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吉林电视台 > 延边网络在线直播

何宜德事件是真实的吗(何宜德最新消息)

发布时间:2022-06-03 21:03:49   作者:脾气很大   来源:网友上传   我要投稿

何宜德事件是真实的吗

今天微博上一个12岁的男孩火了,他的名字叫何宜德,湖南省浏阳县人,他2008年2月11日出生,虽然年纪小,但是已经取得了大部分成人都无法企及的成绩,比如目前他已经南京大学毕业,在1岁就开始暴走、2岁攀登南京紫金山,3岁雪地裸跑,5岁开飞机,6岁写自传,8岁考上南京大学,11岁南京大学 毕业,今年12岁准备读硕士、博士。看到这样牛逼的简历,大部分人都觉得这是搞笑的,就跟前几天小学生发表癌症的研究成果论文一样,只不过是假的、炒作而已!那么到底事实是怎样的呢??



JD的小编觉得,何宜德5岁之前的经历还是整体上挺正常的,这些经历只要父母够狠心,大部分孩子都可以达到,但是从5岁开始何宜德的人生就如同开了挂一样,开飞机、考大学、写自传。。。。这些都是真的吗??经过小编的查证来看,这事亦真亦假,先来看何宜德开飞机,下面是他开飞机的图片:

开飞机的事是真的,不过是那种螺旋桨的飞机,而且还给你配一个操作手在后面,这种操作,一般父母如果只要够狠心,有钱,请一个教练,大部分孩子也可以做到,如果是他自己一个人开飞机,那含金量确实高!



下面是何宜德雪地里裸跑图,是真的,不过孩子好像不太开心



至于说的南京大学,后查证看是是南大自考的那种专科,但是小小年纪能有这样的成绩确实也很棒!据说何宜德的爸爸是鹰爸公学的校长何烈胜,把孩子培养的如此高调有一部分意图是为“鹰爸公学”招生的,鹰爸公学学费一个月1万元。不过该校的办学方式饱受争议。


这是两个问题。

首先说裸跑男何宜德11岁大学毕业的问题。这是个特例,是个别现象,可借鉴的非常多,不建议普遍推广。

一、何宜德简历

何宜德是个早产儿、脑瘫患儿,何宜德的父亲是个民企老总。面对不幸,坚强的父亲何烈胜决定亲自训练儿子,并树立了“让儿子健康成长、超越普通人”的目标。从小对何宜德的残酷训练都是由父亲严格把控。3岁时随家人进入美国幼儿园、雪地裸跑,4岁独自开船出海、登上富士山,5岁开飞机,6岁给多国元首写信,7岁出自传,8岁徒步“死亡之海”罗布泊,9岁小学毕业,获得多项机器人世界冠军,后没有上初中,而是跟着父亲何辅导老师学习,开始参加大学自考,一共18门课程,两年时间全部通过,平均分达到70分左右,11岁大学专科毕业。

二、“何宜德现象”说明了什么

1、证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没有父亲的严厉、坚持、和陪伴,没有父亲的严爱、用心和付出,没有家庭物质的支撑,没有充满爱、充满上进的家庭氛围,不可能有成功的何宜德。

3、再次证明了“严师出高徒”这一真理。父亲的眼里成长就是把孩子逼到极限,置之死地而后生。3岁让孩子在纽约零下13摄氏度的雪地里“裸跑”,4岁参加帆船赛,成为世界上年龄最小的国际帆船比赛选手,5岁开飞机,6岁父子两一起穿越死忙地带罗布泊,成为世界上年龄最小的穿越者……溺爱教育能出这样的高徒吗?

4、说明了毅力和坚持是成功的保障因素。你从网上看到那个3岁孩子在美国零下13度的雪地里裸跑的视频了吗?没有坚强的毅力能活下来吗?

5、说明有目标、有规(计)划的重要性。

6、证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何宜德是个早产儿、脑瘫患儿,先天条件非常差,过多是靠后台的锻炼、培育和努力!真的应了一句话,没有想不到的,只有你做不到的!

下面,我再说说鹰爸教育。

可以肯定的说“鹰爸教育”是个不错的方式!但是,它不适合每个家庭、每个孩子,它是由选择性的。从另一个方面说,风险也非常大。我感觉只有具备这样几个条件的才适合。

1、家庭经济基础雄厚。一方面,需要家庭物质基础来保障;另一方面,即便孩子最后没有学到知识甚至是白痴也不愁吃穿,并且也能子承父业,有个不错的未来。

2、父亲要具备必须的条件。“鹰爸”的眼里成长就是把孩子逼到极限,置之死地而后生,要一直坚持到底。既要有“狠劲”,又要有“韧劲”。一般的家长是做不到的!

