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江苏电视台 > 常州新闻综合在线直播

周赧王读音(牂牁读音)

发布时间:2022-05-15 21:46:17   作者:脾气很大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厥土为黄”而得名。黄平周代属“且兰”古者,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且兰置牂牁郡,黄平隶属之,南宋理宗宝佑六年(1258年)兴筑黄平城,赐名镇远州,黄平之名始见之史。史称“黄平在黔为文物声名之地,科名辈出,甲于他郡”。

夏商周时代,旧州属《禹贡》载“九州”中的梁州。

春秋战国时代,旧州建立且兰古国,系独立于周诸侯国以外的一个酋长国。在贵州境内与夜郎国并列

东周赧王三十八年(公元前277年),置黔中郡。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且兰置牂牁郡,领17县。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命将军马忠攻占牂牁州城并驻守之,牂牁城即今旧州。

两晋南北朝时期置郡、州、府。南齐为南牂柯郡治。梁以后废。(清代顾炎武 《李生符自南中归檇李三年矣追惟壮游兼示旧作》诗有“文飞 鹤拓 云,墨染 且兰 树”句。

隋代置牂牁。

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置牂州,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置郎州,辖六县。

北宋置珍州,亦称乐源郡,领播州、朗州、带水三县。南宋置黄平府,辖黄平、瓮安全境。宋理宗宝祐六年(公元1258年)筑今旧州城,赐名镇远州。

元代置元帅府、黄平府,属播州,隶四川行省[1]。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1年)置黄平安抚司;洪武十一年(公元1376年)置黄平守御千户所;洪武十五年置黄平卫指挥使司;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改置黄平州,属平越府,改隶贵州行省。

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置黄平州,治所在今旧州。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移州治于兴隆卫(今黄平县城),原黄平州改称旧州,兴隆卫改称新州。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旧州设州同。乾隆十年(公元1742年)裁州同,改设巡检司。

《管子·小匡》载齐桓公语:“南至吴、越、巴、牂牁、爬、不庚、雕题、黑齿、荆夷之国,莫违寡人之命。”莫违寡人之命,则春秋时期的牂牁应该在贵州北部,是夜郎区域之前的国,后被夜郎国取代。

晋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 周之季世,楚威王遣将军庄蹻,泝沅水出 且兰以伐夜郎,植牂柯系舡……因名且兰为牂牁国。”且兰(jū lan ):战国至汉初一古国,在今贵州都匀,福泉,黄平,贵定等市县一带。

相关史料

为什么说且兰古国都在黄平---且兰古都在旧州,有史为证。

且兰国建立时间史传无明文,但“且兰”二字却常载于众多史籍中。

始论且兰最早见于《后汉书》卷一百一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载:“初,楚顷襄王时,遣将庄乔从沅水伐夜郎,军至且兰,琢船于岸而步战。既灭夜郎,因留王滇池。以且兰有琢船牂牁处,乃改其名为牂牁。牂牁地多雨獠,俗好巫鬼禁忌,寡畜生,又无蚕桑,故其郡最贫。”可见庄乔灭夜郎后,以且兰有琢船,而将且兰改为了牂牁,牂牁即为古且兰。

在司马迁著《史记》卷一百一十六《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载:“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乔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乃至南越反,上使驰义候因键为发南夷兵。且兰君恐远行,旁国虏其老弱,乃与其众反,杀使者及键为太守。”

最有权威的《汉书·地理志》诠释:“沅水出牂牁,东南至益阳入于江,过郡二、行二千五百三十里……。无水首受故且兰,南入沅。”又《水经注·无水》载:“沅水出故且兰县,南流至无阳县,无水又东南入沅。”非常明确地阐明了舞水(无水、沅水)发源于且兰,第一个经过(首受)地且兰(即今天的贵州黄平旧州),这是存在着的事实。

