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浙江电视台 > 安吉生活娱乐在线直播

服装的由来(古代服装的来历)

发布时间:2022-05-19 13:59:40   作者:旧事重提   来源:网友分享   我要投稿

在古代,服装有着别称,那就是衣裳,随着每个朝代的兴衰,衣裳也渐渐有了巨大的改变,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中国古代服装的由来,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千万不要错过这篇文章哦,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古代服装的由来是什么1

中国古代服装,在世界上自成一系,其结构与款式随着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发展而逐渐变化。最早在商周时期,不论尊卑和男女都是采用上下两段的形制,上着衣,下穿裳,“衣裳”二字,便由此而来。

春秋战国时期,汉服开始推广,将过去上下不相连的衣裳,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长袍。这样的形式,一直延续到了汉代,不论士族还是百姓,正式着装都是汉服深衣。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强调自我个性解放,男子袒胸露臂,女子则长裙曳地,尽力展示优雅和自然。这种风格,到隋唐时发展到了顶峰,形成了独特的唐装模式。以后数百年间,都基本沿袭这一模式。

直到满清入关以后,推行“剃发易服”“十从十不从”等强制手段,人们不敢再着传统衣冠,取而代之的,是旗袍马褂。这种强制式的变革,是历史上唯一一次明显的突变。各位,看了这么多,哪个朝代的“衣裳”最合你心意!

中国古代服装的由来是什么2

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王室公卿为表示尊贵威严,在不同礼仪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形式、颜色和图案。最著名的为《尚书·益稷》所载十二章服:“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十二章纹遂成为历代帝王上衣下裳的服章制度,一直延用到清帝逊位、袁世凯复辟称帝。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

春秋战国服饰(公元前770~前221)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河南襄邑的花锦,山东齐鲁的冰纨、绮、缟、文绣,风行全国。工艺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不仅王侯本人一身华服,从臣客卿也是足饰珠玑,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贵重。古人佩玉,尊卑有度,并赋以人格象征。

秦汉服饰(公元前221~公元220)这一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在汉代,随着舆服制度的建立,服饰的官阶等级区别也更加严格。秦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绣纹多有山云鸟兽或藤蔓植物花样,织锦有各种复杂的几何菱纹,以及织有文字的通幅花纹。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张骞奉命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通道,成千上万匹丝绸源源外运,历魏晋隋唐,迄未中断,史称“丝绸之路”。

魏晋南北朝服饰(220~589)魏晋和南北朝时期,等级服饰有所变革,民族服饰大为交融。冠帽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有折角巾、菱角巾、紫纶巾、白纶巾等。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这一制度此后历代相沿杂而用之,直到元明。晋代的首服除幅巾为社会沿用之外,有官职的男子还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纱帽的称漆纱笼冠,本是两汉武士之制,传之又传,不仅用于男官员,并流传民间且男女通用。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人民错居杂处,政治、经济、文化风习相互渗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饰也因而改易发展。

隋唐服饰(581~907)隋唐时期,中国由而统一,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彩锦,是五色俱备织成种种花纹的丝绸,常用作半臂和衣领边缘服饰。特种宫锦,花纹有对雉、斗羊、翔凤、游鳞之状,章彩华丽。刺绣,有五色彩绣和金银线绣等。印染花纹,分多色套染和单色染。隋唐时期男子冠服特点主要是上层人物穿长袍,官员戴幞头、百姓着短衫。直到五代,变化不大。

宋辽夏金元服饰(947~1368)宋代基本保留了汉民族服饰的风格,辽、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饰则分别具有契丹、党项、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点。各民族服饰再度交流与融合。宋代服饰大致有官服、便服、遗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罗为主,政(蟹)府因五代旧制,每年要赠送亲贵大臣锦缎袍料,分七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袭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官服服式大致近于晚唐的大袖长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乌纱帽,名直脚幞头,君臣通服,成为定制。宋代官服又沿袭唐代章服的佩鱼制度,有资格穿紫、绯色公服的官员都须在腰间佩挂“鱼袋”,袋内装有金、银、铜制成的鱼,以区别官品。

明清服饰(1368~1911)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大流。而上层社会的官服是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自唐宋以降,龙袍和黄色就为王室所专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紫色为贵。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为正色,又因《论语》有“恶紫之夺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废除不用。清代官帽与前朝绝然不同,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还视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色、质料的“顶子”,帽后拖一束孔雀翎。翎称花翎,高级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圆斑),并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眼多者为贵,只有亲王或功勋卓著的大臣才被赏戴。皇帝有时还赏穿黄马褂,以示特别恩宠。四、五品以上官员还项挂朝珠,用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成,构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点。

衣裳的历史由来已久,是谁的发明众说纷纭,但是最靠谱的说法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以八卦的乾卦与坤卦来发明的:因上为天 下为地,所以黄帝根据人们传统的生活习惯将上身设计为“右衽”式样称之为衣(后来很多少数民族为了骑马射箭方便将上衣改为左衽);下身设计成围裙的式样称之为裳。上衣下裳合称衣裳。因八卦中天为乾 地为坤,上北下南,北方的颜色为玄色即黑色(天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是子夜,夜晚是天的本色);南方的颜色为黄色(地就是土,土的颜色是黄色)。所以古人的服装最早是上衣下裳上黑下黄的传统样式。

衣裳的功能

首先它的作用就是御寒,如棉衣棉裤 现代的羽绒服等。(当时中华民族还没有非洲的概念)。

第二 保护身体,防止蚊虫叮咬 蛇的侵袭,在丛林中捕猎奔跑可以减少荆棘等对皮肤的伤害等(铠甲也是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来)。

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进一步增加了它的功能

第三 美观 装饰与吸引异性。比如传说中的杨玉环的霓裳羽衣,现代的连衣裙 男式西装 夹克衫等。

第四 身份 地位 民族等的区别,从样式 颜色 佩戴 悬挂方面标识不同的工作性质 身份类别 社会地位 等级等等。

第五 军装 区分敌我 伪装等。

第六 特种服装 现代的劳动保护服即工作服,潜水衣,电焊服等

当然还有很多种类不胜枚举。总的来说帽子 围巾 手套 鞋子都应该归类为衣裳范畴。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