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影视频道 > 北京影视在线直播

天坛简介(北京天坛简介)

发布时间:2022-05-14 17:43:16   作者:陪你演戏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1、简介

 

台中径四丈三尺、高二尺,规制三层,每层围面递加环砌。上层径五丈六尺六寸、高九寸五分,宽六尺八寸;二层径七丈,高九寸五分,宽六尺七寸;三层径八丈三尺、高一尺一寸,宽六尺五寸。南东西北四方各有一门。围墙周长一百零七丈、高九尺、厚三尺

和北京的天坛相比,它们相同者有三:都能产生回音、都有个殿、都是皇帝祭天的地方。所不同者有二:北京用的是汉白玉、沈阳用的是条石;北京的宏伟磅礴,沈阳的要小几倍。

作为君主祭天的地方,天坛在整个盛京建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天坛成为清初在盛京城郊修建的最早建筑。在沈阳天坛举行过祭天仪式的有皇太极、顺治两位皇帝。

天聪五年,皇太极再次续修沈阳城垣,同时营建宫阙,增建天坛、地坛等礼制建筑。依照传统规制,天坛设在位于大南门外五里的地方,坛状如圆丘,分三层,均为同心直圆型,每层圆面递加环砌。上层九重,因为自古以来以“九”为最大数目,即九重天的意思。周围一丈八尺;二层七重,周围三丈六尺;三层五层,周围五丈四尺;每层俱高三尺。四面设有相同的砖砌台阶。天坛四周围以缭墙,周长一百三十丈,东西南北台设一门,以南为正。

到顺治入关后,沈阳的天坛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不过一直有清兵把守。乾隆时期,为保持陪都城制,曾下诏令修葺天坛、地坛,但一两次的维修赶不上它荒芜的速度。到上世纪初,天坛彻底没有了使用价值,还被周围的老百姓开发成了菜地。到新中国成立时,天坛旧址就只剩了一个土堆,砖石散落,不复当年旧貌。

2、天坛祭祀

 

古代,君王为了保全自己的统治阶级地位,把祭祀和战争看成是最重要的活动。另外,祭祀具有心理暗示和凝聚人心的作用。尤其是皇帝亲祭,更是一件大事。沈阳的天坛曾经迎来了两位皇帝的亲祭——皇太极、顺治。

崇德元年,皇太极的祭天活动是清朝正式使用天坛的开始。那么皇太极祭祀的程序是什么呢?

天刚刚放亮,皇帝的亲兵、亲王及各位大臣和八旗各军已经在天坛内外列队完毕。吉时一到,皇太极穿着龙袍,头戴帝冠,在礼乐声中行祭天跪拜礼。并由礼官宣读即位诏书。不过这祭天仪式并没有老百姓什么事,从大清门到大南门,再从大南门到天坛墙外,近十里长街的百姓都不能外出,所有的店铺也必须歇业。后来皇太极决定派兵东征,出发前曾率领诸王贝勒、文武群臣,斋戒三日、祀天于此。

崇德八年,福临在大政殿即位后也曾派人到天坛举行祭天活动。顺治是第二位在沈阳天坛祭天的皇帝。

皇帝祭天前要对天坛内各种建筑及其设施,进行全面的大修葺,修整从紫禁城至天坛皇帝祭天经过的各条街道,使之面貌一新。祭前五日,派亲王到牺牲所(专门屠宰制作祭祀牲畜的地方)察看为祭天准备的牲畜。前三日皇帝开始斋戒,前二日书写好祝版上的祝文。前一日宰好牲畜,制作好祭品,整理祭器。最后由礼部侍郎进行全面检查。

祭位设置:圜丘坛专门用于祭天,台上不建房屋,对空而祭,称为“露祭”。祭天陈设讲究,祭品丰富,规矩严明。在圜丘坛共设七组神位,每组神位都用天青缎子搭成临时的神幄。神位前摆列着玉、帛以及整牛、整羊、整豕和酒、果、菜肴等大量供品。单是盛放祭品的器皿和所用的各种礼器,就多达七百余件。上层圆心石南侧设祝案,皇帝的拜位设于上、中两层平台的正南方。圜丘坛正南台阶下东西两侧,陈设着编磬、编钟等十六种,六十多件乐器组成的中和韶乐,排列整齐,肃穆壮观。

祭天时辰:为日出前七刻,时辰一到,斋宫鸣太和钟,皇帝起驾至圜丘坛,钟声止,鼓乐声起,大典正式开始。非常神秘。

祭地礼仪与祭天大致相近,但是祭后要挖坎穴将牺牲等祭品埋入土中。祭地用的牺牲(用来祭祀的牲畜)必须是黝黑的颜色,用的玉为黄琮。因为黄色象土,琮为方形象地,这表明了对“地”的尊重。


视频加载中...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