以后,部分史籍又多次提到“且兰”二字及其他相关地名。《华阳国志·南中志》曰:“以牂牁系船,因名且兰为牂牁国,分候支党,传数百年。”《水经注》曰:“沅水出牂牁且兰,为傍沟水。”清王孚镛《牂牁江辩》载:“今黄平旧州都凹山之水,实为沅水所从出,素通舟辑,则循沅水而椓船,舍此别无他属矣……,沅水之名,以沅州为定,则且兰、牂牁当以黄平旧州为定。”清许克家编《黄平州志》曰:“今舞水源于黄平旧州都凹水,然则故且兰即黄平旧州治,牂牁江即舞水,似为得之。”《西南夷传》载:“武帝时,乃募豪民南夷,入粟县官,而内受钱于都内,夜郎诸部之一且兰抗命不从,反杀汉使者及太守,汉次年派兵灭南越后引兵归巴蜀,行途诛隔滇道者且兰,斩首数万,遂平南夷为牂牁郡”。《贵州省黄平县地名志》载:“元鼎六年,平且兰,改建牂牁郡,黄平旧州为郡治所在”。《百越源流史》载:“黄平旧州属且兰国,而且兰国在春秋时期已存在,直到汉初才被牂牁取代。”[2]

历史遗迹

且兰古都在旧州,有物为证。现存天官寨的遗迹,旧州古城垣的留存,且兰鼎[2],历任朝廷命官杜琢章、陈世钅庶的墓碑发现,汉印“故且兰徒丞”的保存、古屋、古街、古井的大量存在,无不诉说着旧州、见证着旧州。三国名将马超之子马忠,就为当时郡治在旧州的故且兰牂牁郡守,可见且兰古都旧州无可厚非地在历史上存在过。清·王孚镰实考旧州,集百家言后在《牂牁江辩》做出结论:“今黄平旧州都凹山之水,实为沅水所从出……则且兰,牂牁当以黄平旧州为定。”(摘自2007年9月11日《中国商报》<且兰古国探访>一文笔者注)

专家定论

由此可见,古且兰国邑即黄平旧州古城,存于沅水之源的上舞阳河畔,它历经春秋战国以来各个朝代的沧桑变迁。建制史有过且兰国、牂牁郡、牂州、昭明县、珍州、乐源群、镇远州(非今镇远)、黄平府(非今黄平县城)、黄平安抚司、黄平守御千户所、黄平卫、黄平州、黄平旧州巡检司、黄平旧州分县、旧州区、旧州镇。旧州历史悠久,有贵州东部最大的平坝子,农业发展在黔东南地区为最早,民族开化也较早。当地苗、革、侗、土家等少数民族历来一直称旧州为“旺珍”或“王简”,译成汉语即为“皇城”、“皇帝的家”、“皇帝居住的地方”。且兰国都遗址,现已被专家指认为在舞阳河上游黄平旧州飞机场北侧的天官寨。

据《辞海》载:“且兰,古县名。西晋改故且兰县置。治所在今贵州贵阳附近;一说在今凯里西北。”《百越源流史》谓:“黄平旧州属且兰国,而且兰国在春秋时期已存在,直到汉初才被牂牁取代。”《黄平县地名志》曰:“元鼎六年,平且兰,改建牂牁郡,黄平旧州为郡治所在。”又据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3月出版的《中国古代史常识》说:“元鼎六年,汉王朝又在贵州置牂牁郡,治所在故且兰(今贵州凯里西北),辖境相当于今贵州大部、广西西北部和云南东部。”以上古籍、辞书、方志、著述,都几乎认同古且兰国治所就在贵州凯里西北部的黄平旧州古镇。可见,旧州至少已有2500余年历史之久。

而且,当地苗语的口述史至今仍在传承和印证这一事实。旧州,苗语叫“旺珍”或“王简”,汉语意为“皇城”、“皇帝的家”或“皇帝居住的平坝、地方”。又,在苗语里,“且”(ju)是城的意思,“兰”是“王”或“王者”的意思,“且兰”,意为“王城”。而在亻革语中,“且兰”为“蓝家居住的国家”之意,而蓝姓又是亻革家的大姓,长期为亻革家首领。

