发展,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把这些作为主要发展的方向,有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是战争的需要。两种形式结合,使得苏联的军事工业长大,成为后来争霸的基础,也是现在俄罗斯硬怼西方的依靠。

在一些科技方面,如果没有二战,苏联还是被封锁的;为了让苏联死死拖住德国,美国下了血本,一些不给苏联的飞机、雷达,全部资源,坦克、汽车等,连生产线都建到苏联的西伯利亚。这也为苏联的发展提供了方便。

有时候,坏事能变好事,有我们的话来说,就是:不破不立。当你要做一件事,遇到太多阻力的时候,就要敢于“破”。二战就是给苏联一个“大破”的机会,“大破大立”。

3、一盘散沙的联盟重新团结

苏联是个联邦制国家,底下许多的加盟共和国。没有二战,这些共和国各怀鬼胎,因为苏联建立不久,他们总是希望有更大的自主权;特别是波罗的海各国一直要脱离;芬兰还和苏联打仗,不过芬兰是一种特殊情况。

经过斯大林的铁腕和联邦政府的高压,各个共和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以农业为主,有的以工业为主,但是分离主义一直不断,这也是中央头痛的地方。

战争的到来,让各个加盟共和国一致团结在一起,因为主流就是这样,你再有意见,也不应该在国家危难的时刻闹吧。不过也有例外的,比如乌克兰、立陶宛这些一直对苏维埃不满的,他们是欢迎德国的。

经过二战,苏联内部变得更加团结,苏联高层也发现问题所在,针对可能的,可以准确做些工作。这大概也是苏联在二战中的一个收获。

4、开始注意周边战略布局,形成强大的阵营

经过战争,苏联越大实力越强,战争结束后,大量的军事力量没法安排。正好,以前苏联对边境的控制薄弱,现在有力量重新部署了。这时候的苏联发现:欧洲方向要加强控制、东部地区要立稳脚跟。

在欧洲,苏联直接在东德不走了,以柏林墙为界,对抗西方。这是千年以来没有的是啊,留里克王朝时期,普鲁士都被德国抢去,俄罗斯从来没有抢过德国;只有德国欺负俄罗斯。

保加利亚是什么?以前可是个沙皇国家,比大公国的俄罗斯牛气多了,二战后成为苏联的小弟;匈牙利、罗马尼亚、巴尔干半岛、捷克斯诺伐克···都是奥匈帝国的,现在是苏联的小弟。

乌克兰的位置一直不是很稳固,包括克里米亚半岛,这涉及到苏联能不能控制黑海、博斯普鲁斯海峡,往西到爱琴海、地中海,这是直插欧洲腹地,对苏联是攻守自余的地方。直到今天,俄罗斯还把克里米亚半岛紧紧攥在手里。

二战后的欧洲,英国变成二流子、法国精疲力尽地躺平了、德国战败,除了苏联,还有谁?还有谁?这和二战前的局势,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美国在英国的拉拢下占据西德,实际上美国是忐忑的,还有点给英法当保镖的意思。

东方,原来有一个《雅尔塔协议》,苏联想得挺美,但是中国利益他们是想不到的,不过,美国、日本都想不到,中国独立自主了。相比一下沙皇俄国在日俄战争后的样子,苏联在《雅尔塔协议》里已经得到够多了。

朝鲜半岛是“日俄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后来俄国退出,日本全部控制;战后,苏联步子迈大了,真的扯着蛋了,把美国招进来;要不是涉及到中国利益,中国抗美援朝打了一仗,苏联会丢个大脸。

总之,二战后,苏联无论是经济、军事,都取得巨大的发展;

在战略上,简直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成战前一个任人拿捏的受气包变成世界一极;

美国在当时是实打实的世界第一,他在二战后也就是让这个位置变得更加稳固;

苏联则是从一个新生,跃变成可以和美国分庭抗礼的大国、强国。

所以说,二战最大受益者是苏联。不过后来,······

苏联是最大赢家,那么美国算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改变世界格局的战争。其中苏联作为二战的主角之一,在这场战争中收获巨大。

比如在领土方面,苏联得到了一个不小的战略扩张。比如二战后期,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被强行划入苏联。1939年的苏芬战争,苏联又夺取了芬兰东部地区和港口。

