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站长资源综合门户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齐家网转型:团购向O2O进化 O2O看上去很美

齐家网转型:团购向O2O进化 O2O看上去很美

时间:2012-06-29 19:16:51   作者:   来源:   点击:

在一片“网商入冬”的论调下,邓华金决定打破这种悲观空气。

作为齐家网(下称:“齐家”)的董事长,他目睹了电商们的“6.18代价战”,见证了近两年电子商务的繁华与团购市场的突起,也听见各类对电商生存法例的质疑等不协调声音。

“是时候做出调剂了。”他自言自语道。

2005年3月成立的齐家网,瞄准的是电子商务的一块细分范畴:家居建材。年夜量的建材供给商与消费者在齐家网上匹配供需,形成买卖。经历了几年的高速成长,齐家逐渐在家装范畴显山露水,2011年,公司的买卖额逾越115亿,注册用户数达到了400万。

不过在邓华金看来,数据不克不及反应所有的问题——他很称心识到“信息中介”的模式太单一,很容易呈现业绩增长瓶颈。而行业同质化竞争与无休止代价战,也让他感应简单粗放的电商模式正进入死胡同。

于是,在酝酿整整一年后,“齐家商城”在本年5月正式上线。

邓华金对齐家商城的期望,是能够买通装修流程的每个环节,让齐家的业务覆盖到家装业的整条财产链。

具体而言,齐家网后台系统会将装修公司、设计师、建材供给商、安装公司等依照一定的顺序堆积起来,前台则提供给消费者一套涵盖设计预算、施工办理、线上采办的解决方案,线上线下交叉互动,形成一个O2O的办事闭环。

“如果这一模式走通了,整个家装财产将产生转变。”邓华金说道,“一旦供给商起头接管同城协作、异地安装等模式,整个财产会进一步走向集约化。”然而,邓华金的梦想能否成真,还要迈过量道办理门槛。比如,齐家如何让3万家供给商在其平台上有序运作?建材供给商们能否适应O2O模式的流程转变?它们又是否愿意以加倍开放的姿态融入新的法则?

期待邓华金的,是对“齐家商城”的办理转变。

团购起家

在创建齐家网前,邓华金在家居装潢业浸淫了十年。最初,他卖过建材,开过家具厂,也做过飞利浦灯具的区域负责人。这段时期的经历让他感应,建材业的客单价和毛利较高,但“水太浑”,如果能用电子商务的体例让行业的代价透明化,也许是不错的机缘。

于是在2005年,邓华金注册成立了齐家网。不过,齐家的雏形离真正意义的“电子商务”还相距甚远。成立之初,齐家的主业是进行线下的建材团购勾当,即堆积一批网友,集体向商家砍价。通过砍价,齐家为供给商和用户实现了最年夜水平的匹配,并从团购勾当的订单中取得一定比例的收入。在此根本上,网站的主要职责是发布各类线下团购会的信息。

彼时,齐家几近每个月城市组织团购勾当,生意进展得红红火火。公司还专门培养了一批专业的砍价师,他们既体会供给商的代价区间,又对各类材料的优劣心中有数。2006年,凯风创投合股人刘彪插手了一次齐家的团购会,现场踊跃报价、人声鼎沸的排场让他印象深刻。意识到这一市场的巨年夜需求后,刘彪半年后向邓华金提出了投资意向。2007年初,凯风创投向齐家注入了一笔风投资金,那时距离齐家成立还不到两年。

砍价的次数多了,齐家逐渐摸清了各类产品的代价底线。公司起头从一个团购组织者转向“专业导购者”的角色,通过让供给商在齐家的线上平台开店,让消费者直接在网上下单,来实现买卖。如果说之前的线下团购会是一个教育市场的过程,那么之后的齐家则逐渐向一家“信息聚合型”的电子商务公司转变。

由于“网上的报价也足够低”,齐家的线上订单金额迅速逾越了线下团购的金额。邓华金也逐渐尝到了“轻公司”的甜头。2008年时,他第一次提出了“B+B+……toC”的模式,即由齐家整合数量众多的供给商,成立一个主要面向25岁至40岁之间的用户的电子商务平台。

具体说来,对标准品,用户在网上下单后,订单信息会通过齐家反馈到供给商的后台上,供给商负责送货上门和线下收款。对非标定制品,用户先在齐家网上预约,然后到供给商的实体店看样品,看完样品后在线上输入订单,通过网络追踪订单的进展。接下来,供给商会上门量尺寸,用户再付第二笔款。安装完成后,用户才付清余款。

对齐家来讲,公司完成的是用户的导购,而产品的研发、订价、仓储、物流依旧由供给商完成。事实成果,非标定制品无论从看样、上门丈量,仍是从物流到安装,都需要同城的多次落地办事,流程相当繁琐;齐家以一己之力,显然无法涵盖如此复杂的办事。于是,公司此时的定位就相当于一个信息中介和营销渠道。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热门新闻资讯