翻开历史典籍,同夜郎一样,牂牁是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标识。如果将汉代牂牁郡的建立作为一块凸现于历史的文化高地的话,那么在此之前和之后的数百年里,其演化的过程同样充满曲折。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西汉帝国向西南开疆拓土,出兵灭南越国,回师除掉且兰国,没有裁除夜郎国,在颁夜郎王印前,在夜郎国地置牂牁郡,行中原郡县制。于是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地方政府在这块土地上出现。到公元前28—25年,牂牁郡太守陈立灭掉夜郎王兴之后,夜郎国的历史结束,牂牁郡完全取代了夜郎国。

牂牁郡的设置范围大体上是古夜郎的范围。根据《汉书》和《后汉书》的记载,西汉辖17县,东汉辖16县,范围基本上是一致的,大体包括今天贵州的西部,广西的西北角,即现广西百色地区,云南的东南部,《安顺府志》称“几有贵州之全,规云南四之一,粤南五之一”。

西汉、东汉历经四百余年,作为牂牁郡首府的安顺,在大汉帝国西南版图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牂牁郡的历史是黄平继夜郎国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在激烈的社会变化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顽强地与自然作斗争,创造了瞩目的文化。宁谷古汉遗址为我们提供了汉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信息,它说明两汉时期的安顺已进入青铜时代,从在汉代牂牁郡辖地范围内发现的汉代青铜器看,种类繁多。生产工具有钁、锄、犁、铧口、凿;兵器有戈、矛、镞;生活用具有鍪、贮贝器;乐器有、鼓、羊角钮钟;杂用器具有刀、钻、鱼钩。此外尚有钩、铠甲、甲臂、扣饰、铃、手镯、耳环、发钗、帽饰等装饰品。说明西汉时青铜器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军事等社会各个方面。自武帝始,随着两汉对西南的开发,大批移民进入贵州,带来了先进的文化,生产力得到巨大改变。

农业是牂牁的主要经济。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稻谷。考古部门不仅在黔西北战国至西汉中期的土著居民墓葬中,发现了稻谷与大豆的遗迹,还从当时属牂牁郡管辖的兴义汉墓中出土了一座水田稻作模型。《史记·西南夷列传》说:其地“椎结、耕田、有邑聚”。《华阳国志》说这里的人“畲山为田”。《汉书》记载属牂牁郡管辖的钩町国,曾向汉王朝“入粟千斛”;又说汉军与夜郎交战时,采用“攻绝其水道”之法。凡此种种,都足以证明牂牁农业文明的发达程度。

为开发西南诸地,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汉朝廷即决心打通西南夷道,形成一条由巴蜀经夜郎通往南越的通道。交通的改善和邑聚的兴起,是夜郎商业活动的基础。牂牁与巴蜀、南越与之间已有商业往来。从宁谷汉代墓葬中出土的半两钱和五铢钱,也是牂牁对外商业交往的一种证据。

牂牁江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距离特区中心40公里。这里自然风光丰富多彩,民族风情古朴浓郁,人文景观历史悠久,是观光、考古、度假、考察民族风情的理想场所。

从六盘水市中心有汽车直到的牂牁江,坐到毛口下,就是景区。途径郎岱古镇,也可以到古镇下车,先游玩古镇,时间来得及,在去牂牁江景区。路途不好走,一路上山下山,尤其到了郎岱有一段很长的下山路,这段路俯视到牂牁江,感觉这段山路很惊险。

到了牂牁江景区先找宾馆住下,江附近客栈很多。这里的游客很稀少,大概是旅游淡季的原故吧!