其中芬兰的卡累利阿地区战略地位重要,紧扼波罗的海的咽喉,是一大块肥肉。紧接着与德国瓜分波兰,占据了波兰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战后苏联又强割德国的东普鲁士地区,以及日本际控制的北方四岛和库页岛,作为战利品。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国际地位。战前的苏联,虽然是一个大国,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二,但实力并不突出,影响力也一般。其面临着英法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联手挤压,在国际上过得并不舒服。尤其是在欧洲,苏联是一个被边缘化的国家,根本谈不上什么影响力。

但是,通过二战,苏联的地位得到了大幅提升,比如在雅尔塔会议之中,苏联得到了英美等国的承认,获得了在远东的权益,确立了自己超级大国的地位。而在战争结束时,苏联已经成为了东欧的话事人。包括波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在内的东欧诸国,都站在了苏联这一边。苏联由此有了与西方国家叫板的资本,并为后来建立华约,成为世界第二大势力打下了基础。

从这些收获来看,苏联绝对算是二战中的一大赢家。

但我们不该忽略的是,苏联在二战中付出的代价无疑也是巨大的。据统计,从1939年出兵波兰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结束,苏联损失人口多达2780万,总伤亡人数超过46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损失,都是来自于和德国的鏖战中。

在苏德战争前期,由于苏联方面准备不足,被德军给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基辅战役中,65万苏军被包围和歼灭,堪称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的歼灭战。苏联军队兵败如山倒,在德军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德军的装甲部队,仅仅用了五个月,就在苏联境内突进一千公里,占领了苏联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这片区域,包含了苏联战前超过40%的人口,60%工农业产值,41%的铁路里程。虽然苏联及时的撤走了大批工矿企业,但仍然损失惨重,其工业产量比战前减少一半。

此外,在这场大溃败中,苏军损失惨重,超过700万的军队被歼灭,损失飞机1.6万架,坦克24万辆,而对面的德军损失只有80多万人。

虽然后来苏联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稳住了阵脚,甚至于实现了。但是由于前期的损失太大,使得苏联在后续的战斗中,依然打得非常艰难。尤其是兵员素质方面,苏联由于新兵占比太大,所以往往在某场战役中即使苏联打赢了,但付出的伤亡却是更大。

整个苏德战争中,德军伤亡1100多万(包括失踪与俘虏),而苏联则伤亡近3000万人,可以看出,苏军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这胜利是建立在怎样的代价上,也是显而易见的。

苏军之所以能够反败为胜,除了广阔的战略纵深和盟国物资支援以外,靠的就是自己强大的战争动员能力。据统计。整个战争期间,苏联先后有3000万人被动员入伍,总计在战争年代参军人数为3500万人,这个数字相当于苏联战后人口的五分之一,几乎是工业化国家动员能力的极限。

虽然苏联最终胜利了,但却几乎失去了整整一代人,上至高级官员,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找不到一个完整的家庭。因为战场上牺牲的大部分是青壮男性,这使得苏联的男女比例长期严重失调。

此外,战争对于苏联的经济打击也是巨大的,按照当时价格计算,苏联在二战中的经济损失接近26000亿卢布。据统计,苏联有1710座城镇,7万个村庄,遭到了德军侵占和破坏。此外,苏联有超过3万家工矿企业,10万个集体农庄,1800个国营农场,2900个机器拖拉机站因为战争而濒临瘫痪,整个苏联欧洲区域,都成了一片废墟,直到1950年,才基本恢复到战前的水平!

所以,二战对于苏联来说,虽然让其收获大量的领土和国际地位,并最终成长为能和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但他们付出的代价却是非常惨重的,有得也有失,远远算不上最大赢家。

相对而言,美国才应该算是二战的最大赢家。

美国由于地理位置远离战场中心,所以本土是比较安全的,没有被战火波及。整个二战中,美国唯一遭受战争摧残的领土,也就是包括夏威夷珍珠港在内的太平洋诸岛。而那里离着北美大陆上面的美国本土,还有这小半个太平洋的距离呢。

而在二战中,美军伤亡人数超过110万,这个数字虽然很大,但是相比于苏联数千万人的伤亡,无疑是是小了很多。

所以,美国在二战中付出的代价相对要比苏联小很多,不仅军队损失相对较小,平民和城市也没有遭受战火。

美国付出的代价小,但是收获是巨大的。

首先美国参战时间较晚。在此之前,其通过战争原料输出,发了一大笔战争横财。日本大部分的战争原料,都是来自美国,而英国也是也是美国的大金主。

其次,战前的美国虽然已经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但是和苏联一样,没有话语权。世界的经济和海洋霸权,依旧掌控在英国手中。但二战将英国主导的殖民体系彻底打破,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被拉下神坛。美国抓住机会,入主欧洲,正式成为西方国家的老大。