甘罗12岁拜相,晏殊7岁参加庭试,王勃6岁能文,李白5岁作诗……

这样的天才,千年难遇,可望而不可即。

11岁的谢彦波,12岁的干政,13岁的宁铂……荟萃天下神童的科大少年班,也有一些孩子“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令人失望。

这世间,有没有一条捷径,能让本身资质平平者,可以人生“开挂”?

曾经名噪一时的“裸跑弟”——南京男孩何宜德的成长之路,或许能给我们启示。

何宜德小朋友是不是天才少年?其实不是。

说起何宜德小朋友的童年,颇具传奇色彩。

2008年2月,何宜德迫不及待地来到这个世界,比预定的时间早了3个月——他是一个早产儿,从小体弱,疾病缠身。

爸爸何烈胜决定,通过体能锻炼来提升儿子的体质。何爸爸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人,我们来看看,何宜德的童年,都经历了什么:

3岁,在纽约郊外的冰天雪地里跑步,照片意外走红,人送外号“裸跑弟”。

4岁,独自驾驶帆船出海。

5岁,驾驶飞机飞越北京动物园。

8岁,徒步死亡之海罗布泊。

9岁,小学毕业。

11岁,南京大学销售管理专业自考毕业。

刚出生时,何宜德一度被医生怀疑为脑瘫儿。但何爸爸认为,自己的儿子只是体质弱,可以通过体能训练来改变。

出生仅6个月,在何爸爸的安排下,何宜德小朋友每天就要游泳1个小时。两岁的时候,跟着爸爸爬紫金山。跑步、跆拳道、自行车、街舞……童年的何宜德小朋友,每天的训练时间长达8小时以上,从不间断。

在何爸爸长期严格的训练下,何宜德9岁便学完了小学课程,顺利毕业。小学毕业后,何爸爸没有让儿子继续升初中,而是在自己创办的“鹰爸公学”中自学。

2017年,何宜德参加南京大学的专科自考,不到三年时间,所有课程全部通过并顺利毕业。

同时,何宜德还参加了南京大学的本科自考,目前已通过9门课程的考试。

何宜德“开挂”的人生,以及何爸爸不走寻常路的教育方式,被媒体报道后,引起公众的关注的同时,也引来一些争议:如此高强度的训练,孩子受得了吗,会不会令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揠苗助长式的教育,是否可持续?

“鹰爸”的教育方式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何宜德同学的一份作息时间表:

6:00,起床、跑步、读书;

7:00,吃早餐、学习教材,听网络授课,做习题;

12:00,午休1小时;

13:00,体能课、跑步、训练;

18:00,两节自习课;

21:00,就寝。

我们可以看到,这中间,根本没有安排自由活动的时间。虽然何爸爸给儿子制定的课程中,也有户外拓展活动,但是,那些活动,本质上都是学习内容,孩子并没有自主权。

那么,何爸爸教育儿子的方式,可不可以借鉴呢?

对此,全国十佳校长王丽萍认为,何宜德小朋友的情况没有普适性,其家庭条件一般人也不具备,这种教育模式很难复制。不过,何宜德的成长经历,也给了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启示:如何落实因材施教?对于特殊的学生,如何定制加速教育的课程?都值得思考和重视。

《庄子﹒秋水》篇中,记载着一场著名的“濠梁之辩”,讲的是庄子和惠子的一场辩论。前两句尤其出名,那就是——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而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放在何宜德这件事情上,道理是通用的,我们都不是当事人,妄加评判不合适。

缪老师就说说自己的看法吧:这个孩子的成就让人艳羡,这位爸爸的毅力令人敬佩,这种教育方式,却未必值得推广。

下面缪老师结合何宜德和他父亲的经历,来分析分析为什么他们的经历足够辉煌?为什么这种教育方式,未必值得推广?