牂牁江景区很多,江上几百米处,有一座夜郎王宫,这王宫很气派,有当年夜郎风范,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别有一番风味。

老王山(又称老郎山),玻璃栈道正在修建,建好可以去栈道寻刺激,在悬崖上俯视整个江上风光,。老王山主峰海拨2127米,山下就是悬崖与深渊,老王山很值得一游。

月亮洞在于老王山栈道下面,传说中是夜郎王与王妃的墓穴所在地,很有考古研究价值。

牂牁江 传说中水怪之迷,江大了难免有不明物体,这也理所当然。大概是巨鱼或者是巨蟒做怪也有可能。这风景区传闻传事很有趣,非常值得游玩。

牂牁江景区位于六枝特区西南部,距六枝中心城区67公里,北起獭猫河,南至烽火台的北盘江两岸,长约23公里,面积57.60平方公里,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历史遗留下摩岩石刻,古驿道、古驿站、古井、古城墙、木城碑等古迹,牂牁寨、祭王寨、大补王寨、小补王寨、阿女寨、木城村等民族村寨和老王山、九层山、王子坟、月亮洞及夜郎王择都、选妃、被诱杀等优美悲壮的传说。该景区是牂牁古国和夜郎古国都邑寻访、猎奇探险、攀岩漂流、冬季旅游的最佳胜地。

天下奇观一一花雨岩巷花雨岩巷是牂牁江风景名胜区中的一大奇观,位干茅口峡谷上游的獭猫河段,岩巷长约500米,宽仅15---20米,两侧峭壁耸立,高达300余米,形成巷道式峡谷,峡谷中凉风习习,波光粼粼,两侧绝壁上古树参天,仙人掌丛生,裂泉飞泻,银雨飘洒,蓝天一线,天降琼浆。峡口如巨门高耸屹立,可称“天国之门”,巨门右侧有一石牙参差峥嵘的残丘,其上古木参天,巨藤攀绕,箐林郁郁,猴群嬉攀,沿岩攀临其上或蹲或站,眺望河境及“天国之门”,交辉相映。丘下有幅“飞天图腾”,如天然迎客“壁画”壤嵌在翠色的门壁前,此段峡谷峭壁之险,河谷之幽,景观之奇,是省内仅见,可以说它融险、奇、幽于一峡。花雨岩巷是天下又一奇观。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景区如何走的问题。

我觉得你有捉弄我们的意图。因为那两个字儿我都不认识。我相信很多看到这个题目的人,你也不知道这两个字读什么。

但是我对这个景区提一个友好的建议:改名。

都没有去查你这个景区在哪里,但是我查看了一下下边同志的一些留言,发现他在贵州其实贵州的风景还是相当漂亮的。

一个让游客连字都读不出来的景区,游客肯定会受大大的限制,所谓的”酒酒香也怕巷子深”对吗?

可以查找一下当地的历史地方志,找一个那响当当的名字,让大家来记好记,又好玩,为什么一定要在游客到你景区的路上设置这么一个障碍呢?可能觉得这个名字呢,对你们来讲呢,非常的熟悉,但是就全国来讲,贵州还是有很多响当当的名字的,比如说黄果树瀑布啊,啊比如说这个梵净山啊,织金洞啊,那这些都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比如说我是作为一个山东的人,我到贵州去,那我首先到黄果树瀑布去看一看,反正啥也是要去的,黔东南也是要去的,但是你这个地方我都读不出来,那我也你们的宣传力度也不行,对吧?

作为旅游管理部门,你们和当地的政府可以协调一下,让你们变得全国有名,比如说我们在中央台的广告上,就有一个城市(四川的阆中)经常为自己的这个拗口的名字做广告加了拼音。

最后,祝你们的这个景点越来越有名气。

手机导航:六盘水牂牁江景区,直达。

六盘水牂牁江景区有“夜郎都邑”美誉的牂牁,坐落在六枝特区西南部的老王山下北盘江(牂牁江)畔,是六枝牂牁江风景名胜区的核心。这里依山伴水,气候宜人,历史悠久,景观颇多,有“牂牁八景”之说。牂牁八景,集山水风光,汇人文景观,融民族风情于一体,为六枝牂牁江风景名胜区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8景分别是:

1、佘月朗山;