比如新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让纽约取代伦敦成为了新的世界金融中心,美元直接挂钩黄金。而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得以成为西欧的保护国,获得了西方国家的军事主导地位,为后面北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而在亚太地区,美国基本控制了太平洋,形成了自己的海洋霸权。

此外,还有美国远离战争的本土环境,吸引力大批的人才,诸如爱因斯坦这些人,无疑是为美国的未来打下了基础。

总之,通过二战,美国成功取代英国,成为了新的“日不落帝国”,论收获,丝毫不输苏联。所以,相较之下。美国付出了比苏联更小的代价,却有着更大的收获,怎么都该是二战的头号赢家。

为什么说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是最大赢家?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暴发。这时的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还是高枕无忧、思想特别麻痹,总认为自己国家保持中立,德国、日本、意大利就不会侵犯苏联。事实打破了他的美梦,德国在侵占了法国后,就虎视眈眈、重兵压阵。中方多次提醒斯大林,估计德国快要对苏联动手了。但是斯大林还是不以为然。结果被指挥的德军采取闪电战术,侵占了苏联半壁江山。要不是天气帮了斯大林的忙,估计苏联就不存在了。

天气由于提前降下大雪,气温瞬间骤降零下二、三十度。给毫无思想、物质准备的德军沉重打击。德军冻死、冻伤的人不记其数,战车发动机打不着火。德军失去了战斗力。苏联趁机从西柏利亚征兵80个师,对德军进行了反包围。就这样一举消灭了在苏联境内的德军,苏军又一气呵成打进柏林,击毙了,法西斯走向毁灭。

苏军又回师对日本宣战,经过一个月的浴血奋战,全部消灭了日本的关东军,日本天皇看到大势己去,只好宣布无条件投降。

在二战中苏联红军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消灭了不可一世的德军,又消灭了作恶多端的日本关东军。二战才得到彻底平息。

题主提问苏联是二战最大的赢家,我认为说的不错。苏联通过二战战火的洗礼,变的更坚强自信,在世界上打出了国威。战后世界上各国纷纷靠近苏联,即而以苏联为首成立了有四十个国家参加的社会主义大阵营。

苏联把德国国内的武器装备以及丰富资源,都源源不断的运到了苏联,使苏联在战争中迅速壮大起来,成为世界数一、二的强国。

综合上述我认为二战,苏联是最大的赢家。

每次世界大战后,都是世界列强重新瓜分世界地盘与资源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世界列强瓜分世界,其实就是苏联与美国相互对决,重新瓜分世界!

雅尔塔会议英苏美三巨头

作同轴国的德国、日本、意大利,是属于战败国家,只有被瓜分的份,德国被分为东德与西德,分界线是柏林墙,朝鲜被分为南韩与北朝鲜,分界线是38线,所以,它们纯粹是输家!

同为同盟国的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中国都是战胜国,但不一定都是赢家,战胜国也有输家,像法国,在二战初期,德国首先入侵法国,突破马奇诺防线,巴黎沦陷,戴高乐流亡英国,后组成北非兵团与德国作战,二战胜利,法国做大的收获,就是靠英美联军收复法国本土!

二战胜利后的“胜利之吻”

英国本土虽屡遭德国飞机轰炸,但并未失守,而丘吉尔带领英法联军,通过英吉利海峡,在诺曼底登陆,实现二战的初捷,但二战胜利后世界各地的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几乎全部丢失,包括非洲东南亚地区,原来英国有大量的殖民地,战后几乎都成了美国的军事基地!

而中国也是战胜国,但由于当时中国贫穷力弱,在战胜国里也说不起话,虽然是中国战区盟国抗击日本的领袖之一,但作为回报苏联出兵东北,竟允许蒙古国独立,成为苏联的卫星国,并且默认苏联占据库页岛以及北方四岛,也是损失极大!

二战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

其实,二战中获利最多的就苏联与美国两家。其中,苏联扩大了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在东欧有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同时与美国分德国为东德由苏联协管,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与美国分朝鲜,北朝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南亚有越南、老挝,在中美有古巴!基本占到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

日本偷袭珍珠港

当然,我们知道,在战胜以后,德国、意大利等国的物质资源、还有一部分科技人才,都被苏联夺走,使苏联的国力与科研力相比战前倍增!