何宜德,小名叫多多,被网友们叫做“裸跑弟”,出生于2008年。2012年,在他四岁的时候,他在暴雪中裸跑的视频被上传并爆红网络。他,四岁驾船出海,五岁开飞机,七岁出自传,九岁小学毕业,十一岁通过自考专科毕业。

别的不说,单单是驾船、驾机,应该没多少成年人同时体验过吧?如果说这样的人生不能够令人羡慕,那你对精彩人生的评价标准可就太高了。

多多的经历,离不开他不同于普通人的童年。他是七个月的早产儿,出生时并不健康,他身上有很多的并发症,医生甚至把他定性为“脑瘫儿”。扪心自问,如果你是他的父母,你能够坦然面对现状,不消沉、不消极,而是为自己的孩子量身定制非同一般的锻炼和学习计划吗?

在缪老师40多年的人生中所遇到的所有人中,具备如此强大心理的屈指可数。多多的爸爸妈妈,能够制定计划,也能够实施计划,甚至还会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复盘,去调整计划,这种规划人生的态度和自律的能力,是很多人可以借鉴的。

想当年多多的视频在网上疯狂传播的时候,广大网友给多多爸爸取了一个“鹰爸”的别号,并对他的教育方式提出质疑,还戏称他是“后爸”。不得不说,多多爸的教育方式,并不符合主流意义上的教育规律。比如过量运动、比如超量学习等等。

应该承认,多多从小的训练量是超出这个年纪儿童平均的承受力的,甚至可能影响身体发育;多多从小的学习量也超出这个年级儿童平均的接受力,甚至可能影响今后的学习成长。但请注意,这句话里面有个关键词“平均”,还有多多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我不会这么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我能理解多多爸的想法和做法。多多爸的经验和做法,我认为不适合推广。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境遇,任何所谓“成功”的教育方式,都不是普适的。按照一般情况,身体锻炼要尊重孩子的发育,先练简单动作,再过渡到有难度的动作,13岁之上再进行体能锻炼;按照一般情况,知识学习要先夯实基础,建立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提前上量可能影响成年后的学习欲望和态度。

听说多多爸要出书了,如果你想要看一看不同的人生,你可以买来当做故事来看,可是如果你想要模仿,我建议还是多考虑考虑吧。

鹰爸干啥,虎妈做嘛?不灭的意志,旨在化育着自己的生活。

他们给予了我的生命,那么我就成全一回他们的想,这个交易挺公平的。

感谢问答的邀请,早上特意看了下何宜德小朋友的情况及父亲的“鹰式”教育。

首先,裸跑弟多多,因为是七个月早产儿,出生时伴有多种并发症,被医生认为判定是一个脑瘫患儿。多多的父亲何烈胜,是南京一家民企的老总,此前一直忙于事业,中年得子让他欣喜不已,医生的一盆冷水也浇了他一个透心凉。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亲自教育这个孩子,并一定要让他健康长大。早年当过老师的他经过研究和思索,制定了一系列针对这个孩子的训练计划表,交由孩子的母亲来实施,训练和计划变化情况,每两周调整一次。这是多多父亲根据孩子的真实情况制定的训练方案,每2周调整一次,虽然多多爸物质基础不错,给了他很多便利的条件,但是如果没有多多爸爸细致入微的训练,将一件事做到极致的行为,多多很可能限于平庸,试想如果你有个这样的孩子,你会为孩子做多少付出,付出和回报永远都是成正比的。

我非常欣赏多多爸的魄力和执行力,最起码我做不到。多多爸从体商、智商、德商、情商、胆商、逆商、心商、灵商、志商、财商等十商训练来养“雪小弟”多多的理解、情感、自理、自控、记忆、反应、体能、毅力等各种能力。这让孩子的学习力,适应力,身体素质得到极大强化。多多的行为也是在向人们宣告:凡事都是坚持反复训练的结果,只要重复做好每一件小事,那么所成就的将会是一件非凡的大事!

之前有虎妈,现在又有鹰爸!在培养孩子方面,一个比一个厉害!作为父母的我,除了羡慕他们的孩子的天赋外,更敬佩他们的坚持与耐心。因为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学习的天赋,并不是每一个父母都能坚持陪着孩子成长,并不是每一个父母都能指导一直孩子的学习!11岁就大学毕业,的确是一个奇迹!但是也许会引发许多的思考和议论。俗话说,有得必有失。11岁就大学毕业,感觉他应该没有经历过天真无邪的快乐的童年,他与同龄人交往应该很少,他身上应该缺乏童趣,从某种角度上说,他更像一台学习机器!作为父母亲,有时孩子的健康和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这毕竟是生活中的各种特例中的一个,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虽是奇迹也不是无迹可寻。生活中常常见到这样一些现象:本来是有着各种各样身体残疾的人 ,反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作出了正常人都难以企及的成绩。舞者邰丽华,业余诗人余秀华,从星光大道走出的歌手刘赛,篮球女孩都通过自己努力实现了华丽转身。裸跑弟是一个早产儿,幼时体弱多病。这种天生的劣势,反而能更加引起家长的关注,会千方百计想弥补这种缺陷,这一过程中就实现了弯道超车。