2、西陵晚渡;

3、茶马古道;

4、三峡猿啼;

5、福地夜郎;

6、一锁三江;

7、云上牂牁;

8、三街十二坊;

风景秀丽如画、山川壮观,水绿波碧玉,空气新鲜,民风好客,值得一游!如图导航:六盘水牂牁江景区

六盘水牂牁江景区

六盘水牂牁江景区

六盘水牂牁江景区

牂牁江风景区牂牁江景区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西部,距离六枝特区中心区62公里,距六盘水市中心75公里(沿水黄(水城到黄果树)高等级公路至阿志河大桥处,转长兴公路7公里及是)系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

 很高兴回答这个,下面我就给大家说一说牂牁江景区位于六枝特区西南部,距六枝中心城区67公里,北起獭猫河,南至烽火台的北盘江两岸,长约23公里,面积57.60平方公里,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

  牂牁江源于司马迁史记:“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牂牁江景区四面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有形似布袋的打铁关,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牂牁江从千山万壑中奔腾而过,冲刷而成的奇岩怪石形成赤壁峡谷、白玉峡谷、金条峡谷、玄武石峡谷、双猫守江峡谷,万丈赤壁、御夫守印、白玉滩、金砖壁等独特的景观。

  历史遗留下摩岩石刻,古驿道、古驿站、古井、古城墙、木城碑等古迹,牂牁寨、祭王寨、大补王寨、小补王寨、阿女寨、木城村等民族村寨和老王山、九层山、王子坟、月亮洞及夜郎王择都、选妃、被诱杀等优美悲壮的传说。该景区是牂牁古国和夜郎古国都邑寻访、猎奇探险、攀岩漂流、冬季旅游的最佳胜地。

  金砖壁景点位于鲁嘎寨南约2公里北盘江西岸壁,系峨眉山玄武岩,柱状节理发育,节理面被水冲刷形成等距离平行排列的凸凹面,间距0.1一一0.2米,似一条条赤色“金砖条”垂挂河壁上、壁长近50米。高5米,蔚为奇观。

  茅口峡谷景点位于茅口峡谷位于北盘江上游六枝境内中段,长达5公里左右,谷深而狭窄,两岸峰丛高峭,由三道台阶悬崖绝壁构成,自下而上高300、500、800米。山势挺拨险峻,壁绝崖峭,谷中忽而箐林郁郁,藤萝密茂,忽而百怪峥嵘。河宽10一一30米左右,时而水深如潭,汗回旋流,时而水浅滩急,浪击礁石;险滩多处,首推头滩,滩口最宽处不及5米,滩徒弯急,水流奔腾咆哮,波涛汹涌,气势磅礴。逆流而上,杆撑纤绞,波滚浪阻如蜗牛爬行,人需下舟沿乱石攀登踽行。顺水漂流。全凭梢翁把舵,人坐船中随船扎入浪中,波翻涛涌,如蛟龙戏水。在深水滩段,则随舟荡漾,怡然自得地观赏沿河山水自然风光,如金砖壁、碧玉滩、仙人峰、万丈赤壁、御夫守印、西陵晚渡、梯子岩、手爬岩等奇景。以及民族村寨,河岸猴群,如梭行芒等等。茅口峡谷集天险、幽潭、奇景,山水风光于一谷,令人惊心动魄而终生难忘,幽潭美景又使心旷神怡而留连忘返。

以上都是我个人观点和经验,还望采纳!

秦朝末年,南海郡尉赵佗趁着中原大地诸侯混战之际,在岭南自立为王,创立南越国。公元前135年(西汉建元六年),已经登基六年的汉武帝意图统一天下,雄踞岭南的南越国成为他关注的目标。为了打探南越国的虚实,番阳令唐蒙奉命出使,抵达番禺城(今广州)。



在南越国,唐蒙意外地吃到了一种美味的食物:蒟酱。他觉得很奇怪,蒟酱明明是蜀地特产,而蜀到长沙再到南越国的道路早已封闭,蒟酱怎会出现在南越国呢?唐蒙询问蒟酱的由来,南越人回答,从牂柯(zāng kē)而来。




有人肯定要问,“牂牁”(zāng kē)是什么意思?