同时,地域扩张在北欧从芬兰手里夺得了好些土地,取得北欧出海口,在远东从日本人手中接管占据了库页岛、海参崴、北方四岛等,所以,二战中苏联是最大的赢家!

二战中英法联军诺曼底登陆

但我们必须清楚,二战中美国获利也不少,相应美国获利比较隐性,一个是二战前期美国中立,通过战时物资贸易,挣了不少钱,大发战争之财。日本偷袭夏威夷群岛珍珠港后,美国参战,战后欧洲有协管西德,太平洋有驻军日本、南韩,以及整个南太平洋、印度洋的群岛国家都属美国势力范围,可以说二战后美国的驻军遍布世界各地!

二战以后的世界格局,由此变成了苏美两大超级大国的对抗!

苏联共有15个加盟共和国,苏联的前身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俄国。

1547年伊凡四世首称沙皇,开始向外扩张领土,经过几百年的扩张,于1721年建立了地跨欧亚两洲的俄罗斯帝国。

在沙皇制度的残暴统治下,俄国政治黑暗,经济停滞,人民生活贫困,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苏联建国的时候,一战后期,苏联居然忍受德国人的割地赔款的要求!

不到三十年,二战后苏联面对西欧国家就此,从守势一跃变为攻势!

日本的战败,苏军南下出兵中国东北,这使得日俄战争中沙俄丢给日本人的利益,又连本带利补了回来。

历史上俄国与英国在中亚地区一直是明争暗斗不断,后来为了应付一战,英俄两国以俄国不入新疆、英国不入西藏为条件达成妥协,二战后英国退出中亚,苏联基本上控制住了中亚地区。

维埃主席团是苏联最高苏维埃的常设机构。苏联部长会议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这种体制,由于其政令统一,指挥方便,便于统筹全局,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

苏联这样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的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保证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

但是,法西斯德国的侵略使苏联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战争中,苏联领土上人口的45%,工业总产量的33%,播种面积的47%,铁路长度的55%,都被德国侵略占领。

苏联有2000多万人死于战争,德国侵略军占领和破坏了1710座城市和居民点、以及7万多个村庄。

那么,为什么说苏联还是最大的赢家呢?

二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苏联打破了列强长期包围和帝国主义列强左右世界的局面,苏联成为欧亚大陆头号政治军事大国,欧洲列强受到极大削弱,苏联外部威胁减少

二战后,苏联百废待兴,西方资产阶级对此幸灾乐祸,他们曾经预言苏联:“至少在25年之内”无力参加现代战争,经济上的脆弱,居民的“疲惫不堪”,终将导致苏维埃的崩溃,或逐渐削弱的趋势。

因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采取软硬兼施的方法,迫使苏联屈从美国的意志,成为资本世界的经济附庸。

建立在这种估计之上的罗斯福的“软化政策”失败后,杜鲁门政府凭借唯一超级大国,拥有的实力和对原子武器的垄断,推行侵略和战争政策,妄图独霸世界,在国际范围内掀起了反苏的逆流,抢占战略要地和广大中间地带。

比如:修改关于黑海海峡的蒙特勒公约。

美国利用苏土关系危机,大肆渲染苏联向这一地区渗透,并以武力支持土耳其政府对抗苏联,苏联知难而退,避免直接对抗,以求一个较为安定的国际环境集中精力从事国内经济恢复工作。

维护世界和平与,揭露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

战后,苏联提出了同一切爱好和乎的国家和乎共处,希望战后的反法西斯盟国能克服困难,继续合作。

为了表明苏联的和平对外政策,苏联主动将军队从1136万裁减为287万;从中国、捷克、保加利亚、南斯拉夫、挪威、朝鲜等国撤出了自己的军队。

但是,在承受了巨大损失的同时,二战后苏联的地缘环境却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波兰、捷克、匈牙利等东欧纷纷被纳入到了苏联的控制范围之内,为苏联构建起了客观的防御纵深,历史上俄国核心地带直面法德等欧洲传统强国威胁的问题,得以根本性解决。

苏联对东欧国家新建立和走向的影响越来越大。

从政治地理的含义来看,东欧主要包括8个国家。

也就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和德意志共和国。

这些国家,在历史上虽然与西欧处于一块大陆上,但是两者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水平存在巨大的差异。