鹰爸的超乎常人的培养儿子的做法,一方面锻炼了孩子的各种社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生活毅力和意志。这种毅力和意志在儿子自修大学学历的过程中就发挥了作用。

鹰爸的做法和裸跑儿子的做法可借鉴但不可复制。

这仅是个别现象。实际是可以不予置评,不知此问题的意义何在?难道都做鹰爸就能培养出11岁大学生?中国应该不缺鹰爸,可11岁大学生有几个?同样的也不缺11岁的大学生。少年班也有很多一事无成。

11岁上大学只能代表他天智聪明,但仅仅靠聪明,学习书本知识快并不能代表他就会有很大的成就。其它知识欠缺产生的裂缝终究还是要补上。

从另外的角度来说假设全部大学生都是11岁,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一个病态的社会,神经病满大街。

从“网络红人”到“现实明星”,其所产生的轰动效应简直可以与姚明走进上海交通大学相媲美。

姑且不论这样的“鹰式”教育是不是合适,也不论这样的跳级上学是不是“拔苗助长”,毕竟多多是个只有11岁的幼儿,我们还是希望能够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或许过多的聚焦与关注,反而会给其成长带来压力甚至是负面效应。他已经在美国雪地“裸跑”了,就不要再在镁光灯下继续“裸奔”。如今,多多即将开始一段崭新的学习,让他回归正常的生活,让他在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中健康成长,既是其家长们的心愿,也是我们共同的祝愿。

“鹰爸教育”中的“极限环境论”和“高效培育论”虽有不同声音,但客观上对推崇“甩手掌柜”的“放养”、“妈宝”和“巨婴教育”的父母是一个警醒,也促成了全社会对“个性化教育”诉求的思考,促进教育界将“超常生”加速教育提上

感觉很强悍吧,刚刚查了一下,只能说这么小年纪就能做到如此自律、勤奋好学,还做出了不小的成就,也真的很不容易。

鹰爸教育,这个嘛,只能说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都不同,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都所期待的。

2012年,3岁孩童何宜德在父亲的“逼迫”下,于纽约街头完成了户外“裸跑”的极限挑战,一时间网络上对孩子的同情,对其父亲的骂声持续增高。

半年多时间以后,小小孩童参加国际OP级帆船赛,之后再次进入大家的眼帘,便是5岁“开飞机”,7岁穿越罗布泊。

谁能知道这是一个脑瘫患儿?当他11岁通过南京大学自学考试的消息传出,其父亲的“鹰式教育”成了人们热议的存在。

这个鹰式教育到底是什么呢?为何在何爸推出后,会遭到褒贬不一的两种极端评论呢?听子牙童趣学生观察为您解说。

先天不足的孩子“被迫”成长

2008年的一个午后,何宜德的母亲比预产期提前三个多月生产。当孩子出生后,等在产房外的何烈胜被告知,因为出生时伴有多种并发症,她的孩子被确诊为脑瘫患者。

接过孩子抱在怀里,何烈胜心里的难过无以言表。他幻想过无数自己孩子的模样,但唯独没有想过先天不足。

何烈胜深知想要有所收获,就要付出无数努力的道理。于是在照顾妻子的同时,他也在想要如何教育孩子,才能让其今后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他带着孩子来到美国,企图在海外寻找能够医治的方法,同时也着手制定自己的教育规章。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何烈胜便将计划表公布,还没等实施,他就遭到妻子与父母的强烈反对。

原因无他,这个计划太过于严苛了。但谁也改变不了何爸的决心,他为自己的计划取名为“鹰式教育”。

何宜德六个月大时,就开始接受每天多达8小时的早教训练。一岁多就必须由父亲扶着每天行走六个小时。2岁爬上紫金山,只要路途中想要休息,就会受到父亲的严厉批评。

何宜德的成长历程只用汗水洒就。每天两公里的快走加慢跑,再加上自行车骑行、围绕公园进行轮滑练习等。

每两个星期测试一次,如果通过便取消几个项目 ,然后加入武术、跆拳道等新活动。

而最为有名的一次训练检测,就要数视频开头时那段雪中奔跑的事件。2012年春节当天,无数华人在家中欢度节日,而何宜德却在父亲的督促声中,脱去了所有保暖的衣物,慢慢在纽约肆虐的风雪中跑动起来。

多冷的天啊!无论何宜德怎么向父亲呼喊“抱抱我”,何胜烈均只回应“加油,你可以的!”