“牂牁”,本义是“系船之木桩”,最早作为一个西南小国的名字,曾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管子》中惊鸿一瞥地出现。



牂牁江因牂牁国而得名,西汉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把牂牁江写进了与南越国、夜郎国相关的列传中,一直鲜为人知的牂牁道迎来了它的历史高光时刻。



《史记》记载,唐蒙打听到蜀郡(今四川)出产的蒟酱,是当地人偷偷拿到夜郎国(今贵州、广西境内)去卖的。蒟酱、牂柯江、通番禺,头脑灵活的唐蒙把这几个关键词串联在一起,推断出一个令他既震惊又兴奋的结论:夜郎国和南越国之间,必然存在一条不为中原人熟知的通道,那就是牂牁道。



公元前112年(元鼎五年),汉武帝利用唐蒙的情报和计谋,兵分四路攻打南越国,其中一路奇兵,就是由驰义侯率领部队从巴蜀进夜郎,再下牂牁江与其他几路人师番禺。南越国被灭后,汉朝在今天贵州与广西相交地区成立了牂牁郡。



河池学院教授 施铁靖


公元808年,当时有个宰相叫李吉甫,他修了一本书叫《元和郡县志》,提到牂牁郡被南诏国占领了。他觉得是唐帝国的耻辱。



自唐朝《元和郡县志》之后,牂牁江的名字在历史中渐渐消隐。后世对这条古水道有诸多推测,晋代《水经注》认为,牂牁水道应该是今天广西的红水河。而按照《旧唐书.地理志》的说法,牂牁江是今天广西的左江。宋朝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认定,柳江的上游融水就是汉朝的牂牁江。清朝顾祖禹写《读史方舆纪要》却把今天的邕江和上游右江描述为牂牁江。随着今天地理科学的进步,河流的水文脉络逐渐被清晰掌握,越来越多的学者达成共识,能通连川桂黔粤,最有可能是汉代牂牁江的,显然就是今天的红水河。



红水河,因江水流经红色砂贝岩层,夹杂大量红褐色泥沙而得名。在广西境内流经乐业、天峨、南丹、东兰等县,在象州与柳江相汇后改称黔江,再与郁江汇合进入西江,最后流入珠江流域。



贵州和广西同为崇山峻岭地区,交通往来非常不便。当时的依托牂牁江而名的牂牁道就成为沟通贵州和广西之间的一条主要的通道。另外,从四川到贵州再到广西,新奇的物产和先进生产技术沿着牂牁道,也艰难曲折地抵达了广西西北部。



牂牁道对桂黔地区的交通如此重要,但牂牁江却不是一条天生温顺的河流。今天我们看到的红水河平静清澈,是风光秀丽的旅游圣地。这是因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红水河上大化、龙滩等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导致泥沙沉淀,水位上升,彻底改变了河流原来的面貌。



可在解放以前,红水河是河床深切,滩多水急的代名词。光是东兰县内河段,就有16处险滩,按照当地老船家的说法,小船木筏顺流而下尚可惊险通行,船只想逆流而上却步履维艰。



南丹县的吾隘镇倚红水河而建,正好处于南丹与东兰、天峨三县之间,这里曾是周边商品集散的码头。迄今,在红水河的河底,那些曾堵塞航道的巨大礁石仍隐约可见,仿佛诉说当年的惊涛骇浪,通航不易。



正因如此,当古人要从广西进入贵州时,不免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公元1638年(崇祯十一年),明朝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在这里做了一个决定,是什么呢?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关注本周六广西卫视播出的《广西故事》之八桂古道,带您探索连接桂黔的牂牁道故事。



更多精彩请关注

本周六(12月12日)21:20

广西卫视播出的《广西故事—八桂古道·牂牁道》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