二战对这些国家的历史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

战后,这些国家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其中各国走向这条道路的途径各异。

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的,他们一直在国内坚持反法西斯的斗争,利用苏军展开进攻的形势夺取了。

苏联利用驻军的优势,逐步“帮助”东欧各国建立了社会主义。

波兰与苏联接壤,对苏联的安全至关重要,是美国与苏联争夺的焦点地区。

在波兰政府的组成问题上,苏联支持的临时政府占据了上风,战后波兰政府组建时容纳了一些流亡政府的成员,使得新政府内部存在着政治斗争的隐患。

而在波兰工人党内部也存在着两个派别,一派是以哥穆尔卡为代表的“国内派”,另一派是以贝鲁特为代表的“莫斯科派”。

与此同时,捷克斯洛伐克的议会选举中,取得胜利,随后通过的新宪法规定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贝奈斯被迫辞职,哥特瓦尔德出任总统,捷克斯洛伐克实现了体制的苏维埃化。

在这一过程中,英法美三国试图通过联合国干预捷克斯洛伐克的局势,但是被苏联否决。

保加利亚在历史上与俄国关系密切,在二战中拒绝参与进攻苏联。

随着苏联红军对该国的解放,苏联对其影响不断增强。

1944年9月,保加利亚通过武装起义的方式建立了祖国阵线政府,新政府由“环节”联盟、工人党、社会、农盟还有无党派。

战后苏联经济的迅速发展,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曾一度成为世界经济的霸主,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与之抗衡。

但战后各国通过努力“复兴”本国经济,尤其是苏联经济在50年代初开始正式起动,并由此而带动东欧经济的发展,改变了美国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

1949年1月成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在它的初期活动中,对促进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由于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在经互会内没有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办事,做了一些有损于其他成员国经济利益的事。

苏联战后组成了经互会,有力反击了美国旨在控制东欧诸国的“马歇尔计划”

苏联主要依靠内部的力量开始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通过“莫洛托夫计划经互会”,到40年代末,大体上完成了这一任务。

从50年始,苏联重新进入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的时期。

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科学技术进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成了世界第二大强国。

苏联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国民经济稳定地不断增长,发展速度比较快。

以1982年和1950年相比,苏联的国民收入增长8.2倍,工业总产值增长12倍。

事实上,它的增长速度和其他国家相比,也是比较快的。

与此同时,东欧各国人民在建立和巩固新,也在国内实行社会经济改革。

1945年至1946年与苏联签订了一系列经济合作协定。在苏联的帮助下,东欧各国迅速稳定了局势,巩固了人民,开展了经济建设。

在苏联的领导下,组成了经互会,有力反击了美国旨在控制东欧诸国的“马歇尔计划”。

苏联从本国的利益出发,与西方国家建立了“雅尔塔体制”,来共同瓜分世界势力范围,发展苏联火箭和宇宙航天技术,与美国争夺霸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苏联为了集中精力恢复、重建国民经济,医治战争创伤,提出了和平对外战略,希望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平共处。

苏联从本国的利益出发,与西方国家建立了“雅尔塔体制”共同瓜分世界势力范围。

在50年代末期解决了运载火箭发动机设计和燃料制备等问题,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在发展苏联火箭和宇宙航天技术方面起重要作用的是科学院院士、宇宙火箭设计师科罗廖夫。

他领导火箭飞行仪器制造部门的工作,写出了关于火箭飞行方面的论著。

卫国战争期间,他已经领导制造重型火箭装置。战后20年间,他所领导的集体设计制造了一些宇宙飞船和人造卫星。

苏联反对战后美国雄霸世界

二战前,世界经济基本上划分或为相互孤立、封闭的6个集团:

美国为首的美洲经济区

英帝国的英镑区

法兰西帝国的法郎区

德国统治和控制的中欧东欧经济区

日本的势力范围

苏联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

由于1929年以后,世界被卷入大萧条的猛烈漩涡中,银行倒闭,债务停付,资本市场枯竭,金本位制被放弃,各国以保护主义为特征的经济民族主义在许多国家蔓延开来。

战后美国的出生率,由1940年的1.94%提高到1946年的2.47%!

因此,当英法衰败、德日战败、苏联暂时受重创时,美国成了战后唯一的经济大国,为其建立经济霸权提供了机遇,而美国也确实抓住了!