当海外视频流出时,所有人都不理解这位父亲为何要这样对待孩子。何胜烈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批评与质疑。何宜德自此有了“雪小弟”的称号,何烈胜的“鹰式教育”也首次亮于人前。

“鹰式教育”取得成功

你以为鹰式教育只是针对孩子的“体商”训练吗?请听子牙童趣接着往下讲。

三岁时,何宜德进入南京实验幼儿园上学。除开正常上课时间,何宜德还有份详细的计划表。棋类、乐理知识、书法,还有所谓的金钱管理与商业知识。不管孩子能接受多少,何宜德都必须学习。

何宜德没有任何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没有轻松的童年。而这一切的起因,均来自父亲口中的,他先天不足。

再大一些的时候,何烈胜开始开发孩子的语言、反应能力。于是街头巷尾、公园超市,一旁观察的父亲会为主动与陌生人交流的孩子打分。

礼貌问候有没有,日常用语是否合理得体,所找话题是不是对方喜欢且愿意交流的等等。何宜德拥有一个好体魄的同时,也练就了一副好口才。

其实何宜德此时的智力已经达到了正常孩子的水平,可何烈胜依旧没有丝毫放松,因为此时他的目标已经变了,他要将孩子培养成才,成一个不仅对社会有用的少年,更成了一个天才。

5岁成为小学四年级旁听生,何宜德飞超越同龄人的表现,让人们不敢置信。看到鹰式教育如此“厉害”,家长们心动不已,恨不得将这种育儿方法完全复制到自家孩子身上。

2017年,9岁的何宜德报考了南京大学的自学专业学习。两年半后他通过全部18门课程考试,于11岁,创下了自考史上最年轻毕业生的记录。

2020年的《最强大脑》舞台上,何宜德的个人履历令人吃惊,而接下来他的表现更让人意想不到。

12岁便在《斐波那契螺旋树》挑战中拿下第三名,使得不少屏幕前的成年人甘拜下风,直呼自己连题目都还没看懂。

“鹰的育子”是否能完美复刻?

而之后何宜德与父亲做了什么吗?何爸开了教育公司,并将自己的培育心得进行整理出书。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为之疯狂。书卖得脱销,各种节目与讲座也让何烈胜挣钱许多。

朋友们,你们对鹰式教育大概有点理解了吗?鹰妈妈在教幼鹰飞翔时,往往会采取一种极为极端的方法——将幼鹰推下悬崖,不想与地面接触,就只能拼命拍打翅膀。

何烈胜的鹰式教育与此类似。用常人难以理解的方式,逼迫孩子快速成长,从而激发其潜能,这就是此模式的中心理念。

何爸的尝试成功了,他便认为此方式适合于所有孩子,于是以进行大量宣传。可他的想法真的正确吗?

如果忽略儿童成长和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让孩子像机器一样长大成人,就算他以后有了良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那么成长中的童年与快乐,是简单的一句“能成才最为重要”可以相抵的吗?

不少家长赞成何烈胜的鹰式教育。他们说娇生惯养出来的孩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这样下去,中国一代将比一代差。

如果通过压榨能激发孩子的潜力,那么越来越多被“培养”的少年,将会成就强大的中国。

如此言论,也让不少家长心生寒意。相信国家也不希望中国少年在极端教育下失去活力,变成学习机器吧。

何宜德的成功只是个例,并不适用于所有孩子。其父亲的初衷只是想让孩子有立足于社会的本领,可最后这位理念实施者迷失在了自以为的“开创者光环中”。

看一下何宜德的妹妹,我们就知道,当何烈胜想要将鹰式教育完美复制至健康的小女儿身上时,他遭到了孩子与妻子的强烈抵抗,女儿至今不接受这样的教育模式,包括何宜德也不愿意妹妹如此长大。

你怎样看待何宜德的成才?你会因为个例的成功,便将此硬套在自己家孩子身上吗?这样长大的孩子在未来的道路上,真的会感谢父母曾经的教育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END--

子牙童趣学生观察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