1944年7月,美国召集英、法、苏、中等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个国家的代表,聚会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重建世界货币金融秩序的“布雷顿森林会议”。

美国在国防和科技领域的较大投入,使军事技术、航空航天等技术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通过遍布全球的军事威慑力量,来保障了本国的资源供应。

苏联的社会财富,则几乎完全集中在政府手中,居民部门所拥有的只不过是少量的消费性财产,甚至城市居民住房等消费性财产也属于国家所有。

从实际运行效果上看,以苏联可以集中力量重视重工业的发展,这样就在经济上越来越自成体系,成为反对美国霸权的最大力量。

二战后苏联的对外战略构想中,东欧是至关重要的地区。

尤其是在美苏阵营对抗的背景下,苏联力图把东欧建设成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和安全地带。

苏联还力图通过政治、经济与军事手段的整合达到控制东欧国家的目标。

冷战爆发之初,美国整合西欧力量强化与苏联的对抗!

苏联则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强化与东欧各国的政治联系,其组织建构的体现就是九国和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

1947年9月22~27日,在波兰召开了欧洲九国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会议。

苏联、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和意大利的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

综上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连东欧、压日本、得中亚、而与美国争夺霸权,事实上苏联能够与美国平起平坐,有时还可以略胜一筹,所以说,苏联是最大赢家!

欢迎热心评论和关注!

一起走近历史和现实@龚柳辉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苏联本来就是二战最大的赢家。

我们就事论事分析一下,如果二战没有爆发,世界会是什么样。

当时世界工业国家的实力来看,

第一集团只有一个国家,就是美国。

美国的工业产值几乎是世界一半,远远超过其他所有国家。

这也是美国能够两线作战还能打垮日本、德国的原因。

第二集团国家是德国、英国、苏联,工业实力都差不多。

第三集团是法国、日本、意大利。

如果二战没有爆发,以美国强大的实力,以及国内丰富的资源,优秀的地理位置,他必然会成为超级大国。

相反,如果德国不发动战争,欧洲将会是德国、英国、苏联、法国四强争霸的局面。

然而,德国虽然是法西斯,毕竟是资本主义制度,同德法区别不大。

假以时日,随着苏联实力的逐步增强,英法德恐怕会站在一起,对付苏联。

而且苏联自身工业实力,只同英法德任意一个国家差不多。如果三者结盟,苏联实力是远远不及的。

再说通俗点,苏联在欧洲顶多是列强之一,绝对不可能成为后来的超级大国。

要知道,苏联在战争中控制的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诺伐克、东德、波兰是多么大的一块地盘吗?

占据三分之一个欧洲。

所以,二战苏联虽然损失巨大,却让他一举成为超级大国,具备同美国抗衡的实力。

这样明显错误的话,你也说得出口?

你做了什么调查,做了什么研究,如此乱说话,实在太不应该。

伟大的苏联人民为了保家卫国,付出了巨大牺牲,蒙受了巨大损失,巨大痛苦,巨大灾难,你竟然说苏联是最大赢家?

于心何忍?

我除了骂你是苏联的敌人之外,还该骂你一句:神经病,有毛病!

你该是怎样的弱智,才这样睁眼说瞎话啊?

你该是怎样的仇视伟大的苏联和苏联人民,才说出这样冷血的话啊?

你的良心不痛啊?不抽搐吗?

即使你的良心被狗吃了,那也应该是很痛的呀!

在那场不堪回首的灾难岁月里,多少苏联人民遭受了不可想象的痛苦啊?

想想,都让人心痛!

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除了震撼就是泪流满面:伟大的苏联人民太难了!伟大的苏联人民太苦了!伟大的苏联人民太痛了!伟大的苏联人民太伟大了!

我爱你们,卫国战争中,伟大的苏联人民!

我无法想象,在面对强大的法西斯德队,前期遭受重大人员损失的苏联军民,是怎样一种意志如钢?

我本人自愧远远不如,我的意志绝对不及英勇的苏联人民之万分之一。

痛定思痛,热爱和平,不要战争,应该成为全人类永恒的信仰和追求!

原我们这个渺渺宇宙中唯一的蓝色星球,再无战争的梦魇,只有和平,爱,和一切美好!

一般认为美国是最大赢家,前苏联是第二大赢家。

美国虽然是参战国,但属于远离本土作战,其人员伤员和经济受损有限,战争过程中还靠售卖军械赚了不少钱,战后还从德国接收大量人才与技术,是战后秩序重建的最大受益者。

前苏联则主要在本土作战,死伤数千万,工业和经济严重受损,战后所得到的好处也远不如美国。

中华上下五千年,有很多了不起的人物都做出过一些预言。比如诸葛亮,曾经做出过《隆中对》清晰地预测出了当时的局势;袁天罡所书《推背图》更是吻合了后千年的历史,隐隐约约泄露了天机。

在中国近现代有一位伟人,他对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做出的成就不胜枚举,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并且一生都会铭记他的名字,这个人,就是我们的伟大领袖。

毛主席这一生,最值得夸赞的,就是他远超常人的战略远见,并且非常会审时度势,及时对发展做出正确的预判。对于中国的历史发展方向,毛主席就曾经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了六个预言。

一般来说,对于古人流传下来的预言,很多都是已经经过后人的神化的产物,所以真假已经无从考证。然而毛主席的这些预言,全部都是依据当时的时事现状进行判断的,六个预言基本已经实现了五个。

一个人如果真的雄才伟略,那么在他的少年时期必然就会有所展现。对历史走向有一定敏感力的同时,体现出的就是一个人卓越的政治能力。的第一个预言,就是来自于他23岁那年。

1916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影响历史的事。因为袁世凯的复辟称帝,引起了全国进步青年人民群众的不满,全国兴起反袁浪潮。6月,大总统袁世凯在一片叫骂声中忧愤去世。国家依旧处于内忧外患。

这一年的,还在当时的湖南第一师范读书,与之一起的还有蔡和森和萧子升。三人都是先进知识分子,都有一颗想要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一同拜在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门下。

因为关心国家大事,即使彼此有时不在一起,也经常书信往来谈论当今政局。在一次与萧子升的通信中,就提到"日人称我国劲敌!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无意之间,就预言了未来的一些事。

在这时就已经看出来,最终来侵略中国的头号国家,应该就是日本。对于我们现在人来说,这是已经发生过的历史所以不足为奇。但是对于当时,其实很少人会注意到日本会真的对中国造成伤害。

袁世凯去世后,北洋政府虽然有黎元洪、段祺瑞等人把持,但是其实已经形同虚设,没有什么实权,整个中国是一盘散沙的状态。各地的军阀开始混战,疯狂在各个地方抢起了地盘。

当时的日本在干什么呢,日本与北洋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二十一条"表面与中国达成了"同盟状态",中国人也就觉得日本可能已经心满意足,不会再对中国有什么其他要求了。

然而这时的毛主席已经看透了日本想要打造"大东亚共荣圈"的野心,所谓的"缓和局势"也只是为了麻痹中国的群众,让人们对于日本放松警惕,事实证明,在十五年后,日本就做出了侵略中国的行动。

对于十五年后的事就做出了预判,当时的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关于第二个预言,其实也是基于第一个的基础上进行衍生预判。

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了五年后,觉得想要真正踏上救国救民的道路,应该不止于留在湖南。在1918年,选择了前往北京。虽然不是北京本地的学生,但是知道,在这里可以学到真理。

北京大学是当时中国先进学术大师们的集中地,也北大图书馆就职图书管理员。在这次结识了李大钊等人,对于救国之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开始研究十月革命的思想浪潮。

在《湘江评论》中,发表名为《日德密约》的短评,提到未来德国与日本必然会结盟,甚至一同危害世界。毕竟当时的还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所以他的想法也并没有太多人在意。

而且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德国是战败国之一,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国家气数已尽,短期内不会卷土重来。当时的日本却是战胜国,两个原本不是一个阵营的国家,人们也不会相信他们会合作。

但是殊不知日本已经经济危机严重到了一定程度,虽然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很多民众已经对日本政府意见很大,这个日本政府迫切需要找一些别的方面来转移民众的注意力。

一般来说,政府最好的方式就是选择对外征战,而日本也是法西斯国家,所以便选择了同样迫于有战争诉求的德国。很快两国一拍即合,与意大利一起开始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我们后人通过已有的结果来分析历史是比较容易分析出各类因素的,当时的完全是需要靠形势进行判断,难度可想而知。同样,能够想到这些内容也足以看得出伟人的深谋远虑非常人所能及。

如果说前两个预言是关于战争的预测,那么第三个则是关于中国后来发展的内容猜测。1936年,当时全国都在积极抗战,在陕北的窑洞里与一位叫斯诺的美国记者进行了会面。

当时苏联的苏维埃政府已经成立,认为苏联的发展对中国来说,起着很重要的示范作用。苏维埃政府一直都很欢迎西方的资本前来投资,通过引入外资扩大国内各类产业的发展规模。

北洋军阀的固守自封并没有给国家带来太大的发展,对于别的国家好的思想、先进的技术,我们确实应该去学习,去研究,这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自身的进步。

同样外面别人的东西如果对我们国家本身没有益处,甚至会危害到我们的话,也要及时停止,并且对其进行反思。到了1944年,抗战战局已定,毛主席再次发表了对于生产事业的看法。

这一次和几年前一样,依旧认为国家与外国在生产发展方面是互利互惠的关系。七大,发表《论联合政府》相关报告,在这里面提到,在遵守中国法律基础上,欢迎一切外国投资。

比较有意思的是,当时我党的革命根据地其实很小,更不要提什么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了,甚至连粮食都要像南泥湾那样开荒耕作才能保证够用。很多人会悲观地认为,就这样的中国怎么可能会有外资建设?

然而时间再次证明了毛主席的想法,毛主席当时有这样的想法,并不是一味地骄傲狂大、异想天开,而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人已经具备了独立自主的想法,这样必然会带领一个国家走向富强。

而且战争已经持续了几十年,整个世界都在呼唤和平、渴望和平,这必然在未来几十年甚至百年之内都会成为主流。国与国之间,不再是各种敌对,合作会成为众望所趋。

不得不说,这个预言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就已经实现。当时的中国收到了第一笔外国对华的投资,就是来自于同为社会主义的"老大哥"苏联的3亿美元。

一直到后来改革开放,中国接受的外来投资也是越来越多,并且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极大的积极作用,中国也逐渐融入了世界经济大环境中。同样,毛主席的第四个预言也是关于中国发展的。

这一次的预言,其实更像是对于中国提出的发展要求。虽然中国是二战的战胜国,但是因为百年来一直遭受外来列强欺凌,所以整个国际对于中国的认可度并不是很高。

想要提升一个国家的国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科技来加以证明。毛主席在1958年就提出,需要在国内研究出原子弹、氢弹,并且要在十年内,把这些搞出来。

在之前的《论十大关系》中,毛主席也认为中国不但要有打仗必备的飞机与大炮,还要有核武器。虽然武力不是解决一切的根源办法,但是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足以让其在国际上立足地位。

很快,在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试验成功。两年后,导弹核弹头也试验成功。1967年,氢弹也在中国西部试验成功。虽然本人并不擅长物理研究,但是还是看出了这个学科的发展。

1953年,在湖北进行视察,也开始了他的第五个预言,看着奔流不息的长江,毛主席陷入沉思,觉得在三峡这里,应该修建一个大水库,使防洪航运为一体,还可以发展水利水电。

当时的中国,各方面的发展还都在进行中,对于长江,很多人都还是古时候人们的想法,认为长江水肆虐还是洪涝,这些都是大自然的力量,人类是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些的。

但是毛主席却从来不会这样想,他永远都觉得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三十五年之后,在全国第七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决定开始三峡工程,2009年,三峡大坝已经全部完工。并且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水电站。

第六个预言,也是现在唯一一个还没有彻底实现的预言。1955年3月,毛主席第一次提出,我们国家要在几十年内追上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具体多少年,还是要看我们国家自己的努力。

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其实全世界都是缺少经验的,当时的毛主席就已经表示,我们不能全面照搬苏联那一套,更多的是要不断探索。而现在,我们一直在进步,也已经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完美结合。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追赶西方的脚步已经越来越快。目前的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是制造业第一强国,全世界的国家都与我国有着各种合作,目前超过我们的只有美国。

从中国成立,不过一百年时间。我们曾经被列强欺侮,到底割地求荣,后来在毛主席为代表的政党领导人带领下,我们中国人民开始接受先进的思想,一路觉醒,渐渐走出愚昧,开始了复兴之路。

几千年的文化积累,造就了中华人民的勤劳勇敢,正确的政党领导带领国家走向了正确且适合的发展道路。的预言,更多饱含着的是对我们国家、人民的殷切盼望。

这些预言,更多都是建立在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上,同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和思想的正确体现。我们作为优秀思想的受益者,更是要继承并不断地努力下去,让先辈们看到,这盛世已经如他们所愿!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